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贫富差距与环境污染——基于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比较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9期贸易与环境贫富差距与环境污染——基于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比较研究韩家彬韩梦莹摘要:本文细致考察了贫富差距产生的“贸易效应”和“技术偏好效应”影响环境质量变化的机制。基于世界银行数据库1960-2013年的数据,以碳排放量居全球前十的国家为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随着碳排放大国贫富差距的扩大或缩小,其环境质量呈现恶化或改善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随着外贸依存度的提高而恶化,而发达国家环境质量随着外贸依存度的提高而改善,经验分析结果验证了贫富差距的“贸易效应”;贫富差距较大国家的环境质量并未随着环保研发投入的增加而改善,而贫富差距较小国家的环境质量随着环保研发投入的增加而改善,经验分析结果也验证了贫富差距的“技术偏好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过大的贫富差距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各国政府应将缩小贫富差距纳入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关键词:贫富差距;贸易效应;技术偏好效应;环境保护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各国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和核辐射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具有全球性,过多的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全球碳排放居前十位的国家有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印尼和金砖五国(2013),其中,中国碳排放总量居首位,达8286892千万吨,美国次之,达到5433057千万吨,巴西最小,也高达19754.2千万吨。针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各种解释及对策,包括: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变化的EKC曲线(Grossman&Krueger,1991),[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S159);辽宁省教育厅项目(w2014056);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L14CGL036);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410147025;201510147074)。韩家彬: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25105电子信箱:hanjiabin310@163.com;韩梦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76DOI:10.13510/j.cnki.jit.2015.09.007《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9期贸易与环境企业技术创新与清洁生产技术应用(EkelandandHarrison,2003;WayneandShadbegian,2002;Liang,2006),国际贸易所引发的污染的跨国转移(BaumolandOates,1988;刘渝琳和温怀德,2007),环境标准制定及政府的行政干预(陈华文等,2004;陈石清等,2007;Halletc,2008)等。虽然这些解释各有侧重,但都忽视了可能影响环境恶化问题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影响一国环境质量。第一,根据污染天堂假说,发达国家通常将污染企业转移到环境标准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国家,贫富分化导致这些国家社会阶层的利益分化,与国际贸易利益相关的集团游说政府对外资企业和外贸加工企业采取较为宽松的环境保护标准,既得利益集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高额利润,并将环境污染的成本转嫁给穷人,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环境质量将越差。本文将这种由于一国贫富差距引发贸易结构变化而影响环境质量的效应,称为“贸易效应”;第二,技术进步的“需求拉动”假说,企业研发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制约。贫富分化使得一国资本与劳动的利益发生分化,以资本为代表的利益集团通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攫取高额利润,造成经济发展过程中清洁生产技术需求不足,恶化了该国的环境。与贫富差距小的国家相比,贫富差距大的国家资本占总收入的比例越高,清洁技术采用率越低,该国的环境质量越差,本文将这种由于一国贫富差距变化引发技术偏好而影响环境质量变化的效应,称为“技术偏好效应”。贫富分化是否显著影响一国的环境质量?换句话说,贫富分化是否对一国环境质量的变化存在“贸易效应”和“技术偏好效应”?如果的确存在,贫富分化作用于一国环境质量的机制是什么?如果不存在,其原因又何在?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细致考察了贫富分化对一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基于十个碳排放大国的数据,本文分别从经济发展程度、贫富分化程度对碳排放大国进行分类回归,研究发现随着样本国贫富差距的扩大或缩小,其环境质量呈现恶化或改善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随着外贸依存度提高而恶化,而发达国家环境质量随着外贸依存度提高而改善,存在贫富差距的“贸易效应”;贫富差距较大国家的环境质量并未随着环保研发投入增加而改善,而贫富差距较小国家的环境质量随着环保研发投入增加而改善,存在贫富差距的“技术偏好效应”。一、文献综述最早研究环境污染问题的Grossman和Krueger(1993,1994)等提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环境库茨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后,Friedl&Getzner(2003)研究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适用性。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的环境经济研究可以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基于收入与污染的EKC研究(钱志权等,2014);第二类是外商直接投资与污染的EKC研究(贺仁飞等,2012);第三类为国际贸易与污染的EKC研究(肖容等,2013);第四类是影响EKC曲线拐点形成因素的研究,规模效应(Andreoni&Levinson,2001)、技术进步效应(Stokey,1998)、结构效应(Lindmark,2002)、政府政策(Chime---77《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9期贸易与环境li&Braden,2002)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形成。碳排放研究方面,张友国(2010)、Minihan&Wu(2012)等学者发现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Yan&Yang(2010)等的研究表明国际贸易活动是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钱志权、杨来科和林基(2014)发现分工和产业内贸易使得东亚地区成为“污染避难所”。