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05预测报告-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05预测报告: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受外贸连续三年保持超常规高速增长的高基数等因素的影响,2005年我国外贸出口将面临一定的挑战。预计2005年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全年外贸出口增幅将回落到21%左右,比2004年下降14个百分点。考虑到高基数等因素的影响,2005年全年外贸进口增长速度比2004年将明显下降,但仍将快于出口增幅。预计全年外贸进口将达增长24%,增幅比2004年下降13个百分点。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2005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贸易平衡压力进一步扩大,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约15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0亿美元左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降低。1、对外贸易顺差有所缩小今年我国外贸持续大进大出,除1月份增长18%外,其余月份增速均超过27%.1-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264.7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进出口规模。在外贸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总体贸易平衡由逆差转为顺差。前4个月连续出现逆差,累计逆差达到107.6亿美元,逆差持续月份之多、逆差额之高,是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的第一次;5月之后连续实现贸易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5、6、7、8、9、10当月顺差分别为21、18.4、20.3、44.9、49.9、70.9亿美元(见图1),连续出现的月度贸易顺差,使我国对外贸易在进入9月后实现总体贸易平衡由逆差转为顺差,前10个月累计贸易顺差109.7亿美元。初步判断:2004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与上年大体相当。考虑到当前我国外贸大进大出特点的出现,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压力将进一步加大。2005年实施宏观调控将影响一些初级产品进口增速继续回落,使得进口趋于合理水平;而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复苏放缓,也将使得我国出口增速下降,这两项主要因素的综合作用与影响,使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将基本保持平衡。同时,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连创新高,导致进口金额,给我国贸易平衡带来较大压力。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2005年国际油价有望回归理性,向每桶25-35美元的一般均衡价位稳步回落,这将有利于减轻我国贸易平衡的压力。预计2005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贸易平衡压力进一步扩大,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约15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0亿美元左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降低。目前出现的贸易平衡压力加大既有短期因素的作用,也有中长期因素的影响。石油、原材料价格上涨是短期因素;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国内需求扩大,是中期因素;巨大的加工贸易规模,进口刚性越来越大,是长期性因素。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经济增长快的年份,都是逆差或者顺差较小的年份。在贸易问题上,我们不仅应当彻底转变观念,放弃出口创汇,以追求顺差为目标的传统观念和做法,确立以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政策,综合权衡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而且要加快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从数量扩张为主转向质量和结构提升的轨道。2、一般贸易持续加快,加工贸易保持平稳2003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明显加快,改变了近三年来增速落后于加工贸易的局面。今年以来,一般贸易出口增长速度保持快速增长,而一般贸易进口增长速度明显下滑,前10个月,一般贸易出口1939.7亿美元,增长3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口2042亿美元,增长33.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4.8个百分点,9月份当月增长速度仅为12.9%,下降趋势明显。同期,加工贸易增长速度保持稳定,1-10月加工贸易出口2580亿美元,增长34.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进口1791.6亿美元,增长37.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见附表)。由于5月以来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的明显变化,使得一般贸易进出口差额由负转正,成为贸易平衡由逆差转为顺差的重要因素,而同期加工贸易继续发挥着贸易平衡的稳定器的作用。1989年以来的14年,加工贸易均是顺差,而且顺差额持续稳定增长,而一般贸易则是逆差、顺差不定。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必然会推动一般贸易出口的增长。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其低廉的劳动力与土地,成体系的制造业基础和潜在的巨大市场规模,这就决定了我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入世后,我国在其他WTO成员方中获得相应的市场开放和对等的最惠国待遇,使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获得了较好的国际环境。同时,我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工业配套能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将继续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加速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而外资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而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断提高,加工贸易及外资企业进出口将成为保障我国外贸快速增长的稳定性因素。3、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基本形成外经贸经营权的有序放开,使我国外贸增长格局呈现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私营企业增势迅猛的态势。今年1-9月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4729.3亿美元,增长43%,进出口增量占总增量的63.9%;集体私营企业进出口额1144.5亿美元,增长68.7%,进出口增量占总增量的21%.而国有企业外贸出口增长仅9.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2个百分点;进口增长23.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同时,非国有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保持贸易平衡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是造成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民营企业已成为保持贸易平衡的中坚力量。目前,外贸经营主体已初步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将对促进外经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7月1日我国新颁布的《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所有企业,包括中国企业及外国企业和个人,包括其他WTO成员的独资经营者,均有权在中国境内从事所有货物的进出口贸易(实行国营贸易的产品除外)。据统计,在新法颁布后,从7月1日至9月底,全国备案登记的外贸经营者达18582个,其中内资企业17605个、港澳台投资企业197个、外商投资企业573个、个人207个。但同时,随着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相对于过去主要是国有大中型外贸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在不妨碍企业自主经营的前提下强化、优化外贸经营秩序,成为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新课题。(执笔张峰)出口持续较快增长进口需求依然较强1、外贸出口持续较快增长总体上看,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比预先估计的要小(见图2)。