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世新大学全球产业分析硕士班FTA自由贸易协定
世新大學全球產業分析碩士班FTA自由貿易協定學生:M93661009黃安瑜指導老師:許素華教授報告時間:2004/11/04報告大綱何謂FTA亞太地區FTA及其現況我國與他國簽署狀況說明何謂FTA定義規範內容何謂FTA定義規範內容(FreeTradeAgreement,FTA)是兩個或以上的國家為達成更緊密經濟整合目的所簽訂的約束性條款。何謂FTA定義規範內容在FTA的規範下,兩國或多國協同簽署撤除彼此間在貿易領域的貨物關稅、數量限制,以及在服務業領域提供本國國民待遇等自由化的協定。何謂FTA定義規範內容FTA相關優惠待遇的條件是經由協商的程序來達成,且基於利益關係經濟體的不同經濟利益及產業敏感度。亞太地區FTA現況說明新加坡中國大陸東協日本亞太地區FTA現況說明近十年,全球興起一股簽定FTA的風潮,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特別是在2002年11月,中國與東協(ASEAN)簽署一項成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架構協定後,亞洲國家更相競逐FTA的簽定。其中亞太地區的新加坡、中國、日本與東協非常積極地提倡區域貿易協定,希望主導亞太自由貿易體制的成形(童振源,2003)。新加坡新加坡是目前全球貿易障礙最少、進口關稅最低的國家之一,眼見WTO架構下的全球貿易自由化進展緩慢,關稅障礙無法快速消除,藉由與更多重要貿易夥伴簽署雙邊FTA,可以為自身經貿開拓更有利的空間,因此,新加坡是亞太地區最積極簽署FTA的國家之一。新加坡除了本身已屬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成員國外,至2003年底止,已與紐西蘭、日本、歐洲自由貿易協會、美國、澳洲簽訂協議。2000年與紐西蘭簽署;2001年與日本、歐洲自由貿易協會(由冰島、瑞士、挪威和列支敦士登所組成)簽署;2003年與美國、澳洲簽署。目前也正在與印度、南韓、約旦、加拿大、智利、斯里蘭卡進行談判。中國大陸自2002年起,中國大陸改變整體戰略,透過與周邊國家經濟結盟的強化,致力於戰略性貿易關係的建立,提高其在亞洲政治、經濟的影響力。2002年底與東協達成10年內成立東協加中國自由貿易區(10+1)之協議後,在亞洲掀起一陣波瀾,這個協議對未來整個亞洲經濟版圖的走向有決定性地影響。中國大陸為積極拉攏東協,除簽署架構協之外,中國大陸更於2004年元月起,提前給予東協關稅減免待遇;在東北亞上,與日本、韓國開始著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立之研究,同時倡議與東協、日本、韓國成立規模更大的「東亞自由貿易區」中國大陸在中亞方面,2003年9月底,中國大陸開始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與投資便利化,並且倡議逐步漸立「上海合作組織自由貿易區」,成員將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與烏茲別克等六國(童振源,2003);在南亞方面,積極與印度改善關係,並研究和推動中印兩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東協在中國與東協達成建立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域的協議後,給予日本相當大的振撼,日本積極拉攏東協以確保亞洲經濟主導的地位。兩大經濟體的拉攏之下,在區域經濟議題上,東協有更大操作空間,以獲取自身最大的利益,在2002與中國達成於2010年成立自由貿易區之外,2003年12月亦與日本達成將於2012年成立東協-日本自由貿易區的協議。除此之外,東協目前正與印度、日本、韓國商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事宜。東協東協自1967年成立至今已逾35年,除了成員國間的自由貿易外,希望進一步仿效歐洲共同體,發展更為緊密的關係,將東協轉型為一個擁有五億人口的單一市場---「東協經濟共同體」。各成員國領袖已達成共識,並簽定協議,希望在2020年以前東協經濟共同體可以形成,以對抗來自印度與中國等經濟大國崛起的威脅。