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图)——写在第八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心颖来源:中国测绘报编者按:自2000年把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以来,我们将迎来第八个中国记者节。为此,本报特发表此文,以飨读者。“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一曲脍炙人口的《延安颂》,传唱出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延安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古城,由于历史长河曾在这里绽开过绚丽的浪花,因而被世人所瞩目和敬仰。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战斗和生活的地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是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活动,在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这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党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的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完整地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一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确立了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培育并逐渐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延安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清凉山则在同一时期成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清凉山曾是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当年,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党的新闻机构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新闻出版人才。陈毅将军有诗称赞:“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在延安全城,遍布着百余处革命旧居、旧址和纪念馆。今年春上,当我有机会到延安学习时,作为新闻工作者,延安新闻纪念馆便成为我最希望参观的纪念馆之一。延安新闻纪念馆最初成立于1986年10月24日。当时的馆址位于清凉山上,隶属于延安日报社,馆名由陆定一同志题写。2003年,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华社、人民日报社、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筹资,在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建设新馆,馆名由穆青同志题写。2004年9月30日,新馆建成对外开放。展厅布设:似身临其境触摸历史新建成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外型就像依山而建的一片上下三层的窑洞,整个建筑的色调是浓淡相间的土黄色。一眼望去,既分得出这是一座现代的新建筑,同时又与它身后依偎着的清凉山浑然一体,那是只有西北黄土高原才特有的颜色。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自然体现出一种意寓: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图①)。①纪念馆为上下三层,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580平方米。陈列共分“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延安时期的新华通讯社、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摇篮、延安时期的党报与报人、人民广电事业在这里起步”五个单元,分别在四个展厅展出。观众步入纪念馆,首先面对的是展馆序厅。序厅天顶的中央有五角星图案,五角星外圆环绕的区域内为天蓝色,周围是淡黄色,其间有一个个天蓝色线条勾成的圆围绕着中央,一圈圈向外延展开去,布满序厅天顶。这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就像有一组组清晰的无线电波,从五角星中央发出,传播到整个天穹,这意寓着党的声音通过新闻机构传向全中国。序厅正中是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毛泽东的手书:深入群众不尚空谈。巨石上面,一簿摊开的本册上,一支硕大的老式钢笔决然而立。这种被设计者做成古铜色雕塑的本册和钢笔,给观众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它仿佛向人们昭示,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党的新闻工作者是怎样工作的。序厅正面的墙以黑色为底色,上面布满了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延安时期主要报刊的报样图案;左右两侧的墙上是延安宝塔山、清凉山等陕北地形的浮雕。序厅就像一个独具特征的引导者,把观众带入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在延安的初创时期(图②)。②整个展厅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和各类图表资料400余幅。与通常展览不同的是,除了展板、图表、照片和陈列实物外,展馆充分运用场景复原和景象合成技术,把当年新闻出版工作者在延安窑洞中的工作、生活场景逼真地再现出来。最典型的是在展厅二楼北侧,设计者复原了当年清凉山上唐宋时期遗留下来的石窑遗址(图③),在其中重现了新华社收发报室、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室(图④)、中央印刷厂排字车间、印刷车间、解放日报编辑室和职工宿舍六大场景。以真人大小塑造的延安新闻出版工作者的蜡像在这些石窑工作室里栩栩如生,观众行至此处,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放轻脚步,屏气凝神,生怕打扰了“他们”紧张的工作。③④复原当年的场景确实能够帮助今天的观众感受和理解延安时期新闻出版工作的艰辛。如果参观者从所复原的“潮湿阴暗的石窑”里出来,再来读一读展板上当年那些奋斗者留下的文字,体会将会更深刻——1939年任新华社社长的向仲华同志说:“在当时的困难条件下,新华社工作人员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小时以上。尤其是处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华社分社的同志们,不仅要学会宣传战线上斗争的本领,而且要学会对敌作武装斗争的本领,不但要会写文章,还要会打仗。”条件尽管艰苦,但吓不倒胸怀远大理想的延安新闻人。时任新华社翻译科副科长的印尼归侨陈龙这样描述一天的生活:“天刚蒙蒙亮,大家就集合起来向山上进发了。到了山上,大家一字排开,抡起镢头就向大自然开战,山岭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晚上劳动回来,马上又拿起笔来工作,因为当天的电讯不译出来是不行的。”陈龙的妻子刘秀兰是新华社最早的中文译电员之一,她回忆说:“1941年5月,新华社返回清凉山。