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注意安全,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甚至可能你还会否认它的重要性,因为虽然你已造成了许多次疏忽,而灾难刚好与你擦肩而过。因此,你就庆幸自己的幸运,甚至会得意忘形地说:“我是个幸运者,灾难和不幸都对我敬而远之。”但是,在你高兴之时,你是否注意到:在我们周围经常有许多人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国中小学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16000多人,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这意味着每天就有一个班级消失。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学校和上学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岁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60%以上。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280多人死于车祸。其中中小学生占总人数的8%左右。这个数字向人们敲响警钟,追根溯源,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违章违纪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学生交流讨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交通安全隐患呢?道路交通安全•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右边行走;2、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必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准追逐猛跑;3、不准穿越、倚坐道路间护栏;•交通安全一注意:横过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交通安全一要:横过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认识交通标志:•你能说出下列交通图标的含义吗?禁止骑自行车下坡禁止骑自行车上坡1禁止向左转弯2注意行人标志:用以促使车辆驾驶人减速慢行,注意行人。3禁止行人通行标志:表示禁止行人通行4禁止跨越5禁止非机动车通行标志:表示禁止各类非机动车通行6危险标志7当心车辆8交通安全要求•行人过马路请走人行道•不骑车带人,不骑飞车•宁停三分不争一秒•熟记红绿灯,遵从交警指挥•不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交通安全要求•不要乘坐无牌无营运许可证的非法营运车•排队等候公车,勿靠近车门站立•不在铁轨上或铁路边行走•不在铁路道口上抢行•与拦杆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报火警的方法发现火灾后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清起火的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到路口迎候消防车。消防队救火不收钱。二、火场逃生注意事项火场逃生要迅速,动作要快,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逃生第一的思想。逃生时必须冷静,认准安全出口,沿疏散指示标志逃出。在逃生时要防止中毒,尽量避免大声呼喊,防止烟雾进入口腔;用水打湿衣服后捂住口鼻,一时找不到水,可用饮料来打湿衣服代替;并采取低姿行走或匍匐前进,减少烟气对人体的危害。防火安全要求灭火器使用方法灭火器使用方法灭火器使用方法地震应急(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就近躲避的地方为较小的房间,承重墙墙根或墙角,结实的桌床或设施边,尽量防止身体滚动。这些地方即使在发生房屋倒塌、物体坠落的情况下有可能形成保护身体的小空间。躲开外墙、门窗、阳台等易损部位。多人撤离时不可争先恐后,撤离时不要使用电梯,关闭火、电、气源,撤离后不要返回室内拿衣物。(2)不可盲目外逃,不应跳楼。房屋未倒塌,却在外逃中发生伤亡的事例很多,如被倒塌的女儿墙、外墙、屋瓦、楼梯板等砸死砸伤;在仓皇外逃中踩踏致死。跳楼者多数非死即伤。(3)在室外者尽量躲开各种建筑设施和河堤山脚,切不可寻找墙根藏身;驾车者迅速驶离桥梁、山崖,在平坦处停车避险。(4)被压埋后,尽可能寻找通气的孔隙,保持存身空间;用任何可进口之物补充水分和能量;包扎伤口止血,适时发出求助声响,但不可声嘶力竭耗费体力。保持求生欲望和神志清醒。室内避震1、在平房:来不及立即冲出屋外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床、桌下和墙角等安全三角区,采取下蹲或卧倒姿势,并尽量紧缩自己身体。2、在楼房:应远离外墙及门窗,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承重墙多、管道支撑点多、不易塌落的空间躲避。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不能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3、在工作间:迅速关掉火源和电源,就近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躲避。4、在车站、商场、影剧院、教室等公共场所:要保持镇静,切忌慌乱。可以就地选择安全处躲藏,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室外避震1、选择开阔处,不在狭窄的胡同、巷道中停留,车辆应迅速停驶,人员要立即离开车辆躲避到安全处。2、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广告牌、电线杆、高架立交、桥梁等,远离山坡陡崖、危岩滚石、河岸地带。3、迅速远离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质储存场所。自救要领1、被埋压人员首先要鼓起求生的勇气,消除恐惧心理。能自我离开险境者,应尽快想法脱离险境。2、不能自我脱险时,要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特别是腹部以上的压物,等待救援。可以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烟尘呛入窒息。3、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可用石块敲击物体等方法与外界联系,或在听到外面有人时才呼救。4、应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扩大安全生存空间,最后向有光线和空气流通的方向移动。要尽可能减少体力消耗,在可活动空间里设法寻找代用食品和水。当面临被渴死危险时,可饮尿求生,以延续生命,等待救援。互救要领1、先近后远,先救近处被埋压人员,争取高救活率良机。2、先救青壮年、浅埋易救和建筑物边沿瓦砾中被埋人员,以利短时内迅速扩大互救队伍。3、注意搜听被埋人员呼喊、呻吟、敲击器物的声音,根据房屋结构,确定被埋人员位置。