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中国传统文化:《重阳节》PPT课件
制作者:福清沙埔中学陈泰雨中国传统文化之重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求寿说重阳节赏菊传统文化:重阳节节日来源01重阳传说02重阳习俗03重阳美食04050607重阳诗歌重阳谚语重阳尊老08试题检测目录节日起源01文化传统:重阳节古老传统节日源自原始信仰,节日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重阳节历史悠久,起始于远古时期。有现存关于重阳节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典籍《吕氏春秋》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文化传统:重阳节节日来源1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及至今日,它也成了颇富人情味的节日——老年节。关于重阳节,你了解多少呢?重阳传说02文化传统:重阳节九九重阳节是传说中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祭拜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那么,重阳节有哪些传说呢?文化传统:重阳节2重阳传说【传说一:求寿说】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文化传统:重阳节2重阳传说【传说二:辟邪说】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文化传统:重阳节2重阳传说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为了纪念除魔的日子,每到九月初九,人们就把茱萸插到高处,洒上菊花酒,慢慢地,这个风俗也就流传了下来。文化传统:重阳节2重阳传说【传说三:全家九月九登高避灾】一日,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文化传统:重阳节2重阳传说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重阳习俗03文化传统:重阳节九九重阳节登高之习俗历史悠久。据现存的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文化传统:重阳节3重阳习俗【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文化传统:重阳节3重阳习俗【佩茱萸】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文化传统:重阳节3重阳习俗【赏菊花】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文化传统:重阳节3重阳习俗【祭祖】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文化传统:重阳节3重阳习俗【晒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秋高气爽,很多住在山区的人们,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其中篁岭晒秋最为出名。重阳美食04文化传统:重阳节每个节日里的美食各有特色、各有讲究,元宵吃汤圆、端午包粽子、中秋食月饼。那么,重阳节又有什么传统的美食呢?下面为您推荐重阳节的传统美食。文化传统:重阳节4重阳美食【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文化传统:重阳节4重阳美食【重阳酒】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文化传统:重阳节4重阳美食【羊肉面】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在《本草纲目》中,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秋冬食用,可达进补防寒的双重效果。文化传统:重阳节4重阳美食【吃螃蟹】重阳节的吃食,还有螃蟹。郑板桥诗:“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阳吃蟹传统的佐证。螃蟹富含蛋白质,被称之为优质蛋白质食物。蟹肉较为细腻,肌肉纤维中含有10余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对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益处。重阳诗歌05文化传统: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提起重阳节,想必大家都能顺口说出几句诗词。你还知道哪些呢?一起重温这些美丽的诗词吧!文化传统:重阳节5重阳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文化传统:重阳节5重阳诗歌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简析】与王勃诗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文化传统:重阳节5重阳诗歌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赏析】《蜀中九日》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文化传统:重阳节5重阳诗歌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赏析】《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前两句说重阳刚登高完毕,小重阳又再来饮酒赏菊。后两句说菊花为何这样命苦,遇到两次重阳,遭到两次采摘。实际是借菊花联想自己遭馋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意蕴深远。文化传统:重阳节5重阳诗歌九日五首(其一)【唐】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文化传统:重阳节5重阳诗歌本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九日在夔州登高之作。当时杜甫正卧病夔州,他的登台是很勉强的(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这时的政局依然动荡不安,吐蕃不断入寇,兵乱此起彼伏。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思念飘零各地的兄弟姐妹,想起昔日团聚之景,心中愈加感伤。全诗基调伤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赏析】文化传统:重阳节5重阳诗歌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文化传统:重阳节5重阳诗歌《九日齐安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牧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这是一首七律。此诗为安抚友人张祜的失意情绪而作,诗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来排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落后、消极的一面。【赏析】文化传统:重阳节5重阳诗歌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文化传统:重阳节5重阳诗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赏析】文化传统:重阳节5重阳诗歌菩萨蛮•留秋【清】郑板桥留春不住留秋住,篱菊丛丛霜下护。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江上山无数,何处登高去?松径小山头,夕阳新酒楼。重阳谚语06文化传统: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提起重阳节,想必大家都能顺口说出几句诗词。你还知道哪些呢?一起重温这些美丽的诗词吧!文化传统:重阳节6重阳谚语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九月九,风吹满天哮。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金秋黄花格外香。重阳尊老07文化传统:重阳节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敬老、尊老已蔚然成风,1989年国家将九月九日定为重阳节,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道上一声祝福,送上一份安康,吉祥而温馨。文化传统:重阳节7重阳尊老王凯、王悦兄弟俩是黑龙江兰西县农机局汽车队退休职工。为了实现母亲的愿望,兄弟俩自制板车,取名“感恩号”,载着八旬母亲畅游中国。三人风餐露宿,磨破37双鞋,徒步30多个省(区、市),跨越1000多个城市,517天走过3.7万里路程,完成了母亲畅游中华的感恩之旅。——(摘自凤凰网)兄弟两人用三轮车拉老母亲游遍全国试题检测08文化传统:重阳节文化传统:重阳节8试题检测请你参加以“重温重阳,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文化:《重阳节》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2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