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姓名:王倩学号:201014094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院系:艺术文化学院2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制播分离,这个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曾经备受业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问题。由于体制内缺乏改革动力,体制外难觅改革机遇,在历经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热议与鼓噪之后,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尝试——制播分离归于沉寂。当前,在西方媒体的虎视眈眈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在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制播分离带着我国传媒人对传媒业产业化的期待,再次被拉到台前,这次的制播分离将有着不同以往的意义,而能否突破曾经的束缚和制约制播分离改革的障碍,将决定着这次改革是否能够彻底、顺利。目前我国电视传媒业面临的现状:内忧外患。一方面我国的广播电视长期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自产自播,缺乏竞争机制,编播人员繁杂雍容,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虽然它很好的发挥了宣传教育的功能,但是这种制播合一的运行机制严格限制了电视传媒业的发展。电视传媒的其它功能如服务功能、娱乐功能都没有充分开发出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节目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但是在目前体制下,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在较低层次上重复运转,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另一方面,国际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外传媒团体对我国庞大的传媒市场虎视眈眈,大有饿虎扑食之意。因此,再次掀起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浪潮迫在眉睫!制播分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在我国市场化的背景下,制和播是否在形式上分开并不重要,“制播分离”改革的精髓是引进竞争机制,把领导说了算变成市场说了算,让电视传媒业真正走进市场,接受市场的考验。根据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精髓,似乎有很多条方案可供选择,之所以选择制播分离这种形式,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朝着公益3性文化事业与可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大方向发展,这就为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成为指导制播分离改革的重要文件。第二,新技术手段发展迅速,改革任务迫切。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内容传输手段和渠道的不断增加和升级,使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巨大挑战,直接与内容生产环节、播出环节相关的制播体制改革成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关键。第三,制播分离这种形式有很好的国外蓝本可以借鉴。制播分离的实践在西方已有多年的历史。1982年,随着英国BBC第四频道的出现,委托制片制度开始建立。1990年的英国《广播电视法案》中规定,英国传统的广播电视必须有25%的节目播出独立制片人的作品。BBC的第一任总经理约翰·波特进行了“内部市场,委托制作”改革。格雷戈·戴克于2000年进行了第二次变革,实行“两支笔体系”,按照节目类型组建了16个平行的节目部门,委托制片制被取消。2005年,马克·汤姆森进行了新的改革,进行成本和效益物有所值的评估。美国的节目体制商业性突出,它的娱乐节目基本上是通过买卖进行的。英国、美国的电视台也有实行制播分离的实践,不过他们的制播分离并不完全。人们所熟知的美国四大台,即ABC、CBS、NBC、FOX,它们的新闻节目都是通过自制来完成的,而且即便是娱乐性的节目运作,也需经过严格的节目审查。目前,美国制作播出呈现回归一体化的趋势,但是这种一体化与小作坊式的一体化有着天壤之别。第四,多年探索,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近十多年来,我国电台电视台的制播体制,经历了从“完全的制播合一”到“制播一体开始分化”,再到“制播合一为主、制播分离为辅”的发展过程。按照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2008年广播影视改革工作要点》的要求,目前,我国电台电视台已开始进入先台内、后社会的制播分离改革阶段。在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大多数电台电视台进行了不同模式、不同程度的制播分离改革探索,取得不同效果,积累了多种经验。第五,制播分离较其他改革形式在传媒业界影响较大,传媒业人士对这一形式4已达成共识。在传统的制播合一模式下,反映广电事业化性质的生产关系现象普遍存在,如节目生产不计成本、节目制作不问市场、人员只进不出,缺乏竞争和退出机制。然而,随着入世后媒介市场的渐次开放,媒介产品生产的市场化特征日益明显。如对受众展开调查以迎合其需求偏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以降低成本等。长此以往,事业化色彩浓重的生产关系无法适应在市场化背景下培育和发展广电产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更不要说与国外大型跨国传媒集团进行竞争与抗衡。因此,解放和发展广电生产力的当务之急应是改造和创设适应其发展的生产关系与制度体系。制播体制改革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而制播分离又是这一改革的主流方向和业界共识。在一份调查中显示:当问及制播分离改革的意义时,被调查者都表明制播分离改革的涉及面广,意义广泛而深远。