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第一章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1第二节、编制原则........................................1第二章工程概况...........................................3第一节、工程概况........................................3第二节、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3第三章施工方案...........................................7第一节、桩基施工.........................................7第二节、承台施工........................................19第三节、墩身施工........................................21第四节、挂篮施工........................................25第四章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识别、分析与对策...................38第一节、危险因素分析....................................38第二节、对策措施........................................45第五章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67第一节、安全生产目标....................................67第二节、安全生产组织机构................................67第三节、安全生产责任制..................................69第四节、主要安全管理制度................................73第六章跨仁沐新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75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80第一节、特种作业人员和机械安全保证措施..................80第二节、施工防护(现场、人员)安全安全保证措施..........80第三节、高处作业保护措施................................81第四节、墩台工程安全保证措施............................82第五节、主要工种作业安全措施............................83第六节、用电安全保证措施................................91第七节、安全施工规章制度保证措施........................91第八节、安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安全保证措施................93第八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措施...........................95第一节、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95第二节、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95第三节、文明施工的管理办法..............................97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99第九章应急预案.........................................103第一节、编制目的.......................................103第二节、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03第三节、应急机构和职责.................................103第四节、预防和预警.....................................105第五节、应急响应.......................................107第六节、信息发布.......................................109第七节、处置措施......................................109第八节、物资保障措施...................................1091第一章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一节、编制依据1、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现行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规则和规章制度等;2、新建地方铁路连界至乐山线斑竹湾大桥设计图纸;3、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通知”(铁总建设[2015]79号);4、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等。5、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6、深入工地现场勘探和对工地现场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咨询资料;7、我项目部执行的GB/T-001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8、ISO9001:2008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标准及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编制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二节、编制原则1、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符合性原则。3、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4、确保工期的原则。5、“六位一体”管理的原则。6、“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7、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28、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原则。3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本桥位于乐山市井研县高凤乡境内,斑竹湾大桥起止里程DK39+644.19~DK39+985.22,桥位中心里程DK39+816,全桥长341.03m。本桥为单线大桥,位于直线以及缓和曲线上,曲线上简支梁按平分中失布置,曲线半径为1200m。下部为群桩基础承台、墩身采用圆端形实体墩,桥台为T型桥台,全桥共设10个墩台,群桩基础桩径为1.25m,最长钻孔桩基为14m;最高墩为23.5m。第二节、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1、主要工程特点(1)工程任务重、工期紧张本桥为高凤乡政府主街道与星光村村社相接,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方式施工,其线路上几乎全为农田、鱼塘,施工难度加大。