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动画剧本创作》第2章
动画剧本创作2第二章动画剧本创意与策划3第一节动画剧本创意♫一、创意定位♫动画剧本创意,首先必须进行创意的定位,只有明确了定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一些动画新人的团队创作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创作团队还没有完全做好创意定位准备,就开始进入具体的动画剧本创作与实际制作,结果在创作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麻烦。4♫例如制作中遇到了之前没有评估到的困难与阻力而不能继续进行下去,或是创作中团队人员无法达成共识而面临剧组解体的危险。♫显而易见,没有明确的动画创意定位,会使创作团队没有一个明确而固定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前行当然是盲目的,后果自然不容乐观。5♫动画短片《不顾一切》(如图)的创新之处就是大胆尝试手绘人物造型与三维Maya场景结合在动画短片制作中的运用。创作者创意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手绘动画的“绘画性表现”和三维场景的“逼真性表现”相结合的特殊性,拓展了动画片实验的新领域。其个性化和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受到了公众的关注和多方的肯定。6动画短片《不顾一切》7♫二、创意积累♫1.影视经典理论与经典剧作理论研习♫在构思和设计未来的动画创作时,要有动画特有的思维方式,不能脱离影视特殊的表现手段。所谓“法无定法”,只有学习专业创作需要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才可能在创作中少走弯路,8♫有助于影视经典理论与经典剧作理论(冲突率、三人两线、开端、高潮、结局等)的研习和树立正确的专业创作观念。♫编剧的思维,不但要有区别于文学思维的画面思维,同时要考虑声画配合造成的整体视听效果,即通过声画要素的有机配合使创作动机得到最佳的表达。黏土动画短片《馒头》9动画短片《馒头》10♫除此之外,蒙太奇也是必备要素之一,它既是一种手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包含着很多具体的技巧。它是用来架构故事、重塑时空、表现节奏、突出重点、强化感情、深化主题的艺术创造方法。动画剧本创作必须运用这样的结构形式与技巧来组织故事情节,并把它清晰、直观地落实到剧本与分镜上。11♫对于外形、动作、冲突的偏重是剧本创作区别于其他文艺创作的本质特征。每段故事涉及的细节和瞬间都是无限多的,编剧需要针对表现故事和内中含义作出选择。并且要用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东西,即合适的表现方式来叙述故事。动画是想象力的艺术,既支持超现实,又支持主观表现。12♫动画剧本创作是用动画的方式思考而用文学的形式表达,表达的内容是“动画性”的结构安排,细节处理上都要符合动画的特点。♫动画片《埃及王子》(如图)中主人公摩西让红海分开的镜头,视觉效果令人震撼。实拍这样的场景简直不可想象。有时动画里颇费周折也难以达到的场景效果,实拍影视则能轻松完成。13♫动画形式所特有的表现力和局限性,要求剧本创作既要被动地适应,又要主动地积极地配合,用想象力增加动画片的艺术表现力,回避其自身的短处。动画片《埃及王子》14♫2.影视、动画作品的拉片训练♫拉片作为影视院校特有的一种学习方法,一直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所谓“拉片”,就是用专业的角度去反复读解影视(动画)作品。这不仅指从主题思想、艺术风格这些比较大而笼统的角度去解释和评价影视(动画)作品,还主要指从某个专业角度,如剧作、摄影、导15♫演、录音、美术等有针对性地、解剖式地、反复地对作品进行研究,并从中探察其内部诸元素的设置与构成,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抽丝剥茧地“看懂”影视(动画)作品,并掌握其创作思路与具体技巧。16♫例如影片《巴顿将军》(如图)开头巴顿在星条旗下演讲的段落:在巨大的星条旗做成的帷幕前,巴顿将军缓缓走出,一个个特写镜头定格在他身上,随之开始了长达5分钟的独白式训话,这是充满了象征主义的精彩绝伦的开篇设计。17影片《巴顿将军》18♫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慢慢尝试对整部影视(动画)作品进行拉片分析。电影《公民凯恩》、《罗拉快跑》、《罗生门》、《枪火》、《阮玲玉》等都是很合适的选择,动画片《狮子王》、《幻想曲2000》、《功夫熊猫》(如图)、《机器人总动员》、《红辣椒》(又名《盗梦侦探》,如图)、19♫《小兵张嘎》、《小倩》等也都是值得反复研读的作品。