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规划范围钱江新城核心区位于钱塘江北岸,由钱塘江、庆春东路、秋涛路和清江路(西兴大桥)所围合,总用地面积401.6公顷。本次规划主要汲取了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规划设计咨询方案中好的设计理念,结合地下空间概念规划的相关内容,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深化与完善。区域位置图现状概况由于基地大部分地区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米左右。目前规划范围内有保留建筑(含在建项目)约79.28万平方米,在建、待建项目约7项(意向性项目未计),可开发地块面积约173.41万平方米。具体开发建设情况如下:(1)保留现状采荷东区和观音塘地区30.85公顷住宅及配套公建用地。(2)保留杭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大楼、江干区政府、邵逸夫医院等公共建筑用地24.91公顷。(3)在建、待建项目:包括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其对应的“日月同辉”建筑——国际会议中心,宋都房产开发公司二处住宅用地等;(4)此外在清江路、之江路、新安江路和钱江路围合的范围内已有部分土地有招商意向。规划区域四周围合道路除庆春东路延伸段未形成外,其余已基本按照规划红线要求建设,现状道路主要有快速路秋涛路,主干道庆春东路(西段)、清江路、钱江路、之江路和灵江路,新安江路和富春江路也在建设之中,钱江新城核心区的道路骨架已基本形成。过江通道:现状西兴大桥和规划庆春东路过江大桥(或隧道)。市政基础设施主要有220KV城南变电站及其高压走廊、杭州煤气储配站用地,它们对城市景观特别是城市新中心视觉景观产生了不利影响。功能定位整个核心区功能定位为:杭州市市级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乐、商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为辅,体现二十一世纪杭州现代化城市景观的行政商务中心区。特点保留及延承1、保留“双轴、双核、两带、七片”的规划布局结构。即以中央公园、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国际会议中心等文化建筑构成核心区的主轴线,沿富春江路构成核心区以商务、滨河休闲活动功能为主的发展次轴线,结合城市主次干道将规划区划分成相对独立的七个片区,包括四个商务办公片区、两个居住片区和一个会展片区,同时两条楔型绿带穿插入各片区,成为市中心高密度建筑开发的缓冲带,在空间上又起到界定、虚实对比的作用。2、保持分等级的道路结构和到达式的交通组织特性,主次干道格局、坐标不再改变。3、注重新、老中心交通、功能、旅游和景观联系,并强调高绿地率、低建筑密度的开发方式,为改善中心区生态环境,限制两个中心高开发强度的无限延伸而造成更大的交通、环境压力起到缓冲作用。4、保持钱塘江边的三个“城市阳台”特色,并与楔型绿地、主轴线沟通形成完整、连续、层次丰富的步行系统。5、以高层建筑群构建新城天际轮廓线,并通过与钱塘江垂直方向的纵向组群式布置形成错落有致、通透、多视角而富有韵律感滨江景观,最大限度地将钱塘江边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引入城市内部。6、保留结合水系形成的“两轴、两带、三廊、四点”的绿地结构。7、保证预留的发展备用地,为以后的发展留有空间。8、结合轨道交通站场附近发展步行商业设施。9、采用高标准和适当灵活的指标体系,包括对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引导,鼓励办公综合体的建设,以及部分地块的高强度开发,允许容积率、建筑高度有一定的容许浮动范围,整个核心区范围绿地指标综合平衡等。道路规划1、道路分类:快速路:秋涛路、清江路主干路:庆春东路、钱江路、新塘路、新安江路、灵江路次干路:富春江路、之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暂定)、椒江路支路:红线宽度20—26米区内支路:车行道宽度7-9米,具体来说:本次规划确定的区内支路划入地块,考虑到提高整体环境的需要,大部分支路将采用与建筑色彩、风格相协调的路面铺装材料和铺装色彩,因此设计中只考虑的机动车道的宽度,而人行道将结合建筑后退部分统一设计。规划确定:沿新塘河设置连通的宽度7米的道路;沿主干道和快速路边50米宽的绿带内侧设置宽度9米的辅道;双向通行的机动车道宽度要求在9米以上;中央设隔离带的区内支路,其两侧机动车道的宽度要求达到6米以上。2、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1)轨道交通目前,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还处于调整阶段,尚有许多不定因素,但对经过钱江新城核心区的线路已经过多次讨论,本次规划仍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线路和站场位置考虑与周边地上、地下空间的关系。同时,为加强轨道交通站与城市主轴线市民中心、波浪文化城的关系,本设计中将原位于新安江路单侧的新安江路站移至道路交叉口处。(2)公交站场结合规划轨道交通站的位置及地块的用地性质,在富春江路与奉化江路交叉口的东南角设置公交中心站,约11936平方米,在富春江路与新安江路交叉口的西南楔形绿地内设置公交首末站,约5300平方米,方便轨道交通与公交的换乘。考虑到该两处公交站均位于楔形绿地内,和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及对景处,地面露天的公交站场对城市景观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破坏了楔形绿地的整体性,因此本设计要求两公交站场应与绿地统一规划设计,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变化设置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场。同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建议允许在尽量减少地面设施的前提下结合公交枢纽设置地下或半地下的商业服务设施,考虑到该因素,本设计将该两处市政设施用地在原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范围扩大。3、停车、卸货区与交通出入口方位所有配建停车位均根据规范要求设于区内建筑的地下车库内及建筑围合内部绿化的地下部分;根据控规,本设计范围内共有6处独立设置的社会停车场,它们或利用高架平台下部空间,或与周边建筑、城市绿地结合设置。