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复习资料
1/1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前八章加上中编综述共计十部分)上编综述(20)1.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àihuī)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近代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因此丧失了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但是,近代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还有一定的主权,因此被称作半殖民地。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瓦解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同时,中国的商品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因此得到了一些发展,但封建的生产关系仍然占据着显著优势。这样,中国的经济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3)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⑤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来分裂中国,使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2/18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4.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①政治方面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②经济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在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同时,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社会阶级方面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破产或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早期的中国工人阶级由此产生,中国资产阶级也开始登上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④从“天朝上国”中惊醒,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促进了教育、军事的近代化。第一章(20)1.《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2.《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3.《辛丑条约》的内容是什么?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4.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3/18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虽然客观上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历史灾难。①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②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③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④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二章(18)1.对中国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都包括哪些阶级和阶层?农民阶级(洪仁玕)、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2.什么是“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具体含义为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3.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宣传维新主张,采取了哪些措施和行动?①向皇帝上书。如康有为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他在1895年曾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②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③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如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④办学会。著名的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⑤设学堂。重要的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等。⑥办报纸。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4.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失败原因、教训?(1)历史作用:①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控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和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②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4/18与此同时,翻译了一批近代自然科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③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一部分人开始模仿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1)失败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官员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依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官场恶习。(3)教训: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不摆脱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谋求通过局部的改革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行不通的。5.如何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1)历史意义:①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②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③戊戌变法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通过组织学、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宜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文化界还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亦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④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如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等。(2)失败原因①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帝实现改良目标。5/18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维新变法,结果是处处碰壁。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②另外,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只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注定了失败的结局。(3)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成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成六君子”的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第三章(20)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革命纲要是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1)主要内容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②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参议员由各省选派。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总理及各部部长称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有权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③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诉、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2)历史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革命性、民主性。3.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1)革命的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2)革命的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6/18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3)革命的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①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36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