(2)安全防护措施本桥线路泥沼居多,安全防护级别高,对桥梁的安全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3)环保、水保要求高施工现场附近多为既有乡村道路、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居民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水、弃碴、泥浆以及工程垃圾等排放距离远,施工组织难度大。2、主要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其对策措施工程重难点及施工主要对策见表1。表1工程重难点及施工主要对策4名称工程重、难点主要工程措施主体结构保证混凝土耐久性,满足设计使用寿命要求⑴选用质量稳定并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原材料;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掺加优质矿物掺和料、高效减水剂;尽量降低拌合水用量;施工中严格原材料质量、水胶比和矿物掺和料用量。⑵综合考虑强度、弹模、初凝时间、工作温度、耐久性等要求及施工环境条件特点,做好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⑶混凝土采用具有自动计量装置的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合、集中供应;混凝土制备采取分次投料工艺,提高拌和物质量,减小坍落度的损失。⑷炎热季节采取料场搭设遮阳棚、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符合规定要求。⑸寒冷季节采取综合蓄热法施工,即在蓄热法的条件下,掺加早强剂促使混凝土强度尽快发展,使其具有抵抗负温冻害的能力。⑹避免混凝土由于温度应力而产生裂缝,施工采取减少混凝土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实行温度连续监测等措施。⑺施工中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及规范要求值。5名称工程重、难点主要工程措施农田、鱼塘、排淤硬化难度大,桩基施工不便⑴因为此桥线路几乎全线都处于淤泥路段,需硬化便道,保证以后机械,材料的运输保证畅通。⑵清淤难度大⑶便道在淤泥之上建造无形加宽。⑷桩基挖孔及承台浇筑影响较大。⑸多处桥墩位置都需围堰排水处理。⑹机械运输,吊装,拆卸相对比较困难。墩体混凝土早期防开裂技术措施⑴选用低水化热、低碱含量且细度适中的硅酸盐水泥,降低水化热。⑵在混凝土中掺加优质磨细复合矿粉及优质粉煤灰,夏季施工时,增掺柠檬酸缓凝剂。⑶优化配合比,确定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配合比。⑷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联合振捣工艺,必要时采取二次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⑸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模板温度,避免温度太高、温差太大产生早期开裂。6第三章施工方案全桥桩基主要采用Ф1.25m桩径的挖孔桩与钻孔桩两种,根据桩基分布、现场地质条件、设计桩径、桩长等情况进行人工挖孔或旋挖钻,钢筋笼集中制作。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导管法水下灌注。第一节、桩基施工一、施工方案概述本工程桩基施工主要计划采用旋挖+人工挖孔施工成孔。二、旋挖钻施工成孔1、施工工艺流程钻机就位开孔→设置护筒并注入稳定液→旋挖钻进→清孔→下放钢筋笼→插入混凝土导管→二次清底→灌注混凝土成桩→拔出导管→拔出护筒7图1旋挖钻孔施工工艺流程图由流程图可知,旋挖钻孔灌注桩的特别之处在于制备泥浆和补充泥浆,在钻孔过程中,要制备符合性能指标的泥浆,同时要及时补充泥浆,以确保孔内水头压力,防止塌孔。2、施工工艺要点①钻孔前施放桩位点,放样后四周设护桩并复测,误差控制在5mm以内。进一步确定是否有障碍物,必须待甲方或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成孔施工。8②钻机就位应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钻头对准孔位开启电机进行开孔。③设置护筒:根据桩位点设置护筒,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mm,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稳定,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施工中,护筒的埋设采用旋挖钻机静压法来完成。首先正确就位钻机,使其机体垂直度、钻杆垂直度和桩位钢筋条三线合一,然后在钻杆顶部带好筒式钻头,再用吊车吊起护筒并正确就位,用旋挖钻杆将其垂直压入土体中。护筒埋设后再将桩位中心通过四个控制护桩引回,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并在护筒上用红油漆标识护桩方向线位置。护筒的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应高出地面20~30cm,随即注入稳定液,并应保证孔内稳定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④钻机就位:旋挖钻机底盘为伸缩式自动整平装置,并在操作室内有仪表准确显示电子读数,当钻头对准桩位中心十字线时,各项数据即可锁定,勿需再作调整。钻机就位后钻头中心和桩中心应对正准确,误差控制在2cm内。⑤钻进:当钻机就位准确,泥浆制备合格后即开始钻进,钻进时每回次进尺控制在60cm左右,刚开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稳,提斗要慢,特别是在孔口5~8m段旋挖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控制盘来监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时进行纠正,而且必须保证每挖一斗的同时及时向孔内注浆,使孔内水头保持一定高度,以增加压力,保证护壁的质量。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当旋挖斗钻头顺时针旋进时,底板的切削板和筒体翻板的后边对齐。钻屑进入筒体,装满一斗后,钻头逆时针旋转,底板由定位块定位并封死底部的开口,之后提升钻头到地面卸土。开始钻进时采用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力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20%,以保证孔位不产9生偏差。钻进护筒以下3m采用高速钻进,钻进速度与压力有关,采用钻头与钻杆自重摩擦加压,15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20cm/min;20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30cm/min;26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50cm/min。⑥泥浆配制:采用膨润土、火碱及纤维素混合而制,在泥浆池中用搅拌机将泥
本文标题:桥梁施工安全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