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医院关于申请划拨建设用地的可行性报告
1XX市人民医院关于申请在我市划拨建设用地的可行性报告一、城市概況某某市位于?,是??省经济强市。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将某某市打造为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和“川南商贸与物流中心”,培育“酒类食品基地”、“综合能源基地”、“化工轻纺基地”和“机械制造基地”。中国社科院2010年度《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分析,某某市以0.549的综合竞争力指数位居某某省第三位,全国133位。2010年,某某GDP达到870.85亿元,位居全省第四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超过10%。据公安人口统计,全市2009年总人口为534.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9.44万人,农业人口435.49万人;男性人口279.6万人,女性人口255.33万人。当年出生人口5.4万人,人口出生率10.13‰;当年死亡人口4.01万人,人口死亡率7.53‰;人口自然增长率2.6‰。二、医疗现状(一)医疗资源供给总体不足。目前我市总人口540万人左右,去年门诊就诊人次17914263,住院人次617769。《某省卫生年鉴(2010)》统计,2009年全市共拥有卫生机构4250个,拥有床位15625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2.92张。根据某省省卫生厅《某省省“十二五”期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我省到2015年每千人床位数达到4.12-5.09,如果以每千人5张床位为目标,我市到在3-4年内,应达到27000张床位,目前有缺口11375张,根据2010年某省卫生年鉴的统计,我省去年医疗机构总入院人次1050.10万人次,其中综合医院为入院人次363.32万人次,占34.59%。按此比例推算,我市综合医院需增加床位4000张。如两家三甲医院平均分配新增床位数,则市一院新增床位数2000张。考虑到某某市一医院在我市所占的医疗份额和某某卫生学校升格为大学的建设需要,按照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评估指标中“生均0.25张床位”的标准,某某2卫生学校现有学生5000人,升级后招生规模达到10000人,那么,我院新增床位2500张较为适宜。目前,市区最大的三所综合医院均人满为患,市一二医院的病床周转率达到150%。市一医院编制床位1000张,拓展床位达1700张;市二医院编制床位1000张,开放床位1800张。两所医院加床已到极限,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仍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二)城市卫生布局不尽合理。与我市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城市定位不相适应的是,我市医疗机构集中于老城区,老城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5.3万人,却拥有我市两家最大的“三甲”医院2000多张床位;新区作为中心城区未来承接老城及周边区域居住人口转移的重点区域,规划居住人口24.4万人,目前却没有一家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根据市城乡规划勘察设计院2011年3月《某某组团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区规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组团东北部、中部和西南部各规划一市级医疗卫生用地。但三块地中最大的地块面积也仅为62991平米,约94.49亩。每块地都不足以建设单体面积达标、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三级综合医院。如果以三块地分别建设综合医院,建成后将走上目前城区医院面积不达标、布局不合理、流程不规范、发展无空间的覆辙。(三)大型综合医院建设滞后。我市目前有“三甲”综合医院两所,编制床位2000张,但实际开放床位在3500张上下。一、二医院的主体均在老城区,城区床位占80%以上,面积均只有几十亩,且相距不到1公里。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一二医院相继建成南岸分院,但分院也由于占地面积所限,床位仅400张左右,从建成起即已满负荷运转,仍无法缓解市民“看病难、入院难”的矛盾。目前,一、二医院超负荷运转,医护人员压力极大,存在巨大的医疗风险和公共安全隐患。环顾周边地区综合医院的发展条件,乐山市人民医院占地面积112亩,雅安市人民医院占地126亩,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占地面积149亩,南充中心医院占地面积200余亩,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占地面积212亩,均逐步进行改扩建,以适应城市不断发展和人民健康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2005年—2008年,我市取消了对三级3医院的卫生固定拨款,将资金重点用于支援基层、农村卫生;2010年前后,国家加大对基层卫生的投入力度,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得到大额资金支持,而三级医院医疗投入却没有更多的考虑。目前我市三级医院发展的软硬件条件难以根本改善,院区面积狭小,停车困难、消防通道受限、绿化不达标、通道和流程设计不尽合理,卫生应急能力受到影响。可以说,我市三级医院的发展格局和空间与省内各兄弟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我市的经济实力、市民需求与未来发展严重不相适应。三、发展趋势省卫生厅??厅长在2010年7月29日“全省医疗卫生规划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树立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观念。要考虑当地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县级以上医院要尽快编制至少跨越20年的长远规划,如果规划建设只停留在满足当前医疗卫生需求,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拥挤和加床的格局”。“500万人口的市人民医院应该设置3000张床位,建筑面积20—2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400亩左右”。“医院尽量集中一地建设发展,摒弃追求口岸效应的医院设置模式。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内部空间,都要留下扩展余地。医院不要建在建筑物过于密集的地区”。“医院是城镇的紧急避难场所,应在退后道路和其他建筑相当距离修建,主楼前后应有广场,应有一定量的绿化带,出入口交通不拥挤,不提倡靠近城市主干道”。发展三级医院是卫生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响应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呼应之声,是提升某某区域卫生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市提升民生内涵、扩大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各级领导要求和省内外医院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目前三级综合医院发展有如下新的趋势:(一)应对城市化进程,大医院由城市密集区向新城区、开发区转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病”越来越影响城市生活的便捷和功能的完善,查阅对照全国31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医院分布情况,绝大多数城市已有4将大型医院定位或搬迁至主城区边缘或近郊区的实践与计划。