王奇、刘巧玲和刘勇(2013)基于29个代表性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向外转出污染,促使EKC曲线拐点提前到达。但是,现有关于环境问题的研究都没有跳出市场引导的思维模式,都没有考虑市场以外的行为主体对环境保护活动的作用。除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因素外,从经济平等的角度研究环境污染问题的文献初见端倪,平等假说认为,环境质量是财富、收入和市场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改善环境质量的最好途径就是缩小贫富差距。Ravallion等(2010)认为富人和穷人对环境质量的偏好不同,因此收入不平等将影响“收入环境倾向”;钟茂初和赵志勇(2013)利用中国省级数据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对污染物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要减少全国的污染排放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有效的方式之一。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第一,现有研究大多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国际贸易和产业转移等角度解释一国环境污染问题,虽有文献研究贫富差距对一国环境质量的影响,但鲜有学者区分贫富分化影响一国环境质量的“贸易效应”和“技术偏好效应”;第二,本文区分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对其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第三,本文细致考察了贫富差距程度不同国家的环保技术研发投入影响其环境质量的机制,弥补了相关研究的缺陷。二、数据样本与变量(一)指标设计本文回归所用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数据库1960-2013年各国的数据。计量模型的因变量是一国的环境质量,环境质量分别用一国的CO2排放量、大气悬浮颗粒PM10密度、水资源生产率和获得改善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表示。CO2排放量用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所得。水资源生产率用每立方米淡水的GDP总产出表示;获得改善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用各国获得清洁引用水等卫生设施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百分比表示。回归模型中主要的控制变量为贫富差距,该指标用各国的基尼(GINI)系数表示,其数据主要来源WORLDBANK数据库,缺失的数据通过相关研究提供的GINI系数走势图或通过双指数平滑法进行估算。外贸依存度是本文考察贫富差距的贸易效应时的主要控制变量,该指标用各国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表示。根据MarianoTorras(1998)的研究,本文选取各国人均GDP、人均GDP的平方项和立方项、人口密度、受教育劳动力占比、政治权利、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等作为回归模型的其他控制变量。人均GDP用2005年不变价的美元表示。人口密度用各国单位国土面积的人口数量表示,具体计算用各国人口规模除以国土面积表示。受教育劳动力占比用各国受教育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表示。政治权利用哈克提出的测度政治自由的指数,该指数可归结为政治参与、法律保障、言论自由及无歧--78《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9期贸易与环境视四组,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报告的数据该指标用1-10之间的数表示,数值越大表明该国政治自由程度越高。城市化用各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产业结构用各国二产占GDP的比重表示。(二)数据描述统计分析和平稳性检验由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可知,参与回归的样本为486个,由于俄罗斯的部分数据缺失,造成部分指标的样本量不一致。对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有效估计的前提条件是数据必须是平稳的,否则可能导致伪回归问题。本文采用ADF单位根与PP-Fisher两种方法进行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原始序列数据均是非平稳序列,但经过一阶差分后面板数据均呈现平稳特征。三、贫富差距影响碳排放大国环境质量的经验分析(一)模型设定和回归现有文献表明,对估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模型存在一些争论,争论关注究竟是估计二次形式的EKC,还是三次形式的EKC。为了检验贫富差距对世界主要国家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基于MarianoTorras(1998)的模型,设定如下的回归方程:POLit=α+β1Yit+β2Y2it+β3Y3it+δ1GINIit+δ2EDUit+δ3RIGHTit+λiZit+μit(1)因变量POL表示一国环境质量;Y表示各国的人均GDP,GINI表示一国贫富差距;EDU表示一国受教育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RIGHT表示一国的政治权利指数;Z表示影响一国环境质量的其他变量,比如:一国的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等。对模型(1)回归形式的选择,本文通过MWD检验判断应该选择线性回归模型还是对数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结果发现应该采用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回归数据是面板数据,采用HAUSMAN检验来判断应当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由于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因此回归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最后,为消除面板数据模型中的异方差性与残差相关性,本文采用了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方法进行修正,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二)模型估计结果解释表3第1列因变量是获得改善卫生设施人口的比例,GINI系数的回归结果为-0.061,表明随着样本国贫富差距缩小,其获得改善卫生设施人口的比例呈现增长的趋势;第二列因变量是CO2排放量,GINI系数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样本国贫富差距扩大其CO2的排放量呈增长的趋势;第三列因变量是水资源利用率,GINI系数回归结果表明,随着样本国贫富差距缩小,其单位水资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第四列因变量是大气悬浮颗粒物的密度,GINI系数回归结果表明,随着样本国贫富差距扩大,其大气悬浮颗粒物密度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在碳排放量居前十的国家的样本中,随着碳排放表1数据描述统计变量名impco2waterPM10gdpdftginiurbandensityrightedustr观测个数454454454486457457486486486456442457均值70.9080.65817.1859.2472.
本文标题:贫富差距与环境污染——基于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比较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96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