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让作文教学插上“多媒体”的翅膀
2009年第1期(总第11期)永中教研1领会新课程精神稳步推进新课程实验张辉耀普通高中新课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基本质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高中新课程实验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较好地阐释了新世纪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部署,从2008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将在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为此,我们现在就应着手新课程实验的准备工作。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思路1、抓好学校新课程培训为了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普通高中新课程和实验的重大意义,彻底转变观念,增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校将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使广大教师全面了解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实验内容、实施策略,准确把握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基本理念,切实提高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2、制订学校实验工作计划校长是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校拟成立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估。由教务处牵头,科研处、总务处等处室协调,确保实验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务处在08年9月前根据校情分析制定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特色工作、课程设置、实施步骤、组织机构、保障措施等。3、制订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根据教育部《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课程设置方案。严格按规定开设课程和安排课时,保证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修习时间,不随意增减课时或挪作它用,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利用节假日和其它休息时间进行集体补课。4、开展学生选课指导工作学生选课是新课程实验的一大亮点,学校拟建立学生选课指导机构,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将切实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并将指导学生选课与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责任感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先行新课程实验学校的经验,学校计划将德育导师制度与选课指导制度结合起来,使每位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都有相对固定的“导师”,帮助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另外,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富传,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5、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内容。学校计划组织教师认真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学科实施意见》,科学把握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难度,改变以往随意提高教学难度、提前结束新课、作业过多过滥等不良做法,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乐于合作的教育生态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知识观、教材观,积极探索模块式课程的教学方式,努力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地、有个性地、可持续地发展。6、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学校拟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及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鼓励教师间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下的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将认真总结年级组、学科组、备课组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2永中教研2009年第1期(总第11期)7、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计划制订专门的工作计划,建立专门的人员队伍,落实专项经费,形成广泛参与、统一管理、滚动开发、不断完善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克服开发课程就是编写教材的错误观念,充分挖掘校史、校友以及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教育素材,尤其是注重开发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成性、活动型课程,体现校本课程生动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对校本课程资源的管理。8、实施学分认定与管理制度用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是新课程实验的又一个亮点。学分是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毕业、升学、就业的基本条件。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学分认定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学分认定工作,并加强对学分认定的管理和监督。9、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学校拟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体系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将按要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此,学校将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式,建立起客观、全面、公平、公正反映教师业绩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反思、改进教学的功能。学校将不按考试成绩给教师或班级排名次。10、加强学生和班级管理新课程实施后,学校班级拟实行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形成以行政班管理为主、教学班管理为辅的班级管理模式。学校将根据实情况制订学生走班选修管理办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和安全教育,同时要重视发挥学生会、团委等组织的作用。11、提供实验工作保障学校将尽全力争取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新课程培训、项目研究、课程实施、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为新课程实施创造坚实的物质条件。学校将及时召开家长会议,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意义,消除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新课程的疑虑和误解,争取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氛围。