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专题二、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与内容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与内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一、制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依据•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结构及分析•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一、制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依据•(一)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规律•(二)学前儿童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三)社会发展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要求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结构及分析•(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及其分析•(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类目标及其分析•(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及其分析•(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及其分析(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及其分析•学前儿童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2.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3.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的特点:•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体现了审美教育的特点;•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注意培养儿童审美心理结构中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等基本能力;•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指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类目标及其分析•绘画目标及其分析•手工目标及其分析•美术欣赏及其目标分析1.绘画目标•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感知、理解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并学习大胆地运用这些艺术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培养其绘画创造力和创造意识;•引导儿童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绘画习惯。2.手工目标及其分析•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规律,并学习大胆地运用这些规律创造性地塑造和制作多种平面和立体的手工作品,用以美化周围环境和进行游戏活动;•引导儿童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3.美术欣赏及其目标分析•引导儿童初步学习一些粗浅的美术知识,了解对称、均衡、节奏、和谐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引导儿童初步感受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和构图等的表现性以及周围事物的运动变化,并产生与之相一致的感觉和情感;•引导儿童初步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内容的意义,并帮助他们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现实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引导儿童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引导儿童初步学习评价成人和同伴的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评价能力。思考:分类目标与总目标有什么关系?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类目标的特点:•第一:学前儿童分类目标是总目标在绘画、手工和欣赏三个分类中的具体要求,不同分类有不同的侧重。–绘画和手工侧重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欣赏侧重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则在三种类型中都有体现。•第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类目标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的启蒙性质。–强调“初步”、“粗浅”、“基本”等用语;–强调兴趣、体验、乐趣、参与等,关注儿童情感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及其分析•3~4岁(小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4~5岁(中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5~6岁(大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思考:三个年龄段的美术教育目标会有什么不同??3~4岁(小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3~4岁(小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绘画教学目标:•引导儿童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绘画活动得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蜡笔画、水彩画、水粉画笔和纸等基本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引导儿童学会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状(圆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物体的轮廓特征;•引导儿童学会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基本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学会区分并尝试画出主题色和背景色,培养他们对使用颜色的兴趣;•引导儿童学会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安排主要形象,并把它画大些。3~4岁(小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手工教学目标:•引导儿童参与手工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并愿意尝试各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培养儿童安全、卫生、整洁的手工活动习惯;•引导儿童学习用浆糊、胶水等粘贴沙子、种子等点状材料;•引导儿童学习撕、拼贴、折(对边折、对角折)、印制等面装材料;•引导儿童体验泥的可塑性,学习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的方法塑造简单的立体物象。3~4岁(小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欣赏教学目标:•引导儿童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欣赏的习惯;•引导儿童欣赏具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物品和美术作品,使他们能对这类形象感兴趣;•引导儿童欣赏同伴的美术作品。4~5岁(中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4~5岁(中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绘画教学目标:•引导儿童在小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如蜡笔画、水粉画、水墨画等),体验绘画的快乐;•引导儿童学习用各种线条和形状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引导儿童学习认识12种颜色并学会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引导儿童学习在规则的形纸(长方形、正方形)和生活用品纸形上用简单的花纹(如小圆圈、小花朵、小叶片、小动物等)进行装饰,并能用对比色涂出鲜艳、美丽的画面;4~5岁(中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手工教学目标:•引导儿童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使他们喜爱各种手工活动;•引导儿童学习用比小班丰富、复杂的点状材料(如木屑、纸屑、泡沫屑)拼贴出简单的物象,表现简单的情节;•引导儿童学习用纸折出(按中心线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剪贴出简单的物象;•引导儿童在小班的基础上学习用捏的方法塑造简单的立体物象;•引导儿童初步学习用其他点状、线状、面状和块状的自然物和废旧的材料制作玩具。