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3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马克思曾经说“对儿童和少年工人应当按不同的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以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这是在遵循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2.因材施教是充分尊重人的发展的()的教学原则。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3.“儿童期(6、7岁到11、12岁)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4.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大器晚成”、“早慧”的说法,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体现。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5.人在出生最初几年与青春期是两个发展的高峰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6.“揠苗助长”、“凌节而施”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7.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采用直观教具,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的要求。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8.“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特征对教育提出的要求。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9.下列学者主张“内发论”的是()A.荀子B.孟子C.洛克D.凯洛夫10.提出遗传、环境、教育三因素论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华生C.洛克D.施太伦11.柏拉图在论及人类智慧的发展时认为,“理念”是先天存在于人的灵魂中的,人只有通过追忆才能获得知识,这体现了()的观点。A.内发论B.外铄论C.单因素论D.多因素论12.以下人物会同意“遗传和环境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明确区别划分”的观点的是()A.柏拉图B.华生C.洛克D.施太伦13.“一个天生失明的孩子,很难培养他成为一个画家;一个神经活动灵敏、智力超常的儿童,就容易教育成材”,这体现了()A.遗传素质是人的省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因素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C.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14.“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对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A.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人们要重视习染。B.语出墨子。C.环境决定人的命运。D.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15.以下论点不正确的是()A.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出生后的发展中,习得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并借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B.个性化,一般是指个体在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性。C.人的社会化应是个性化了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也应是社会化了的个性化。D.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对立的。16.()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A.环境B.学校教育C.遗传因素D.社会实践17.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不是因为()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B.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C.教育是普及的和必需的D.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18.以下有关个体个性化与社会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自身发展的两个相互对应的不同方面,是人得以健康良好发展的重要标志B.人的发展与完善在于社会化和个性化二者的和谐与统一C.人的社会化应是个性化了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也应是社会化了的个性化D.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个体的社会化已经不重要了19.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优势不包括()A.学校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B.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C.学校可以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并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D.教师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的内容,懂得教育规律和方法,能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20.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也会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但是与学校教育相比,环境的影响有很多不足之处,这种不足不包括()A.环境中的影响比较复杂,方向不一,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B.环境中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片段的,而非系统的C.环境中的影响不是由专职人员发出的,缺乏目的性,因此影响效率较低D.环境中的影响没有价值2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2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23.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24.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25.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初期2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A.身体发育不良B.智力发育不良C.认识水平较差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27.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A.主体活动的选择性B.主体活动的计划性C.主体活动的预见性D.主体活动的创造性2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29.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30.教育教学立足于发展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的目的是为()。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31.人在质的方面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称()。A、身体发展B、人的素质C、心理发展D、奠基工程32.人的发展指的是()。A、思想发展B、身体发展C、智力发展D、身心发展33.儿童身心的发展总是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的,这是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可变性C、顺序性D、稳定性34.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A、物质基础作用B、主导作用C、决定作用D、发展作用35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环境。A.宏观的B.间接的C.一般的D.特殊的36.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有的()乃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条件。A.生物性和社会性B.生物性和阶级性C.历史性和阶级性D.受教性和可教性37.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3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39.1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以后则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的特点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40.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是()A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D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41.在教育中搞一刀切,强调儿童成人化,违背了教育的()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42.因材施教是依据()规律进行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43.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整体性C不均衡性D互补性44.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工作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切记体察D虚心涵泳45.对初入学儿童更多是考虑他们学前期的特征,而对11-12岁的儿童考虑的则是他们的少年期特征,这说明要遵循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和差异性46.教育中的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47.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其原因在于()A学生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B教师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人的身心发展阶段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D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8.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系统性B能动性C客观性D主观性49.心理学研究表明,14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年龄,这说明()的重要性A遗传B环境C关键期D差异性50.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的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51.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52.强大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赛尔D皮亚杰53.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B墨子C孔子D荀子54.提出白板说的是()A华生B洛克C卢梭D格赛尔55.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因素的是()A成熟B遗传物质C环境D教育56.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57.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58.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59.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洛克C华生D杜威60.墨家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说法,突出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62.以下观念不需要反对的是()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先天决定论D经济决定论63.遗传素质只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可能。人具有未待定化,说明人具有()A可塑性B可改造性C可超越性D可摧残性64.孟母三迁素丝说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5.教育通过()起主导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6.()是人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动力A环境B遗传C个体的主观能动性D教育67.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的理论是()A外铄论B内发论C各因素交互作用D实践活动论68.持唯上智与下智难移这一观点的人支持()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经济决定论D先天决定论69.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可归结为()A遗传和环境B环境和文化C先天和后天D社会和生物70.研究表明,科学家的大脑皮层和常人无差别,这说明()不起决定作用A环境B遗传C文化D教育7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高尔顿B华生C霍尔D爱尔维修72.教学中拔苗助长违背了()规律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D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73.个体的身高、体重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期和青春期,这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的规律的反应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74.有关学校教育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教育职能的专门性B教育作用的主导性C教育内容的全面性D教育形式的变化性75.有关学校教育的局限性认识不正确的是()A不能覆盖学生的全部教育B容易导致扼杀学生的个性C容易脱离生活D应倡导非学校化76.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下列不能说明的是()A教育史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B教育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对学生施加影响C学校有专门的教师,可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D学校教育不能发展人的个性77.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史一种()环境A宏观B间接C一般D特殊78.学校消亡论是由()提出来的A伊里奇B托夫勒C卡西尔D彼得斯79.学校教育要对人发挥作用,就学校教育自身而言需要以下条件,不包括()A教育观念B教育制度C教育条件D家庭教育二、填
本文标题:第3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思考与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99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