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大学生择业与心理健康
第六章大学生择业与心理健康第一节择业心理与成功就业•一、择业心理的概念及其对择业的影响•1.择业心理的概念•所谓择业心理,指的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对与职业选择有关的事物的一种认知、情感、态度等。•2.大学生择业心理特点及其对择业的影响•(1)择业期望值过高•(2)过分注重经济效益•(3)怕受挫折•(4)重视第一次就业•(5)追求职业的安全感和稳定性•二、影响择业心理的主要因素•1.能力对择业的影响•2.兴趣对择业的影响•3.性格对择业的影响•4.气质对择业的影响•三、大学生择业应有的正确心态•1.正视社会现实,找准目标•2.正确认识自我,充满自信•3.培养独立意识,避免从众•首先,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要注重培养独立处理学习、生活、应付工作的能力。•第三,要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走向独立。•4.正确对待挫折,克服自卑•第二节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一、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冲突•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2.“鸡头”与“凤尾”的矛盾•3.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4.择业工作与继续求学的矛盾•5.亲情与爱情的矛盾•6.渴望竞争与缺乏勇气的矛盾•二、大学生择业的主要不良心理•1.焦虑心理•2.依赖心理•3.自傲心理•4.自卑心理•5.攀比心理•6.从众心理•7.挫折心理•8.怯懦心理•9.功利心理•三、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心理疾病及其致因•大学生在择业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以下四种:•1.就业焦虑症•2.急躁盲动症•“急躁盲动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就业市场信息了解甚少;•二是择业缺少准备和具体规划,心中对择业无底。••3.缺乏主见症•“缺乏主见症”的病因主要有下述两方面:•第一,目前的大学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锻炼,时时、处处、事事依赖父母,工作和任务上依赖他人。•第二,自卑心理的束缚。•4.临阵怯场症•第三节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防治与调适•一、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2.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自我规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评估自我•(2)正确进行职业分析•(3)确定职业目标•(4)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5)参加必要的职业训练•(6)评估与反馈•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择业中的很多心理困扰是由于就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引起的。因此要注意更新就业观念。•1.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就业观念•3.树立“发展优先”的就业观念•毕业生在择业时要把是否有利于个人成长作为择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注意防止和克服以下几种错误倾向:•其一,是图虚荣的思想;•其二,图享受的思想;•其三,是图安逸的思想。•4.树立“打工也是一种就业”的就业观念•5.树立“多渠道就业”的就业观念•三、调整择业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1.科学地把握择业期望值•把握择业期望值,首先,要确立恰当的期望值,这里应该注意两点:第一是防止偏离自己的择业目标;第二是防止期望值过高。•其次,是要合理调整择业期望值。•2.转变角色,强化求职角色意识•3.保持良好的自我认知,科学地自我分析、自我评价•4.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5.全面辩证地看待社会风气,保持客观的心态•6.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方面,大学生平时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另一方面,在择业时要有承受挫折的准备。•四、研究择业规律,提高择业技能•1.强化择业中的公关意识•2.认真学习政策,主动掌握就业行情•3.认真写好求职简历•4.掌握面试技巧,做好临场准备•第一,着装艺术。•第二,行为举止。•第三,语言谈吐。•第四,表情眼神。•总之,全面掌握应试技巧,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求职成功是大有帮助的。第七章大学生心理防卫机制与心理健康•第一节心理防卫机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心理防卫机制的涵义•不论你是否觉察到,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它使我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理能够由此而坚强一些,以便在这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现实中,能够对危机和困难有所警觉、有所防御、有所淡化,给陷入危机和困难的自我寻求一些解脱的途径。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其功能类似身体的免疫系统,所以我们把它称为心理防卫机制。•二、心理防卫机制对促进心理健康的意义•心理防卫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减低情绪冲突;•第二是从自身内在具有危险性的冲动中保卫自己;•第三是减轻失望或失望的感受;•第四是消除个人内在态度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冲突。•因此,心理防卫机制的运用能产生一些实际的效果,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防卫机制可以分为不成熟的防卫机制和成熟的防卫机制。•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一、情移作用•情移作用是指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情绪反应转移到另一对象上的心理防卫。•情移是释解内心压抑、苦闷的一剂良方。•二、宣泄作用•宣泄作用就是当一个人遇到不良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尽情地发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三、暗示作用•暗示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即用思想或言词使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并对自身发生作用。目的是调理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爱好、意志过程及工作能力。•暗示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四、幽默作用•幽默,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气质、性格和情绪等精神境界的范畴。•五、合理化作用•合理化作用又称“酸葡萄”心理,是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六、幻想作用•幻想作用是指个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因无法应付而运用想象的方式,使自己从现实中摆脱开,以期获得内心的满足。•七、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指个体在生理和心理缺陷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其他方面的成功,以弥补、消除因生理或心理缺陷所导致的消极情绪。•八、潜抑作用•所谓潜抑作用是把理智上不能接受的欲望、情感或动机压抑下去。虽然这些欲望、情感或动机并没有消失,但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也就不会为此紧张焦虑了。•九、否定作用•否定作用是不承认引起紧张焦虑的事件是真的,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十、升华作用•所谓升华作用,是指人们把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愿望,以某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方式获得满足,这在文艺创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第八章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调适与咨询•第一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与自我治疗•一、焦虑症•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二、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也是一种强迫观念,患病率较高。