日本面對中國大陸在亞洲政經影響力的逐漸擴大,在戰略上,日本在亞洲首要拉攏的對象為「東協」,2003年底與東協簽署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協議,且迫於情勢,勉為其難地簽定「友好合作條約」。在未來,日本可能必須釋出更多的善意與退讓,才可能與東協在農產品的進口上達成協議。日本目前,日本已於新加坡於2001年簽定自由貿易協定,此外現與澳洲、印尼、菲律賓、韓國等國家就雙邊的FTA積極協商中。台灣重視FTA原因與它國關係未來努力方向重視FTA原因面對國際上區域經濟整合的風潮,為了避免被邊陲化、避免成為其他區域整合貿易被轉向的目標,與特定貿易夥伴展開自由貿易協商、進而簽署區域自由貿易協定是目前我國重要的經貿政策之一。與他國洽簽定之原因可分為經濟因素及政治因素。在經濟方面,藉由與他國簽署FTA,可消除彼此間的關稅、非關稅與相互投資障礙,享受自由化所帶來的利益及機會。在政治方面,由於簽署國間之經濟緊密結合,彼此不易發生爭端,區域安全因之多了一重保障。我國與它國關係已簽署:巴拿馬正洽談:尼加拉瓜,宏都拉斯尚未開工:中國,日本,新加坡,美國我國-巴拿馬諮商時程與內容影響(效益)92年8月22日陳總統歡迎來台參加元首高峰會的巴拿馬總統莫絲柯索(右)。會前會時間91/08/09地點巴拿馬市雙方代表台:行政院長巴:第二副總統內容簽署「中華民國與巴拿馬展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聯合聲明」,雙方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將儘速展開工作小組諮商會議,盼早日完成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台-巴第一回諮商時間91/10/04地點巴拿馬市雙方代表台:經濟部次長巴:工商部外貿次長內容1.就台巴自由貿易協定議程安排、協定架構及篇章安排、資訊交換等草約版本等進行討論及確認。台-巴第一回諮商內容2.雙方同意中巴自由貿易協定應遵循GATT1994第二十四條(商品貿易)及GATS第五條(服務業)的規範原則,此外,雙方就撤除關稅之立場、諮商架構與主題、諮商方式、諮商使用文字、協定草案、市場開放清單及未來之安排等方面達成共識。3.在撤除關稅立場上,雙方同意以「負面表列」方式撤銷關稅。降稅期程將區分為簽署後立即降稅、五年降稅、十年降稅與排除項目等四種方式為原則,但亦不排除有少數產品可能有不同時間的安排。台-巴第一回諮商內容4.未來之諮商將分四組進行,包括議題為:a.「市場進入小組」:關稅、原產地與關務程序、不公平貿易措施、防衛措施。b.「非關稅貿易措施小組」:技術性貿易障礙、檢驗檢疫規定。c.「服務業與投資小組」:跨境服務、金融、電信、商業人士暫准進入、投資。d.「其他議題小組」:制度性安排、智慧財產權、爭端解決、競爭、技術與經濟合作。台-巴第二回諮商時間92/01/17地點台北雙方代表台:經濟部政務次長巴:貿工部次長內容雙方在多項議題內容方面已獲得相當的共識,特別是在不公平貿易措施、智慧財產權、跨境服務業、投資、技術性貿易障礙等方面。台-巴第三回諮商時間92/03/22地點巴拿馬市雙方代表台:經濟部政務次長巴:貿工部次長內容金融服務業、電信、例外規定、投資、原產地及關稅程序等章節達成共識,並討論雙方所提交之農工產品降稅清單、服務業及投資負面表列清單及原產地清單,雙方代表團並檢視有關議題及說明彼此對於不同產品之利益。台-巴第四回諮商時間92/05/19地點台北雙方代表台:經濟部政務次長巴:貿工部次長內容農工產品降稅清單、原產地、服務及投資章節之附件清單進行諮商。台-巴特別諮商時間92/08/08地點舊金山雙方代表台:經濟部政務次長巴:貿工部次長內容就多項農產品清單諮商及協定本文條文檢視以達成共識。台-巴第五回諮商時間92/08/01地點台北雙方代表台:經濟部政務次長巴:貿工部次長內容雙方就前幾次諮商未決之各項議題,包括:農、工產品市場進入、服務業負面表列清單、原產地規則清單等完成全部諮商,並就爭端解決中涉及仲裁原則之行為準則及標準程序規則以及雙方執行本協定關務程序時之統一規則一併諮商完畢。台-巴效益台巴自由貿易協定於九十三年一月一日生效實施,今年一月至四月台巴貿易總額成長183%,雙邊貿易總額為8、971萬美元,其中我對巴出口額為8、004萬美元,成長164%,進口額為967萬美元,成長608%。