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2018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次作业
1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7姓名课程代码110065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评阅教师第一次任务共四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2平时作业一(第一至第五章)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评语:评阅时间:年月日得分评卷人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周公认为,要做到敬天保民,周王朝应该做到(ABC)。A.要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B.要体察民情C.要慎用刑法D.要礼法并用2、儒家学派的特点有(ABCD)。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C.崇尚仁义D.以孔子为师3、孔子的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BCD)。A.礼治与正名B.举贤才C.实行平均主义D.愚民政策4、孟子提出的关于实行仁政的具体设想是(ABC)。A.制民之产B.平均赋税C.保护工商业D.礼法并用5、荀子认为人性恶,恶的本性主要表现在(AB)A.人的感官欲望B.权势欲望C.生存欲望D.社会环境的影响6、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内容有(AC)。A.物无贵贱B.物有贵贱C.无是无非D.有无相兼7、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了(ABCD)等主张。A.非攻B.尚贤C.尚同D.节用8、法家思想的特点是(ABCD)。A.重视法律的作用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3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D.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历史9、商鞅对于实行法治提出了如下的一下原则(ABC)。A.要刑无等级B.要明法利民C.要轻罪重罚D.要法胜民10、韩非提出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是(ABC)。A.法一而固B.以其所重禁其所轻C.法不阿贵D.法不责众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1、在商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商王统治的观念。2、“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3、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4、以人性善为出发点,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5、儒家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是荀子。6、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7、庄子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相对主义,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8、墨子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9、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只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最成功的。10、韩非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成果,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君主专制理论。得分评卷人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简要评述。答:基本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惟命不于常”。(2)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3)敬天保民。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商周之际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周公用“民情4可见”的观点去解释天命,把天命理解为可以认识的客体。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虽主张敬从天命,但又不盲目地依赖天命,甚至明确提出“天不可信,我道惟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发展道路。另外,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的观点,也表明他对于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予以高度重视,这一思想实际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2、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及其评价。答: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无为是最高境界。老子的无为而治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不尚贤,使民不争。(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3)绝圣弃智,绝仁弃义。(4)慎征伐。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他反对战争,反对专制国家的横征暴敛,这些思想主张表明老子是一个关注社会下层民众疾苦的思想家。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本质上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为专制国家的统治者着想的,按照老子的观点,无为仅仅是治理国家的手段,而“无不为”才是目的。无为是以扼杀民智为目的的,无不为是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代价的。老子以无为而治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的。3、墨子的兼爱主张及其评价。答:兼爱是墨子全部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主张。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限制,达到视别人的国家如自己的国家、视别人的家如自己的家,视别人的父亲如自己的父亲的境界。墨子把战国时期社会动乱的根源归结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把人与人之间兼相爱看作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动乱的根本方法。墨子寻求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愿望是善良的,但墨子显然没有真正地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得分评卷人四、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51、孔子的人生哲学及其评价。答: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1)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这主要是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孔子认为,克己忍让是最高尚的道德的具体体现。按照孔子的观点,如果每个人在社会生活都能够不计个人得失,让字当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便迎刃而解了。(2)从克己忍让的认识出发,孔子认为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把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至少不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孔子认为,如欲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其重要的途径就是内省,一个人只有不断在道德层面上检讨自己,才能和人和睦相处。(4)孔子认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应该是与世无争的。孔子把克己与忍让作为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的灵丹妙药,即使是对那些残忍的统治者,孔子也不主张反抗,而是提倡回避那些无道的政治统治者。孔子的人生哲学,尽管对于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在主导的方面,他并不是教育人们去积极地改造社会,不是倡导对于恶的政治势力进行抗争。所以,孔子人生哲学的消极影响同样是不可低估的。2、试述韩非的法术势理论及其评价。答: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韩非认为,法、术、势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法和术是人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而势则是运用法术的前提和条件。韩非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是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利益为出发点的极端专制主义理论。韩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集法家之大成,在吸收儒道思想成分的基础上,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又以人性好利为出发点,把政治从道德中分离出来,这是韩非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巨大贡献。韩非法术势兼用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为君主专制政治服务的。
本文标题:2018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次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17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