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病句修改专项练习(练习题+答案)
1(我们在平时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有毛病的句子。这些句子主要是在词语之间的联系上有毛病,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病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就叫做“病句”。修改病句,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找准病因,再开处方对症下药,使病人得到康复。辨识语病的方法1.语感质疑法:这是从感性直觉上来察觉语句的毛病。根据平时对规范通顺的句子或者不通畅、有语病的句子的语感,在读句的过程中,按习惯说法是否感觉别扭。2.语法分析法:(主干枝叶梳理法):先将句子紧缩出主干,看句子主干是否残缺或主谓宾搭配是否得当;再查枝叶,看修饰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是否得当、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是否颠倒。3.逻辑分析法: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上检查不出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看句子有没有犯不合逻辑的毛病而造成不合情理的句子。)复习要点:1.归纳病句类型2.运用主干枝叶法和语感法改病句一.常见的病句有十种病因1.搭配不当2.语序颠倒3.成分残缺赘余4.前后矛盾5.用词不当6.指代不明7.分类不当8.不合事理9.含糊不清二.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一读、二找、三改、四查)1.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2.找:先按缩句的方法找出句子的主干和修饰语搭配是否合理。3.改:针对病句的不同“病因”,对症下药,改动要少,切勿添枝加叶,要保持原意。4.查:检查句子是否改通顺,看还有没有其它语病,是否改变句子原意。方法是否简便。注意:修改时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在改动时,要找准病因,具有针对性,什么地方有错,就改什么地方;缺什么,就补上什么;多余什么,就删去什么。既不能“大刀阔斧”改变原意,又不能“节外生枝”走弯路。(修改病句的原则:原意要保,改法要巧,改动要少,越简越好)三.病句案例1.搭配不当例:春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分析:搭配不当,把“季节”改为“地方”改为:春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地方。2.语序颠倒例:春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分析:语序颠倒2改为:北京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3.成份残缺赘余例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分析:成份残缺,缺少主语(主动者)改为:我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例2: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分析:重复啰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改为: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赞叹不已。4.前后矛盾例: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分析: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改为: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有到,其余的同学都到齐了。全班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其余的同学都到齐了。5.用词不当例:小红这学期通过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分析:成绩是用分数之类明确的标准来衡量的,成就的范围大些,成绩的范围小些。成就的概念就包含成绩。所以在这句话中的成就用得不适当,应改为成绩。改为:小红这学期通过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6.指代不明例: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分析:指代不明改为: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李刚经常帮助小海。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小海经常帮助李刚。7.分类不当例: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分析:梨树和枣树属于果树,在这里与前面的“果树”是同一类。改为: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植果树、棉花、甘蔗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棉花、甘蔗、梨树和枣树。8.不合事理例: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分析:声音怎么“闻”得到呢?改为: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听到悦耳的鸟叫声。9.含糊不清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分析:含糊不清。改为: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四.病句练习1.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缺主语:“从……中”掩盖了主语,“事实”)2.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赘余:“具体”与“详”重复)3.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3(缺宾语:没有与“成为”呼应的宾语。)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4.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缺主语,删“经过”,“培训”成主语;或删“使”,“我”成主语)5.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缺谓语:“为建设……强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此句缺谓语)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6.通过检查,大家解决、讨论、发现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应先“发现”,再“讨论”,最后才“解决”)7.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逻辑上应是先“认识”,再“改正”)8.我们班的同学都将来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都希望将来成为”)9.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此处应是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的递进。)10.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是抽象的,不能用浮现,改为“形象”)11.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运动水平不能讲“改善”,改为“提高”)12.临近毕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态度不能讲提高,可改为“端正”或“改进”。)13.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自相矛盾,删去“不”)14.在这个边远的小城里,一家为顾客提供服装、文具、家电、各类用品的大型超市即将开业。(“各类用品”与前面三项不是同一标准,删去。)15.据初步统计,目前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近20%”和“20%左右”自相矛盾,去掉“近”或“左右”)16.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占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人群”是整体性名词,就不能用“数万名”来修饰)17.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反问句式和陈述句式的杂糅:你不认真学习,没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18.鸟类的迁徙,往往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是“受到……的变化”和“是因……而引起的”两种句式的杂糅:鸟类的迁徙,往往是因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19.由北艺剧场复排的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地排练。(“正在紧张地排练”和“正处在……之中”两种句式的杂糅)20.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是一位……华裔”和“是出自……之手”句式的杂糅: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是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五.易出错的几种方式1、多个否定词导致否定不当4由于管理混乱,监督无力,全国各大酒厂不止一家没丢过上万份商标。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2、“能否”“是否”出现一面对两面的现象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会驾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3、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不能同倍数搭配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一倍。这种模型的赛车是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4、“不管”和“尽管”误用。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5、有“是”表判断的句子,注意主语和谓语的搭配。他的籍贯是江苏海安人。6、“平均”是几个数总合的均匀计算,结果只能是一个数。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6门功课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上次语文测验,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基本超过80分。
本文标题:病句修改专项练习(练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2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