冬天,向仲华同志调走了,博古同志兼任社长,吴文焘调来任副社长。这次搬家是二上清凉山,与上次不一样了,最大的变化是业务发展了,人员增多了。大庙、石洞住不下了,于是拐了一个弯,顺着山角向东发展,打了好几排窑洞,一层一层的,到了夜晚,有人说那景色像重庆山城,也有人说像香港夜景。那时,新闻台也搬到清凉山来,开办了口语广播,创办了英文对外广播,抄收到了更多外国通讯社的电讯。许多根据地都有了分社,有的还建立了总分社。为了加强领导,统一对外宣传,中央做出决定,业务上由新华社统一指挥,统一发布消息,新华社的工作是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展馆里还有不少难得一见的珍贵展品:毛泽东的新闻手书作品和批示、解放日报社大门石刻、中央印刷厂里的印刷机、延安电影团使用过的“独眼龙”摄影机等等。展览内容:温红色经典谨记职责作为新闻工作者,观看这座全国唯一的新闻出版事业专题纪念馆的展览,除了浏览珍贵展品外,对其内容会看得更仔细。“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延安时期的新华通讯社、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摇篮、延安时期的党报和报人、人民广电事业在这里起步”五个单元的展出内容依次从一楼排到三楼,那个年代里党的新闻出版事业的经典事件通过展览得到了回放。这里仅举几例——新华社的初创和发展:新华社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中社。红中社发新闻的呼号为CSR,即ChineseSovietRedio(中华苏维埃无线电台)和ChineseSovietRepubli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缩写,这一呼号被新华社一直沿用到1956年9月。1937年1月,红中社由保安迁往延安,改名为新华社。新华社初到延安时,与新中华报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39年2月,中央决定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立,成为独立机构。新华社先是在延安城区的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住址办公,1938年3月移至清凉山,1939年4月移往杨家岭,1941年5月返回清凉山。1947年3月,新华社随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其中范长江率新华社小分队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廖承志率总社大部分人员转移到太行山解放区。1948年6月,两路人马在西柏坡会合。1949年3月,新华社随中央机关进驻北平。展览中用大幅地图标注显示,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新华社已有7个地方总分社、4个军队总分社、37个地方分社、17个军队分社,还有布拉格、伦敦、香港3个海外分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1940年春,根据中央指示,组成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负责领导筹建广播电台。当时最大的困难是设备器材的缺乏,周恩来千方百计从苏联带回了广播发射机,但在试播中因带动发电机的引擎马力不足而失败。后来,大家群策群力、土洋结合,用烧木炭产生的煤气发动汽车引擎,再用它来带动发电机,这就是发电机房里要装汽车头和木炭炉的缘故。发射天线的铁塔是用几根木杆子连接起来的“木塔”,播音室就是一孔普通的窑洞。当年播音室外常挂着一块灰色的羊毛军毯,算是隔音设备。播音开始时没有唱片作音乐,就由播音员唱支歌。毛主席知道后,把自己仅有的一些唱片送给了电台。最早的播音员是两位苏州姑娘,其中一个叫徐瑞璋,她来到延安后改名麦风,周恩来开玩笑地叫她“中国人民的第一个麦克风”。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试播音,呼号XNCR。从此,清凉山上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通过无线电波从空中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发挥了特有的政治宣传作用,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国民党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十分害怕,曾密令其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每日指定专员收听”,逐日俱报广播内容,并指令“就近干扰”,甚至派特务搞破坏活动,但始终未能成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时是新华社的组成部分,对内先后称广播科、口头广播组、语言广播部。展览中有一封1946年11月周恩来给当时新华社负责人廖承志、余光生的信,信中对广播新闻提出了明确要求:“一、带综合性报道各地战况,要具体生动,但重要捷报,又必须成为头条独立新闻。二、带综合性报道各地动员参战实况,更要生动具体,但也不取消个别典型故事,毋宁说更重要。三、报道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改革和建设情况,尤其在事实的描写。四、后方不易得或不被注意的国际消息,但非每天都有,这与对解放区广播不同。五、解放社论、评论乃至发言人谈话或记者评论,甚重要。六、每周或半月军事、政治、国际述评甚为重要,须指人撰述。七、军事上的各种统计,每月需有几次,可与尚昆同志定发,要他指定童陆生局长编制。”中央出版机构的筹建:1937年6月,党中央在清凉山筹建出版发行部,9月中央出版发行局正式成立,设印刷、出版、发行、秘书、总务等处,迁址延安北城门外。1941年12月改组为中央出版局,迁回清凉山,统管出版、印刷和发行工作。1946年中央出版局并入中宣部,迁往杨家岭,但发行科仍留在清凉山上。中央印刷厂成立后,先后出版印刷了《解放》周刊、《解放日报》等数十种报刊,以及数百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著作,还有大量政治理论书籍和政府文件、干部读物、中小学课本。这些印刷品对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边区人民的文化水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展馆一角有当时中央印刷厂曾使用的泛黄的马兰纸,这种纸是用野生的马兰草打浆制成的,它虽然粗糙,但从根本上解决了边区缺纸的状况,为中央印刷厂坚持生产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证。当时延安出版的书籍报刊,绝大部分都是用马兰纸印刷的。谢觉哉为此曾做诗称:“马兰纸虽粗,印出马列篇,清凉万佛洞,印刷很安全。”解放日报的创办和改版:1941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出版一张大型日报,即《解放日报》。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创办于1937年的四开四版,每周二、五出版的《新中华报》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在国统区出版的《新华日报》出版发行也遇到了重大困难。二是皖南事变后,由于形势的骤变,党内“左”的思想有所抬头,在一些根据地的宣传媒体上,出现了报道偏离党中央方针政策的倾向。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统一全党宣传舆论口径,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决定创办《解放日报》。毛泽东在为中央书记处起草的《关于创办解放日报的通知》中指出:一切党的政策,
本文标题: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5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