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总议题: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政治认同】明确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通过观察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科学精神】明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公共参与】了解我国近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并积极投入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核心素养本讲内容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三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四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重要成就六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的意义导入新课议题1: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冷战格局下诞生的新中国,在建设的进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领导人民如何开辟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建国之初的巨大困难和勃勃生机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过渡时期的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49--1956)第一阶段:经济恢复时期,完成民主遗留问题时期。(1950-1952年底)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大步迈向社会主义“一化三改”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改造手工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挂上了公私合营的招牌牟平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合影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一阶段:经济恢复时期,完成民主遗留问题时期。(1950-1952年底)1.1950年平抑全国物价和统一财经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2.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1.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1953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逐步进行三大改造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过渡时期的大事件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肯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4.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的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2)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中国身处社会主义阵营,对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导致相比于战后处于资本主义阵营的日本与西欧各国,中国无法充分利用资本主义阵营充足的资金与先进的技术进行经济建设。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发电设备、冶金和矿山设备、精密仪器、新式机床、塑料、无线和有线电器材的制造等,我国建立起一大批新的钢铁、煤炭、电力、机械、有色金属、化工和军工企业,构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议题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956--1976)1.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的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说:“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的照搬,就会导致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956--1976)1.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党的八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规定①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川藏公路通车“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议题3:“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956--1976)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重要成就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956--1976)3.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的意义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无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本讲内容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三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四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重要成就六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的意义课堂小结谢谢!
本文标题: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0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