4~5岁(中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欣赏教学目标:•引导儿童欣赏并初步理解作品形象和作品主题的意义,使其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儿童初步欣赏并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引导儿童欣赏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的、能理解的成人和同伴的美术作品及日常生活中的玩具、生活物品、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产生与作品相一致的感觉和情感,培养他们关注具有美感的事物。5~6岁(大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5~6岁(大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绘画教学目标:•引导儿童学习使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的技法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体验创造的快乐;•引导儿童学习完整地表现感受过的或想象中的物体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引导儿童学习表现前后、远近等简单的空间关系及主题与背景的关系;•引导儿童学习在各种几何形纸(如圆形、三角形、菱形等)和生活用品纸形上,用一些简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有规律地进行装饰,能用同类色或近似色装饰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色彩和谐。5~6岁(大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手工教学目标:•引导儿童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意愿;•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点状材料拼贴物象,表现简单的情节;•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技法将纸等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来拼贴平面的物象或制作立体的物象;•引导儿童学习用伸拉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结构较复杂的物象,表现主要特征和简单细节;•引导儿童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技法制作教具、玩具、礼品、演出服饰、道具等布置环境,并注意装饰美。5~6岁(大班)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欣赏教学目标:•引导儿童学习欣赏感兴趣的绘画、工艺、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能力;•引导儿童了解作品简单的背景知识,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形象和主题意义,知道美术作品如何反应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儿童欣赏并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色调及其情感表现性,构图的对称、均衡、韵律与和谐美;•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联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特点其一:•阶段目标对3~6岁不同年龄学前儿童提出了不同程度要求,是在分类目标基础上对3~6岁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应该达到的具体要求,它是分类目标进一步的展开和深化;•从小班到大班,其要求呈现逐渐复杂、逐步加深、层层提高的趋势;•从生理上、心理上、再到难度上,其不仅适应儿童发展的水平,而且能够促进儿童发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特点其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为单元目标和具体活动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单元目标和具体活动目标是年龄阶段目标的具体化。教育目标基础教育目标高等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目标义务教育目标普通高中教育目标大学教育目标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博士研究生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健康目标语言目标社会目标科学目标艺术目标美术目标音乐目标绘画目标手工目标欣赏目标3~4岁目标4~5岁目标5~6岁目标单元目标主题目标活动目标月目标(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及其分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它是最具体的目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所有目标最终都要通过教育活动目标才能得以落实。•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是对一次美术活动结果的预示,也是对儿童提出的具体活动要求。审美创造能力(总目标)主动活动美感(欣赏活动目标)创造(绘画目标)创造(手工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体现在形式(造型色彩、构图)和内容创造上的程度不同。单元目标:引导儿童学习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活动目标:引导儿童学习用明快的暖色表现愉快的情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特点:•活动目标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保持一致;•关注儿童的发展,目标要注意整合性;•教育活动目标是最具体的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教育活动的方案当中,如何表述活动目标?请以大班美术“画春天”为主题,设计出几项活动目标来。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是对一次美术活动活动结果的预示,也是对儿童提出的具体活动要求。•~可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表述,但由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是通过活动对儿童的期望结果,所以从儿童的角度表述更直接、更确切。•活动目标一般采取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和表现目标三种方式来表述。(一)行为目标•行为目标表述的是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这种行为变化的结果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分别对应:•1.儿童自身表现出的美术行为方法,如“画出”、“印出”、“做出”、“折出”、“剪出”等;•2.儿童的这种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如“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的”、“临摹的”等;•3.行为表现的具体标准,如“画出春天的花朵”“印出四方连续图案画布”“折出一只小鸟”、“剪出窗花”等行为目标包括三部分:要儿童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公认的准则。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学习,可以采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法。在具体的撰写时一定要注意三方面的整合性与具体性。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用线条画出苹果的基本形状”“在教师的示范下,能够初步学会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窗花”···(二)展开性目标•展开性目标也称过程目标,描述的是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规律,强调教师根据实际的活动进展情况提出的相应目标。•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儿童能力的发展、习惯的养成、艺术修养和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注重过程性的教育。这种目标的表述,需要用展开性目标的形式来表述。•大班欣赏活
本文标题:专题二、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与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9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