4、抢救被埋人员时,不可用利器刨挖,以免伤及受埋者;分清支撑物的主次,保主移次,力求不造成新的坍塌;尽早挖通封闭的暂安空间,便于通入新鲜空气和生存急需的供应通道;避免尘土过大而造成底下被埋者窒息。5、施救中可先救使被埋者得以存活,待后来的救援者去完成脱埋任务,以抢时间救更多的生命;抢救中宜轻慢,切忌猛拉硬拽,注意转运安全;对长久处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被救者,要蒙其眼,让其缓慢进水进食。饮食安全要求(1)、不乱吃零食;不买、不吃三无食品(无生产地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买食品时要注意是否过了保质期。(2)、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以及病死的牲畜和家禽的肉、蛋、奶和含有绦虫的猪肉等。(3)、学会辨认有毒的食物,如河豚、有毒的蘑菇等。(4)、食品在贮存时,要低温、防腐,在进食之前一定要防止污染。(5)、不要购买流动摊贩销售的食品。(6)、防止误用工业盐做菜。(7)、万一发现有人有腹泻、腹痛、呕吐等中毒现象应及时上报,并送医药院抢救。饮食安全要求(8)、对食品加热时一定要高温消毒,加热一定要彻底。有的食物虽然羡慕没有异味,但却含有大量的毒素,食后能让人中毒,所以一定要高温加热,彻底消灭食物中的细菌。(9)、讲究食品卫生,盛放生熟食品的容器及刀、菜板等都要分开使用,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10)、不要长期食用含有色素、香精、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11)、不要捡食别人扔弃的食品;不要吃发霉的甘蔗;放在冰箱内的食物遇停电变质,不要食用。先看看以下数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2000多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3600多万人。•第一辆汽车问世以来,已有4000多万人死于滚滚的车轮下,平均六分钟死一个人。•据统计我国每天因车祸死亡的学生就达一个班的人数这之多。大家谈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毒、注射毒品;•(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的营业歌舞等场所;•(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十)吸烟、酗酒。中度不良行为:•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其相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教学区打球、大声喧哗、校园内使用手机、扰乱集体活动正常秩序、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轻度不良行为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如:挖苦别人、给别人起绰号等。•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正身避邪,防微杜渐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自我预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逃学、旷课、夜不归宿行为的人不外乎有几种情况:•一是学习较差,对自己已经失望;•二是受家长、教师的批评;•三是受社会上不三不四哥们的拉拢,经常在外游乐。由于他们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加上脱离家长、学校的监控,往往容易走上歧途。一、旷课、夜不归宿•《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规定: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强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携带,因其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携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二、携带管制刀具•讲文明懂礼貌,待人恭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尚。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抛弃动辄动手打人,出口骂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不良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从小染着了打架、怒骂别人的不良行为。•谦让名人轶事:美国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岁那年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有人怀疑他那样年轻是否是能胜任大学校长职位,他知道后说了一句“一个30岁的人所知道的是那么少,需要依赖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长的地方是那么多”。就短短这一句话,使那些原来怀疑他的人一下子放心了,对他敬意倍增。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叫有理也要让三分。我们在平时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应学习这位校长忍让的胸怀。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通常称“敲竹杠”这种行为小则违法,大则犯罪。•如某校一名班级干部A同学,乘全校教师开会时溜进老师的办公室,在抽屉中发现出好的期中考试的《数学》试卷,就用纸抄下来,抄的时候被同班同学B同学发现。那次的期中考试A同学考了98.5分。B同学因掌握A同学抄试卷的事,就经常以借为名向A同学索要钞票和好的衣服。过了一阶段,A同学偷看试卷的事也在同学中间传开了。A同学认为是B同学说出去的,“你不仁,我不义”,主动向班主任坦白了偷看试卷、B同学敲其钱、衣服的事。一星期后,两人分别被学校作了处分。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一)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偷窃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青少年中有的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窃取公私财物。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欢贪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一支
本文标题: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2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