20♫3.影视、动画作品的临摹训练♫临摹训练是一种逆向性的训练方法。影视片的创作是先有剧本,再根据剧本创作分镜台本并拍摄为影片,而临摹是把成片通过文字与画面形式还原成剧本。这种练习的特点在于通过逆向性的还原,将直接的影视画面与剧本联系起来,从而去体会从文字媒介的剧本到试听媒介影片的转化过程。21♫在临摹训练的过程中,应准确了解剧本的形式、格式及文体特点,并多阅读剧本范例,避免出现过于文学化的剧本风格,应尽量镜头化、视觉化、电影化。♫4.影视、动画剧本创作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从元素练习入手,按以下顺序分阶段进行:22♫一个人物的塑造、一个动作的剧本化描述、一个情节段落的写作、剧本梗概的创作、分场大纲的设置、一场戏的写作、完整剧本的创作。这样分阶段练习的目的在于循序渐进,先画好“一斑”,再绘“一足”,直到可以勾勒出“全豹”。这一过程重点需要关注剧本的戏剧情境设置、剧本的结构设置、剧本的冲突和戏剧性,以保证掌握剧本23♫的基本形态和精神内核,即“冲突”与“情节”。只有这样,剧本创作才能更加专业化、高效化。♫三、创意方法♫1.以“事件”为创意起源(故事)♫剧本创意应从一个好的故事开始,即以一个能够吸引人、感动人、让人愿意去看的故事作为动画剧本的创意起点。24♫法国动画导演雅克勒密·杰雷(代表作有《青蛙的寓言》)认为,一部成功的电影具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个好的故事,第二是一个好的故事,第三还是一个好的故事。故事创意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画作品最终的艺术效果。这里主要以动画短片的剧本创作为例。25♫动画短片讲故事的能力可大可小。要想讲一个完完整整的通常意义上的“故事”实则不易。相较于动画系列片和动画长片讲故事的能力,动画短片是很难与之相提并论的。小故事可以去讲,但不能过于“通俗”(指随处可见的、流传甚广的故事)。如果一定要选择这样的故事,则一定要考虑作品中的不同之26♫处,巧妙地设计或者重新赋予其新的内涵,使“旧瓶”装“新酒”。这非常需要创作者的才华和积累。当动画短片想要表达一种个人的主观感受或情绪时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因为这正是动画短片擅长的。但在表达感受或情绪时,应避免“大片”后遗症。最好不要清一色地选取太空、环保、战争、命运之27♫类的大主题、大视角。有些创作者提笔是“空虚”,落笔是“离奇”,非要弄个“为赋新辞强说愁”,这就太过牵强了。创作视野的狭窄、艺术修养的困乏会使作品呈现出不可避免的苍白与无力。其实,一些更为积极、乐观、正面、朴素、生活化的故事内容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28动画短片《父与女》29♫2.以“人物”为创意起源(角色)♫在动画剧本创作时,有时可考虑以一个性格立体、造型鲜明的良好动画角色作为剧本创意的起源,由其去发散延伸并形成冲突、展开故事。这就跟实拍影视中为一些演员(或明星)量身定制剧本类似。这种创意方法在动画系列剧中较为常见,定格动画片与三维动画片等也都很30♫适合用这种方法来完善故事与创作。♫人物角色是动画片最耀眼的商标,塑造角色形象是动画剧本创作的首要任务。所谓“三流剧本看台词,二流剧本看故事,一流剧本看人物”,要超脱平庸而获得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果,必须把动画角色的性格刻画放在艺术描绘的核心位置。性格鲜明的角色对故事具有非同一般的推动力,真挚感人的故事对于树立角色形象与表现角色个性也极为重要。31♫角色是故事的角色,故事是角色的故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编剧应把自身对生活的审美思索和炽热深情渗透于角色的艺术加工中,赋予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创造出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动画角色。32♫3.以“经典”为创意起源(改编)♫经典作品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以经典作品作为创意起源,就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开创作——改编与重构,显然可以事半功倍。对于观众都比较熟知的经典作品的改编,会更容易让观众给予关注和了解。33♫对于经典作品的改编是以原作(其他形式的已有文艺作品)为基础,遵循新的创作理念、意图与形式要求来重新组织、编排、加工、整理,或保持原作的理念与故事,只在形式(外部形态)上改变原作风貌,得到一个与原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作品产物。