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导言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与一衣带水的日本都兴起了一场维新运动,近代史学家把中国的这次改革运动叫做“洋务运动”,把日本的这次改革叫做“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该运动从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按目标的不同,洋务运动可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在洋务运动前期,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工业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在两次鸦片战争失利、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上层为应对内忧外患形成了“洋务派”与“顽固派”两大阵营,以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背景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日本:19世纪中叶,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天皇并无权威,大权掌握在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幕府手中。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门死死关上。外国人中仅有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开放口岸—长崎从事商业活动,国民没有信仰自由。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困苦,幕府的统治者们却仍在加大盘剥和压榨。随着欧美侵略者的相继入侵,日本又陷入更为深重的民族危机。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理论基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代表人物内容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从60年代开始开办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从70年代起开始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等民用企业③创办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④创办近代教育: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结局:破产依据:甲午战败影响: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推动本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诱导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影响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历史影响: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也有一定成就,影响日后中国的发展。洋务派抵制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中国在洋务运动其间引进西学,促进思想开放。引入西方科技,令中国开始现代化。创办同文馆培育不少人才,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习得技能,这些学生对西方科技有一定认识,他们对中国日后发展有莫大帮助。1、政治方面:(1)废藩置县(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2、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3、军事改革(1)内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2)评价:①积极作用——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级常备军。②局限性——“皇军”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宣扬武士道精神,并且有侵略扩张之意,所以军队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工具。4、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1)内容:①提倡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封建文化)②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取得成功的原因:历史潮流:19世纪中,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力量对比: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力量强大,推翻了幕府统治并掌握实权政策措施: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改革者素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国际环境: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历史影响历史影响: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④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弊端:⒈虽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极的一面逐渐显现出来,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⒉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⒊明治宪法颁布后,藩阀长期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⒋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为天皇尽忠卖命。洋务运动明治维新领导力量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其势力主要不在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方面下级武士,原属于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而幕藩体制下其任命官吏遵循世袭门阀原则,严格选择变革措施政治上则毫无建树经济上,近代军事民用等企业实行衙门式管理,贪污腐败严重政治: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经济:日本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洋务运动明治维新领导力量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其势力主要不在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方面下级武士,原属于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而幕藩体制下其任命官吏遵循世袭门阀原则,严格选择变革措施政治上则毫无建树经济上,近代军事民用等企业实行衙门式管理,贪污腐败严重政治: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经济:日本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洋务运动的推动者日本明治天皇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文化教育仅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军事重视重工业,然而军事不能孤立于政治之外,政治的腐败导致军事成果最终化为乌有,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本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建立了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为侵略扩张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文化教育仅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军事重视重工业,然而军事不能孤立于政治之外,政治的腐败导致军事成果最终化为乌有,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本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建立了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为侵略扩张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文化教育仅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军事重视重工业,然而军事不能孤立于政治之外,政治的腐败导致军事成果最终化为乌有,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本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建立了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为侵略扩张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巩固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性质地主阶级改革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结果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本文标题: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57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