36.89%的被调查者认为制播分离可以通过体制改革提高电视台经营效率;37.87%的被调查者认为,制播分离有助于培育和壮大电视内容制作产业;21.36%的被调查者认为制播分离可以厘清企业化和事业化之间的关系;剩下的3.88%的被调查者指出,制播分离可以推动广电业的规模化发展,推进电视台的企业化运作。制播分离在传媒业界的影响可见一斑。第六,制播分离对我国传媒产业化改革影响深远。广播电视的核心业务是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制播分离是广播电视核心业务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广播电视跨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将节目制作与广告经营剥离出来成立公司,就可以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公司化运作。制播分离是在培育我国广播电视之外的节目内容生产产业,使之逐步成熟壮大,形成产业链。制播分离是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标志,必然给资本市场带来众多较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促进资本和产权的整合,也必将促进节目交易市场的繁荣和兴旺。制播分离意味着电台电视台全台的运作转移到以市场为中心,广播电视媒体将会通过体制创新和市场的力量整合资源,不断发展壮大,赢得与国外传媒抗衡的实力。虽然我国实行制播分离已经存在了很多有利的前提和铺垫,但是制播分离本身并不是一种完美的运行机制,并且在实行直播分离的过程中荏苒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首先,实行制播分离的“度”很难把握。制播分离的实行在我国现行行政机关5领导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完全的政企分开,受政治影响严重,容易导致各新闻工作部门内部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状况,难以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与利益,同时,各民营制作公司作为刚刚涉足传媒界的新生群体,很多方面比如管理机制、营销系统、制作水平、经费状况来源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与时俱进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其次,制播分离改革前后缺乏完善的人事交接措施。在我国实行制播分离的过程中,人的问题始终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问题,也是阻碍制播分离施行过程中是否顺利的关键。在实行制播分离的节目制作公司内部存在着原有的事业性质的在编人员和按照合同制招聘进来的企业员工两种不同的人群,他们在待遇、福利和保险方面的不平等严重影响很多人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如何平衡好这两部分人群的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此外,在实行制播分离的改革过程中,从原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进入节目制作公司的人,将会由事业单位的职工变为公司员工,丢掉事业身份和原有级别,退休后还会遇到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与企业退休人员间存在的待遇差距问题。再次,制作公司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吸引人才的配套措施。各民营节目制作公司、从电台电视台内分离出来的节目制作公司要制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因素,但是目前的状况是他们就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甚至导致原有优秀人才外流,难以吸引外来优秀人才。天无绝人之路,面对困难,怎可退缩?提几点小建议:一、摒弃旧思想,虚心学习,与时俱进。面对我国在实行制播分离中面临的度的把握问题,我们要摒弃原有的陈腐的旧思想,虚心学习国外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社会状况和时代发展的趋势作出属于自己的真正选择,在探索中稳步前进。二、建立完善的人事交接配套措施。首先制定相关的人事变动法律法规并认真贯彻落实,以法律的形式使原来的事业性质的老员工得到妥善安置,同时,保护非事业性质人员的利益;在制播分离改革中,打破电台电视台事业性质和员工的身份级别限制,实行全员聘用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解决好原事业编制员工的后6顾之忧,针对剥离出来的原事业体制内的“老职工”,主管部门可就此出台专门文件,明确规定原事业体制在编的职工,制播分离改革后,在节目制作公司期间按“企业人”对待,退休后回到事业体制内,按“事业人”对待。其退休后的待遇差额,可从节目制作公司的经营收入中按比例逐年扣留。其次,加强教育和学习的力度,让制播分离的施行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要让大家认识到,施行制播分离并不仅仅事关某个人的利益,而是事关全中国、整个中华民族在未来世界的语言文化领域是否得以拥有一席之地的大事!激起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人”的激情由内而外绽放!三、建立科学的激励与奖惩机制,善用人才。节目制作公司的所有员工,要量才录用,以能定级,建立并严格、定期的工作绩效考核与完善的奖惩机制。同时为员工提供充分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善于用人,善于拥人。1、《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研究》唐月民新华出版社2、《新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丁柏铨新华出版社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腈复旦大学出版社4、《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文标题: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4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