患者对与人接触感到苦恼。•三、抑郁症•抑郁心境是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体验。当抑郁心境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一组有特征性的症状,持续一定时间,且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时,就要考虑为抑郁症。•四、疑病症•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又称疑病性神经症(Hypochondriacalneurosis)。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作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以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和持难以消除的成见为特点。•五、性心理异常•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异常有下列几种:•⒈性认知偏差•⒉性冲动困扰•如何解除性冲动的困扰呢?这里介绍三种方法:•(1)压抑。•(2)升华。•(3)宣泄。•⒊性心理焦虑•性心理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异常现象,这是由性心理的矛盾、冲突所引起的。性焦虑包括对自己形体的焦虑,对自己性角色的焦虑和对自己性功能的焦虑。•⒋性行为失误•性行为失误表现为两种:•一是婚前性行为。•二是性心理偏差行为。•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性控制能力,使性心理和性生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呢?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正确的性观念。•第二,通过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的学习,认识性欲和性冲动是可以控制的。•第三,培养两性正常交往的习惯。•第四,避免性的诱惑。•六、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感知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有四种基本类型:单纯型、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七、自杀心理•所谓自杀,指本人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一种手段。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称为自杀行为。自杀一般始于心理挫折,发生在摆脱抑郁的心理冲突的过程中。按心理类型分,自杀有心理满足型和心理解脱型两大类。•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理论•一、心理咨询的涵义•心理咨询是指在心理方面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劝告、教导的过程。心理咨询有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之分。•二、心理咨询的意义•1.心理咨询是适应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2.心理咨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3.心理咨询给学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三、心理咨询的特点•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只有把握住其特点,才能驾驭心理咨询活动的基本规律,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1.双向性•2.多端性•3.社会性•4.渐进性•5.反复性•四、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的原则即心理咨询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心理咨询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1.信赖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异同性原则•5.保密性原则•6.预防为主的原则•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方法•一、支持疗法•支持疗法治疗原则是:•1.提供适当的支持•2.调整对“挫折”的认识•3.善于利用各种“资源”•4.进行适当方法指导•二、心理分析法•又名精神分析法,由弗洛伊德创立。心理分析治疗一般采取以下四种方式:•1.自由联想•2.梦的解析•3.阐释•4.移情•三、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1.系统脱敏疗法•2.厌恶疗法•3.条件操作法•4.人本主义疗法•5.认知疗法•6.森田疗法•7.催眠暗示疗法•8.娱乐疗法第九章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自我调适•第一节心理危机的概述•一、心理危机的涵义•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论述,我们认为心理危机可以作如下表述:心理危机是个体或者群体在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时,认为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拥有的资源无法解决问题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严重失衡状态。•二、心理危机的主要特征•1.主观性•2.意外性•3.危险性•4.复杂性•5.可转化性•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一般情况•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情况与特点•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情况•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率高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自杀人数逐年增多。•(2)校园暴力致死他人恶性事件频频发生。•(3)精神病发生率上升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重要原因。•(4)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发生率上升。•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特点•大学生心理危机除了具有心理危机的一般特征外,因大学生固有的生理心理特点而显示出一些具体特点:•(1)突发性。•(2)普遍性。•(3)动力性。•(4)时代性。•(5)剧变性。•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类别•根据心理危机的不同致因,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危机分为以下三大类:•1.发展性心理危机•发展性心理危机是大学生在追求个人发展过程中,因个人的成才、进步期望与现实存在冲突而导致的心理危机。•2.境遇性心理危机•境遇性心理危机是指由大学生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突如其来的悲剧性事件而导致的心理危机。•3.存在性心理危机•存在性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由于人生的存在性问题而导致的心理危机。•4.发育成长性心理危机•发育成长性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因其特有的生理心理矛盾冲突而导致的心理危机。•三、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一般讲,大学生心理危机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促成。•1.出生季节的影响•2.早期家庭教育的不当•3.社会变革的冲击•4.多重压力的催化•一是学习压力;•二是经济压力;•三是就业压力。•5.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6.人文精神的缺失•7.网络的负面影响•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判断标准•综合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开展心理咨询的实践,我们认为心理危机常常有如下几方面特征:•1.躯体明显不适•2.情绪反应不良•3.认知能力下降•4.日常行为改变•二、大学
本文标题:大学生择业与心理健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25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