结合地下空间概念规划,设计建议高层建筑均设置3-4层的地下空间,用于停车库、货车装卸和商业用途等。规划要求尽量使用区块内的通道作为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以保持临主要街路建筑立面的完整性并减少对其他通过性车辆的交通干扰。公共停车——除社会停车场外,建筑本身配建的地下车库不但为雇员开放,还可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向一般公众开放,(如白天向雇员开放,夜间和周末向区内居民、游客开放等)以提高车库的利用率。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方式。大型旅游停车——钱江新城核心区内对旅游业的吸引主要来自观钱塘江潮汐、购物、展览几方面,因此滨江地区、主轴线空间和商业街区成为主要的吸引点。针对这种特性,规划建议在高架平台下部和新塘路西侧的社会停车场用地内安排大型旅游的停车位。临时停车区——各区块内均应设置满足规范要求的地面临时停车位,具体位置应考虑出入方便并避免对主要城市交通造成干扰,因此本规划考虑设在城市次干道、支路两侧的开发地块内。卸货与服务区——区内建筑的卸货与服务区应设于地下,由区块内通路出入。卸货区的面积与建筑的使用面积有关。根据多伦多市的标准,办公楼的平均卸货面积为每货车位35平方米,小型建筑的总卸货区约为其总建筑面积的5%左右,大型建筑的卸货区面积可少于总建筑面积的1%。商业设施每货车位面积平均约为40平方米,总的卸货区平均面积约占总建筑面积的8%左右。地面设置的临时卸货停车区域应注意与主要人流出入口的避让,设在车流和人流量小的区段内。交通规划从现有杭州城市整体道路交通网络出发,注重核心区域路网的科学、合理布置及与老城区、钱塘江南岸交通连接的可达性和便利性。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新城规划强调核心区块地下空间的开发和贯通,以及与大型停车场、地铁站、步行及公交系统、地下人行系统、交通换乘枢纽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主要的开敞空间和景观轴线,构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廊道。城市路网关系核心区道路分析步行系统分析交通组织和停车分析空间景观架构1、景观骨架:由城市主轴线和富春江路形成核心区“十”字形景观主骨架,将中央公园、市民中心和波浪文化城三个主要的公共开敞空间串联起来;2、绿轴与水轴:沿规划4号路和9号路通过自然流畅的绿化与休闲步道结合形成以市民中心为对景的绿轴,并在另一端以街头绿化广场结束;沿之江大堤以观江为目标形成水轴,沿线绿化结合高架城市阳台伴随地形的起伏而富于变化,创造不同视角与环境的观江氛围。3、界面:沿富春江路、新安江路、灵江路形成连续界面,采取统一的建筑后退、连续的裙房与建筑布置;沿庆春东路、清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形成韵律界面,注重高层建筑的组合关系与韵律感的塑造。4、标志性节点:设计中结合现状建筑形成三组高层群,成为整个核心区的标志。5、视线组织:重点考虑主要道路与标志性建筑之间的视线通廊,包括钱江路、新安江路与市民中心的视线、灵江路与高层标志性建筑群的视线等。地区建筑高度图水体景观钱江新城水体景观主要从观水和亲水两个层面来处理。针对钱塘江防浪墙的特点,运用城市阳台的理念,形成江边生态带,最大限度地接近水体;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丰富水系,沟通诸多水体,体现杭州以“水”闻名于世的城市特征。新城绿化坚持“以人为本、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结合区内水系的布局,强调绿化的系统性和网络性,注重商业旅游功能与绿化功能的复合,关注广场、道路、街景、雕塑、喷泉及河道景观绿化等的设计与建设,着力营造诗意般的城市栖居空间。给杭州市多了一道风景线。绿地景观分析图绿地景观分析图一.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1.项目背景钱江新城总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分二期滚动实施。一期规划范围东临钱塘江、南至复兴大桥、西邻秋涛路、北靠钱江二桥和艮山西路,约15.8平方公里;二期规划范围东至九田路-和睦港、北至艮山东路、西至钱江二桥、南至钱塘江,约5.2平方公里。由清江路、秋涛路、庆春东路和钱塘江围合而成的4平方公里钱江新城核心区,是率先建设的重点区域。2.功能定位杭州市市级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乐、商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为辅,体现二十一世纪杭州现代化城市景观的行政商务中心区。总结:明确核心区作为城市区域内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块的功能划分。3.交通组织车行系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双向结合,通过公交站场联系轨道与公交的换乘。步行系统——以城市主轴线为步行主区域,以楔形绿地和滨江地区作为步行次区域,并在三个高架城市阳台处交汇。总结:轨道交通支撑的竖向立体交通开发,各交通无缝对接,强调步行系统的连续性轨道交通线轨道交通线公交中心站公交中心站交通组织与停车步行系统车行系统4.中轴线以中央公园、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国际会议中心等文化建筑构成核心区的主轴线,穿越核心区中央地带,全长1.5公里。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中央公园城市阳台总结:突出轴线主题,强调历史与未来的结合,建筑与景观的结合。5.地下空间规划主要考虑公共方便到达,地面空间与地下功能空间的紧密联系。地下商业空间下沉商业广场文化波浪城电影超市、购物商店,集商业、娱乐为一体,共12.4万平方米新安江中心奉化江中心轨道交通枢纽总结:地下商城与地面地下交通融为一体,为人们购物、会友、娱乐、休闲、公务活动提供了保障,带动城市的繁荣,各种功能的高效连接,强调地下空间的整体利用。5.天际线规划控制内部商务办公区建筑为高层与超高层,形成地标建筑,主轴建筑与地块周边建筑低于商务办公建筑,形成高低起伏的天际线。总结:利用不同功能定位,打造不同高度建筑,形成整个区域的天际线,塑造城市形象。
本文标题: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0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