展望2005年,从影响因素看,(1)2005年,在高油价滞后影响、全球进入加息周期以及非传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将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长,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2004年降低0.3-0.7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长率将降低1.5-3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回调虽然对我国出口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4%左右的增长幅度依然较高,我国产品的外部需求将保持较高增长;(2)2005年国民经济仍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GDP可望继续保持8%以上,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有利于出口扩张。加入WTO后,我国的出口环境大大改善,扩大了我国的出口空间;(3)外国直接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出口的稳定发展成为外贸发展的稳定器;(4)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有利于出口的扩大。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第一,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对部分产品出口竞争力产生影响,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也影响了出口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履约能力。第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遭受国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特保立案调查的数量不断上升,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第三,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落实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我国2004年出口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地方分担超基数出口退税部分的压力将会在2005年集中显现出来。综合以上因素,受外贸连续三年保持超常规高速增长的高基数等因素的影响,2005年我国外贸出口将面临一定的挑战。预计2005年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全年外贸出口增幅将回落到21%左右,比2004年下降14个百分点。2、出口产品结构继续升级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不同产品的影响有较大差别,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影响略大,对资本密集度高的产品影响较小。展望未来,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将持续升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在我国外贸进出口中将扮演更重要角色。一方面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科技兴贸战略、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长期政策效应得以体现,从2002年4月至今,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月度出口已连续30个月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一高速增长促使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继续提高,呈现量增价涨的良好趋势;另一方面是大量跨国公司将生产和研发部门移到中国,外商投资的重点也由过去的一般制造业发展到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他们出口的增长带动了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快速增长。同时,在入世效应的作用下,我国传统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也将稳步提升。3、对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全面增长从发展趋势看,中国对美、欧盟的贸易顺差将持续扩大,而对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逆差则进一步增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属于夕阳产业,因此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相对旺盛,而在东盟等地的市场份额却较小;另一方面,周边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投资导致贸易转移效应日益明显,日本、韩国和东盟等国(地区)制造业的出口市场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此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原材料、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化学产品也是中国与亚洲主要国家贸易逆差原因之一。同时,在国内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产业发展对来自海湾和南美、澳大利亚等地区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也会明显上升,这种趋势今后仍将会长期持续。出口市场集中、进口来源地集中以及贸易顺逆差集中等贸易不平衡问题导致了中国与重要伙伴之间贸易摩擦加剧,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产生严重不利影响,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着力应对。4、走出去战略顺利进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走出去战略,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政策和便利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走出去各项业务的发展。截至2004年5月底,经我部批准或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772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21.96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523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3.66亿美元。企业走出去的领域已从贸易、航运、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投资分布在168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形式日趋多样,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技术专利、设立研发中心等新的投资方式不断涌现。但同时,我国对外投资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均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连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如。从发展趋势看,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跨国公司加紧进行全球布局调整,这些都将为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随着我国走出去业务的促进、保障、监管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国家外汇资本项下改革不断深化,这些都为企业对外投资营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和条件已基本成熟,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积极性将越来越高。5、外贸进口需求依然较强今年前几个月,国内需求旺盛拉动了对技术设备和能源原材料进口需求的上升,关税下调和配额进一步扩大,导致我国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前10个月进口总值达4577.5亿美元,同比增长37.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初步判断2004年全年外贸进口将增长37%左右,增幅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2005年,影响进口的因素有:(1)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先进技术、机械设备和国内短缺的原材料及能源产品的进口需求旺盛,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稳定性,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8%以上,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将持续旺盛。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将比2004年
本文标题:05预测报告-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3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