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几点思考高中新课程实验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讨。有些问题是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上需要解决的,还有许多问题,不是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所能解决的,而是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问题,需要行政部门领导和业务职能部门的支持,也需要各位专家、同行们帮助解决,在这里提出来,供大家共同探讨。1、评价制度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制度改革滞后。国家的人事制度改革和社会用人制度、观念和现实状况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还存在许多方面的矛盾,加上目前学生结构以独生子女为主体,要求接受高层次优质教育的愿望日益迫切,导致社会上过热的追求升学教育、普通高中发展过热、职业教育受到冷落的现象,使国家各类教育不能科学地均衡发展。新课程实验中的学分认定、学业评价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理念很好,但是,担任复杂,教师工作量明显增加,且各校之间在学分认定上肯定存在差异。如何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如何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高考如何对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产生正确的导向,这一系列问题,既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瓶颈,也是新课程实验中多数人较为困惑的问题。高考是高中一切数学活动的“指挥棒”高考柳暗花明式不改变,一切都将是空谈。只有在与新课程精神相配套的高考新模式出台后,我们一线的教师才可能会有目的地全身心投入到新课程实验中去。从200年四个实验省份的高考模式来看,各省在遵循教育部考试大纲的同时,都有所微调。因此,在制定新课程实验方案的同时,必须明确三年后的江西高考模式。2、师生面临的压力问题新课程实验的目的之一,是减轻高中学生的学业负担,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但是由于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压力问题、课2009年第1期(总第11期)永中教研3程与教材问题、优质教育不均衡问题、学校管理问题和教与学的问题等,将迫使教育工作者做出许多无奈的选择。比如高中毕业生必须要面对高考,但是由于存在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两条线并行的现状(从2007年四个实验省份的高考中可以看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负担过重的问题,与新课程实验前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压力和负担正在向低龄学业段延伸。新课程实验造成的“负担过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学生健康状况下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使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渐行渐远,人们由此产生的不少闲惑,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3、课程开设及师资问题根据新课程的设置要求,学科教师配置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将导致部分学科师资紧缺,使相关学科应开设的课程有些无法正常开课。上级主管部门应配齐相关课程的教师。由于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有较大差距,教学大纲的内容多于考试大纲,这就使得学校开课面临两难的选择。4、师资培训问题新课程实验的师资培训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其实,通过有限次数的培训,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持续有效的培训,需要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5、经验借鉴问题新课程实验的理论较多,可指导教学实践的专家不多,部分学校的教师由于呼种原因,外出学习和参加教研活动的机会较少,信息闭塞,不了解新课程教学的发展变化,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到位,缺乏操作层面上的高水平的指导,平时又缺乏自觉提高业务水平的积极性,这将造成教学上缺乏探索和创新精神、教学基本能力得不到提高,直接导致一些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学校的管理者与老师对新课程的具体实验必须积极主动地借鉴先行实验学校的科学管理方法与成功经验。总之,新课程实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本文发表于《吉安教育》2008年第2期)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困惑与对策刘忠我省的新课程实验已开展近一个学期了,实验教师在这近一个学期的教学中取得了不少经验,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困惑,笔者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以问答的形式分析这些困惑,同时根据自己的观点提供一些对策,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1、为什么要加强对《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的学习?《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是江西省指导新课程实验的纲领性文件,它是教育厅组织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在研究相关文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对所有年级各模块、各专题的教学内容与难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是学科教学、学业评价、学生毕业以及升学考试的基本依据。例如,必修课各模块按什么顺序进行教学?是按“12345”的顺序,还是“14523”的顺序,抑或“14532”的顺序?选修课各模块(专题)统一选修哪些?这里面都有详细具体的说明。如果参加实验的教师只研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而不研读《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的话,这些问题就找不到答案了。另外,对高中阶段所有教学内容有个全面了解的话,就可以对不熟悉的内容(特别是选修内容)早作准备,做到未雨绸缪。2、各种必修模块的教学顺序,分别要注意什么问题?《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供参考的必修模块的教学顺序无论是方案一还是方案二都是:高一第一学期讲授必修1、必修2,高一第二学期讲授必修3、必修4,高二第一学期讲授必修5,即教学顺序为“12345”。有的教师认为按“14523”或者是“14532”的顺序不是更与大纲版教材的顺序接近吗?更有系统性吗?笔者认为,对于教科书中必修模块的教学顺序,我们不必考虑过多,因为作为教材,必然会考虑前后内容的衔接,使4永中教研2009年第1期(总第11期)得前面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而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前面学习知识的严谨性有待于通过后面的学习来完善的情况,但基本上不会出现前面学习的内容有赖于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情况,否则,教材就不可能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步审定而用于实验。因此,按教材编写的必修模块顺序进行教学,一般说来不存在要补授什么知识的问题,遗留的问题以后必然会迎刃而解。现在有的教师提出,把必修2(主要内容: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放在必修4(主要内容: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形)之前,如何解决求二面角等解斜三角形的问题呢?如何解决有关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问题呢?是不是需要补
本文标题:让作文教学插上“多媒体”的翅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4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