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九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整合后的成都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成都八一康复中心,华西医院康复中心均已迁建或正计划迁建于中心城区之外,成都市甚至在温江区规划建设了国际医学城;北京市鼓励优势医疗资源外迁至郊区。大型医院布局的优化调整,缩短了周边群众的服务半径,合理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了救治效率,改善了医疗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医疗卫生的长远发展。这对于我市城区面积狭小、人口密集、交通严重拥堵的现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二)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三级医院须兼顾预防与康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未来我国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总量将迅速增长,且老年人口医疗服务需求所占比重增长幅度最大。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测算,2005-2050年间,全国居民就诊次数将从2000年的约55.55亿人次增长到2050年的111.44亿人次,住院则从2000年的约0.47亿人次增长到2050年的约1.29亿人次,分别增长1倍和1.8倍,同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门诊和住院总量的比例在迅速上升,而其他年龄组所占的比例则在下降。我国的公共医疗资源供给体系面临巨大的压力。据市老龄委办公室的资料,截至2008年底,某某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70.2万,占人口总数的13.2%。全市老年人口正以年增3%左右的速度“跑步前进”。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压力,我市必须考虑医疗资源的合理超前布局。三级医院作为医疗的龙头力量,必须尽快完善预防、康复医疗的资源配给,尽快建设预防医疗体系和康复医学功能服务区。在郊区、新城区规划布局新医院,预留康复医疗区的合理用地,是政府应提前考虑的紧迫问题。(三)应对疾病谱的变化,综合医院必须走医教研防一体化发展之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多元,生存环境变化,民众所患疾病也发生了变化: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已经被慢性病以及与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所替代,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医、教、研、防一体化发展,是现代综合医院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好一所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对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医学院为例,??市依托该医学院,其附属医院在成立后不长的时间内,很快就超越了在省内市级医院基础条件最好的原市中心医院,成为地区第一医疗机构,发展成为了??地区医学5教育、科研的中心,医疗技术水平在全省居领先地位,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卫校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升格为大专的各项工作。由于一医院和卫校长期的合作关系,卫校在申报和各项验收评审中均将医院专家作为师资,医院近100多名博士、硕士和30多名各类专家为卫校升格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一医院具备了建设大学附属医院的人才、技术和发展条件。2010年12月20日,在市政府的主持下,市一医院与某某卫生学校正式签署土地划转协议,卫校老校区38亩土地划拨某某一医院,“某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的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目前某某市第一人民医院A、B区土地也仅有48亩,加上卫校划拨的38亩,也不过86亩,离现代化大学附属医院的硬件要求还有极大的差距。(四)应对自然灾害频发,大型医院应建设成为城市居民应急避难所。近年来,全球发生超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多次,6-7级的地震更是普遍。密集的地震频率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出了公共安全的警讯。医疗机构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等公共安全应急体系上的重要一环,必须防范于未然。医院应作为公共安全设施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建设,要为大规模应急医疗预留救治资源,同时,作为公共建筑,医院还应建设成为城市居民应急避难所。因此,其建筑空间、抗震强度、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必须具有超前的眼光,具备应变的能力。目前,我市一旦突发灾害,没有任何一家医院有额外的能力再收治200名以上的伤员。因此,新建医院,也必须考虑应急医疗救治能力的建设。四、项目计划目前,某某市城区尚无一所单体面积达标的综合医院,与我市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也不符合“四基地一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完善某某西区城市功能,为群众提供方便、舒心的就医条件,我院拟在新区申请划拨土地300亩,建设一所现代化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并作为某某卫生学校升格为大专后的附属医院。因此,我院拟在新区建设一所床位2500张的现代化三等甲级城市综合医院,作为高校附属医院和某某市继续医疗教育中心、医疗综合康复中心。总体设想如下:(一)用地面积及建设规模61、用地面积:根据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第四章表5规定,对于综合医院建设用地指标,如建设规模为1000床,则需109000平方米即163.5亩用地面积;按此用地指标规定推算,如建设规模为2000床,则需218000平方米即327亩用地面积;如建设规模为3000床,则需327000平方米即490.5亩用地面积。综上所述,则2500床所需用地面积约为420亩。此外,《标准》条文说明第四章第二十八条指出,对于新建医院规划布局与建设用地,其容积率不宜超1,即新建医院的总地上建筑面积应与所在场地总面积保持基本相等。2、基本建设规模:根据2008年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1000张以上床位的综合医院的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建筑面积标准为每床90平米,由于本建设标准调研数据为2002年,发布年为2008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从基本满足型逐渐向舒适性过度,则床均建筑面积还应适当增加。3、教学面积要求:“某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预计在校学生规模8000—10000人,按《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生均教学用房面积标准为8~10平米,需要教学用房地上建筑面积至少64000平米;4、实习功能面积要求:医院作为某省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
本文标题:医院关于申请划拨建设用地的可行性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8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