改编得比较成功,改编后的作品可能会成为新的经典。34♫常见的改编式创意有三种策略:第一,基本忠实于原作,只是集中或强化原作中符合动画特有形式的某些内容与方面,而减弱不适合表现的部分,基本属于“原汁原味”的再创作。例如,可称为动画版《哈姆雷特》的动画片《狮子王》(如图)即属此类改编,并也自成经典。第二,只是保留原作中大的故35♫事走向,而在主题、细节与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调整。动画片《花木兰》、《宝莲灯》即属此类。第三,保留原作中的某个或某些人物的某些特征与定性,完全重新架构故事、编造情节与赋予主题,属于颠覆与重构的范畴。如动画片《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如图所示。36动画片《狮子王》动画片《红孩儿大话火焰山》37♫当然,这里所说的经典作品不止包含经典的文学文本与影视、戏剧作品等,也包括具有一定叙事性的适合动画尝试、段落性表现的舞蹈作品、音乐作品、实验艺术作品等。动画片《小兵张嘎》与《闪闪的红星》(如图)就改编自同名红色经典电影;动画短片《桃花满天红》(如图)的创意来自电影《桃花满38♫天红》与《活着》;动画短片《红头绳》以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为创意蓝本;动画短片《大唐芙蓉园》是借西安名园大唐芙蓉园展开对中国古典舞蹈《霓裳羽衣曲》的新解读;动画短片《陆游与唐婉》改编自著名戏剧家茅威涛的同名经典越剧的“题诗壁”片段;动画短片《穿裤子的云》是以电影《爱情的牙齿》中女主人公的青春记忆段39♫落作为创意起源;动画短片《乡愁》则是对余光中先生经典名诗的动画化新演绎。动画片《闪闪的红星》40♫4.以“优势”为创意起源(专长)♫在剧本创作中创作者应充分考虑与发挥自己的个人兴趣、专业特长、背景优势、个性特色等,从而创造出与众不同而又兴趣盎然的动画剧本。♫四、创意建议41♫创意最重要的是实践,在真正创作中去消化概念、梳理观念、培养思维、运用策略、步入正轨。当然,如果真正的创作比较困难,那就先从“拉片”与“临片”这样的基础训练开始。42♫首先,应该考虑从多个不同的创意方案中经过科学全面的评估,然后选取最合适最精彩的创意定案。其次,可以考虑完成前期创意的部分工作,例如人物设定、场景设计、画面分镜等,甚至动态分镜,然后再去评估创意方案。这样,创意实施可行性因素的干扰就一目了然了。43♫最后,创意要回归主流,要表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心。动画作品是要面向大众的,考虑作品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44第二节动画剧本策划♫一、策划思路♫1.选题定位♫一部较成熟的商业动画片,其前期策划是很重要的。而进行前期策划首先就要清楚要做什么,即首先要进行动画片的选题定位。选题定位主要包括故事、理念、人物、风格、功能及规格等具体内容。45♫故事就是动画片的故事大纲,即想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理念源于故事而又高于故事,是创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人物是动画片的核心。在进行人物设定时,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要通过写人物小传来分析他的生活背景、经历和性格,这是进行人物设定的重要前提。风格就是动画片的46♫美术风格,而这主要体现在动画场景上,例如写实风格还是可爱风格等。在前期策划中,美术师设计出造型和背景气氛的概念图来进行直观说明,即所谓的概念设定。其功能主要是用来说明动画片的作用,是娱乐性的、教育性的还是一个深刻主题引发观众思考的(例如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的《幽灵公主》)47♫等;规格主要包括动画短片、连续剧、系列剧、动画电影(剧场♫版)等,此外还要确定具体的时间长度、单集长度、画面的长宽比等。♫2.受众分析♫受众是商业动画创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作品是否盈利和盈利的多少。要明确作品的观众定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48♫①地域。对受众进行地域划分,例如作品主要面向全亚洲、中国、北方、大中城市、城镇农村等。♫②年龄段。对受众进行年龄段的划分,例如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等,或
本文标题:《动画剧本创作》第2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7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