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读书这件事,并非一日之功,靠的是慢火。每天心无旁wù()地阅读一点,汲.(A.jíB.xī)取其中的养分,如此日积月累,不断积淀,必然收效。倘若急于求成,过于执拗.(A.àoB.niù),昼夜坐于书桌前,终日恍惚,言辞鲁钝,许是翻再多的书,也是wǎng()然。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征引行之有效间不容发断章取意B.宽宥矫揉造作敬业乐群自知之明C.佝偻李代桃僵形消骨立富丽堂皇D.广袤荡然无存不可名状轻尔易举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中美两国首脑会晤来看,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国贸易争端的不二法门....。B.在这间不容发....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坏人利用。C.人应该学会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不是帮他,而是害他。D.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我们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处在金戈铁马....的求学期间,我们更是相互帮助。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文明城市的评选,广大市民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弘扬。B.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要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更要传授未来生存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C.几年来学校大力推进社团建设,我们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了普遍提高。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5.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目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________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乙】________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A.【甲】分号【乙】冒号B.【甲】分号【乙】破折号C.【甲】逗号【乙】冒号D.【甲】逗号【乙】破折号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③①7.根据提示默写。(6分)(1)____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2)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____________________,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山舞银蛇,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5)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乡念亲的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综合性学习。(8分)光明中学汉服社正在举行以“亲近汉服,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1)请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田字格里。(2分)(2)汉服社准备于4月21日下午两点在学校体育馆举行“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的汉服秀表演,想邀请汉服设计师王先生参加此次活动,请你代表光明中学汉服社写一封邀请函。(3分)错误!(3)近几年,很多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出现在马路上、公交车上,有些人投以异样的目光,认为他们是哗众取宠,不值得提倡;有些人投以欣赏的目光,认为应该鼓励更多的人穿汉服,以彰显我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对此,你有何看法?(50字左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1分)谋生与乐生梁丽娜人生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件事:谋生与乐生。“谋生”是一个苦涩的词语,它意味着忍受、付出、疲劳、无奈、受气、披星戴月、流泪流汗……谋生是人之为“人”必需的本事,会谋生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累,才能担当家庭的各种责任。人一生下来就被父母教以各种谋生的必需素质。想想小时候学走路时摔倒,父母告诉我们要坚强,要自己爬起来,这已是在训练我们的谋生能力。尔后,我们不停地读书学习,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艺,领悟人生道理,这是在为日后的谋生做准备。参加工作后,努力地敬业、进取、适应、忍耐,承受各种身不由己的事情,这是真正的谋生。是的,当我们必须回报,必须担起各种角色所赋予的责任时,我们就被推到谋生的角斗场之中了。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人生义务,每个人都必须履行。所以,不要怨恨和拒绝这一切,这是你应该做的,除非你不想活了,而不想活是做人最不负责任的一种想法。而“乐生”却是一个愉快的词语,它意味着情趣、品位、干净、爱音乐……乐生是属于精神层次的,是一种心态,与物质没有多大关系。物质富裕的人不一定乐生,而贫穷的人也不一定不乐生。如果你能热爱生活、博爱众生,放一轮明月在心中,那么,任何苦厄便都能从容面对,并从苦中掘乐。人的一生呀,烦恼总是如影随形。杨绛的《我们仨》中有一段文字:“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真是令人唏嘘啊!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心是烦恼的根源,亦是快乐的根源。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学会了乐生,才不枉来人生一趟,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9.本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2分)10.本文的标题只是论题,你认为作者对“谋生与乐生”所持的观点分别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人为什么要“敬业”。(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你简要分析一下“乐业”与“乐生”的关系。(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3分)欲通大道,绝智弃巧①今日之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商品层出不穷,崇智尚巧之风可谓大盛。然而两千多年以前的先哲老子却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不是在唱反调吗?老子的言论是不是过时了呢?在我看来,老子的言论非但没有过时,恰恰相反,在这个科学技术如此发达而人心又如此浮躁的当下,老子这些言论无异于一泓清冽之泉,有给狂热于智、巧者送去清凉,促其猛醒之效。只因人们在崇智尚巧的同时,逐步远离,甚至丧失了心中的大道——纯粹美好的心灵。②喜取巧而远道。《庄子·天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见一位老人正在田地里挖地道通入井中,抱瓦罐汲水出来灌溉农田,极其用力而功效很小。子贡就对他说:“这里有一种叫作桔槔的机械,一天能灌畦一百,用力甚少而功效多,您不想用它吗?”灌园老人气得变了脸色,并嘲笑说:“我听我的老师说,有机械的必然有投机取巧之事,有投机取巧之事的必然有投机取巧之心。投机取巧之心存在胸中,就不具备纯洁的品质;纯洁的品质不具备,就精神不定;精神不定的,大道就不能和他相投合。我不是不知道那个机械,而是以用它为耻,所以就不用。”子贡听了羞容满面,低头不语。我想,庄子之所以反对使用机械是因为它会败坏人心。的确,机械一方面是能够给人带来很多好处,但那只是蝇头微利;而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坏处,只因它破坏了德性的源头——人心。人心既坏,则世界将会是何等世界?③秉拙诚而近道。既然取巧远离大道,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呢?西汉刘向在《说苑·谈丛》中说:“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曾文正公也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何谓“拙”“诚”?一言以蔽之,质朴无华谓之“拙”,光明无欺谓之“诚”。只因质朴无华,绝智弃巧,内心空明无羁绊,所以待人以“诚”,做事以“恒”。为人处世,有诚意,有恒心,不成事都难!④____________________。拙诚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品质。然而,通大道仍然要切实去做。那么,从哪里开始做起呢?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也劝诫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显然,先贤们告诉我们,欲通大道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件小事也许是将地上的垃圾拾起放进垃圾桶,也许是公交车上见到老人让个座位,也许是捡到贵重的物品物归原主,也许是到饭店用餐珍惜粮食,不铺张浪费……⑤总之,弃取巧之事,秉拙诚之心,积跬步之路,方可通人生大道。(选自《半月选读》2018年第15期)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91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