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公转优秀
第四节地球的运动——公转高考总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点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什么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其方向和周期各有何特点?2、地球公转的轨道有何特征?对公转速度有何影响?3方向:周期:自西向东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知识点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近日点远日点公转方向7月初1月初地球公转示意图速度:角速度:平均59′/日,近日点大,远日点小线速度:平均为30千米/秒,近日点快,远日点慢知识点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近日点远日点公转方向7月初,公转速度慢1月初,公转速度快地球公转示意图为什么北半球夏季时间长于南半球?一年中北极点极昼的天数多于南极点极昼的天数运动形式绕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看()时针,南半球看()时针公转逆顺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除两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15°/小时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到两极点为0自西向东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小结地轴太阳59′/日30千米/秒•自转—赤道平面•公转—黄道平面黄赤交角(23°26´)知识点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2008年10月22日“月船1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A.ab段B.cd段C.gh段D.he段B6月22日12月22日3月21日9月23日12月22日6月22日9月23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周期:春分日—3月21日夏至日—6月22日秋分日—9月23日冬至日—12月22日春分日—3月21日23°26´N23°26´S0°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知识点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下列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运动的是()A.五一劳动节B.国庆节C.建军节D.元旦•2.每年三四月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的规律是()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B.一直向北移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D.一直向南移BB夏天我们这里白天长还是夜晚长?到了元旦呢?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自转—赤道平面•公转—黄道平面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知识点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知识点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弧赤道昼弧夜弧昼弧夜弧一、昼夜长短的变化用什么衡量昼夜长短?晨昏线把每一条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夜长短用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表示。昼弧=夜弧,则昼夜;昼弧夜弧,则昼夜;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长短短长在同一纬圈上,昼弧+夜弧=24小时ABCDE夏至日:1、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纬度变化)思考:图中各点的昼长分别是多少?总结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侧视图S南极上空俯视图北极上空俯视图读图描述夏至日(6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南半球:1.昼短夜长(夜最长)2.纬度越高,夜越长3.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北半球:1.昼长夜短(昼最长)2.纬度越高,昼越长3.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春秋分日:ABCDE思考:图中各点的昼长分别是多少?总结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太阳直射赤道侧视图A读图描述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情况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为12个小时。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ABCDE冬至日:思考:图中各点的昼长分别是多少?总结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读图描述冬至日(12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C侧视图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南半球:1.昼长夜短(昼最长)2.纬度越高,昼越长3.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半球:1.昼短夜长(夜最长)2.纬度越高,夜越长3.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秋分夏至冬至直射点位置北半球赤道南半球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长昼短夜长,越往南白昼越短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短昼长夜短,越往南白昼越长总结: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夏半年(3.21—9.23):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冬半年(9.23—3.2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长夜短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则哪个半球的昼长夜长总结: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北移过程中: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各纬度昼变短,夜变长。太阳直射点南移过程中:北半球各纬度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12.229.236.223.212、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12.22—6.22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6.22—12.22昼渐短,夜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太阳直射点向哪侧运动,则哪个半球昼长递增,夜长递减。读右图,回答:1、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是时,C点的地方时是A2、A点昼长是小时,B点昼长小时ONB41616C时12计算昼长时间1、12月2日到次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是: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B、一直向北移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D、一直向南移2、极昼现象从北极扩大到整个北极圈的时间范围是:A、从春分到夏至B、从秋分到冬至C、从夏至到秋分D、从冬至到秋分3、5月1日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哈尔滨巩固练习CAD4.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球体形状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D.黄赤交角的大小5.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B.北半球昼一直增长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DD6.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C。(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0°全年昼夜等长66°34′SA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①9:3023:008:5823:02②7:1918:417:2018:40③5:4018:485:3918:497.(2011.江苏地理)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时间(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BC8、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题目。(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A.1月、2月B.3月、4月C.6月、7月D.11月、12月(2)在图示月份中A.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AD9.读下面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1)在图中用箭号标出地球公转方向(2)地球运行到B点时,正值节气;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3)运行到D点时,南半球是季,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4)从A运行到C,公转速度的变化是()(5)在右侧底图上绘制A位置太阳光照图(要求绘出太阳光线、赤道和回归线、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秋分日昼夜平分秋昼夜平分逐渐变快地面h白天:h0晨昏线上:h=0晚上:h0太阳高度角(h)分布规律太阳高度角的意义:太阳高度角大,地表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多太阳高度角小,地表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少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头顶1、正午太阳高度:早晨正午H傍晚一天内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最高。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和秋分: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赤道地区递变规律一年有一次最大值(6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一年有一次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6月22日前后)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夏至、冬至)来增去减(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节气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极昼极夜范围此日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赤道昼夜平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无北移赤道昼夜平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无南移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极昼南移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极昼北移小结: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H=900-纬度差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H=90º-|所求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H为正午太阳高度,所求地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所求地与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H=90º-|40º-0º|=50ºH=90º-|40º-23º26´|=73º26´H=90º-|40º+23º26´|=26º34´北京(40°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春分、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春分、秋分日H=90º-|-0º|=夏至日H=90º-|-23º26´|=冬至日H=90º-|+23º26´|=佛山(23°02′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23°02′23°02′23°02′H=90º-|所求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H为正午太阳高度,所求地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所求地与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练一练•1.求6月22日,北纬40度与南纬40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已知:直射纬度是23°26′N求40°N及40°S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纬度H=90-|23°26′N-40°N|=73°26′H=90°-纬度=90°-|23°26′N+40°N|=26°34′2.在地球上,一年中每天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地方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C.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D.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D3.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A.北方地势平坦开阔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大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长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C4.每天清晨,有许多人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如果天安门广场连续三天的升旗时间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升旗时间第一天5:49第二天5:50第三天5:51(1)关于这段时间里地球运动产生现象的正确叙述是()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逐渐向南移动B.地球的公转速度在减慢C.南半球的昼长越来越短D.烟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A(2).这段时间里,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我国东南沿海多台风活动B.华北地区农民开始准备播种小麦C.新疆的果农喜摘葡萄,晾晒准备出口的葡萄干D.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D4.每天清晨,有许多人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如果天安门广场连续三天的升旗时间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升旗时间第一天5:49第二天5:50第三天5:515.(2009·广东文基)右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A(1)确定地方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4)判断所在的地区的纬度(5)计算楼距(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1)确定地方时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图为我国西藏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未考虑海拔等因素)。6.该地的地理坐标为()A.30°N,90°EB.16°52′N,105°EC.23°26′N,120°ED.36°52′N,150°EA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
本文标题: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公转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71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