台-巴我國-尼加拉瓜合作考量要素諮商時程與內容合作考量要素台尼雙邊貿易額2003年約4000萬美元,我對尼國出口約3928萬美元,主要出口項目為工業產品,我自尼國進口金額約67萬美元,主要進口項目為咖啡、木材等,雙邊貿易額雖不大,但因尼加拉瓜是我國在中美洲國家投資重鎮,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除可促進雙邊貿易外,也有利我業者在中美洲進行產業分工,全球佈局。台-尼第一回諮商時間93/09/20地點台北雙方代表台:經濟部政務次長尼:工商部次長內容1.以台巴自由貿易協定及美國與中美洲國家自由貿易協定做為諮商架構,此次諮商分為市場進入、規章與程序、投資及服務、環境與勞工及貿易合作等5個分組同時進行討論,除傳統的關稅減讓、服務業開放等議題外,台尼雙方也決定將電子商務、環境保護、勞工等新議題列入內容。台-尼第一回諮商內容2.在關稅減讓方面,雙方決定採用調和關稅2002年版的八位碼貨品號列為基準,將產品分成協定生效後立即降稅、5年、10年、15年完成降稅產品,以及需特別處理的敏感產品等類別,雙方承諾在下回合諮商前交換農業、工業產品降稅清單、服務業及投資負面表列清單,並透過電子郵件或書信等就未決條文交換意見,以確保在第二回合諮商能順利達成預期目標。台-尼我國-宏都拉斯時間93/08/20地點巴拿馬市雙方代表台:行政院長宏:總統內容將訓令內閣官員儘速與台灣洽簽FTA,表示希望在一年內與台灣完成協商洽簽。承諾將鼓勵台商到宏國興建電廠,將以租稅優惠或融資等政策工具鼓勵。台-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持續爭取與美、日兩個大國展開FTA談判。積極與台灣在拉丁美洲的邦交國訂定FTA。與中國大陸簽訂類似FTA的協議。爭取美、日的支持世界三大經濟體中,美、日與台灣關係密切,當然是我們首要的目標。這個工作並不容易,不過,也正由於美、日積極想在亞太地區的經濟整合中扮演領導者的角色,他們也必須重視台灣在這個地區既有的經濟實力。其中尤以美國立場最為關鍵,過去我們加入WTO主要得力於美國的支持,現在FTA談判,仍應以爭取美國的同意為最優先的工作。其經濟影響評估見附表一。【附一】台美簽署FTA經濟影響評估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nitedStatesInternationalTradeCommission,簡稱USITC)已於華府時間九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公佈「台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經濟影響評估」調查結果。該份報告指出美台如簽署FTA,估計對美國經濟影響較為有限,惟對台美雙邊貿易金額將有明顯增加,美國出口至台灣金額將增加16%,而美國自台灣進口金額則將增加18%。該報告並指出,雙方之若干產業則會受到較大影響,例如美國之汽車業、稻米、漁產品及食品等產品對台灣之出口將倍增,而台灣乳製品、紡織、成衣、皮件及某些農產品對輸美金額亦可能增加100%以上,惟由於上述部分產品之雙邊貿易金額不大,故對總金額影響有限。(資料來源:國際貿易局91年10月22號新聞稿)拉丁美洲邦交國美國主導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剛滿十年,美、加等國都表示要擴大自由貿易區的版圖,而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哥倫比亞及其他拉丁美洲地區的國家,也都要求與布希政府談判個別的自由貿易協定。其中許多是台灣的邦交國。透過與這些邦交國簽訂FTA,也可以讓台灣取得間接參與NAFTA的好處。與中國大陸協調亞太經濟四個重要主導力量是美、日、東協和中國。我們當然要面對中國,而且其他各國在考慮是否與台灣簽訂FTA時,也會考量到兩岸之間經貿關係如何發展,不要忘了,如果兩岸可以簽訂一個互惠的經貿協議,對其他想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家而言,是促使他們進一步與台灣加強經貿關係的很大動機。中國大陸中國已和港、澳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這兩個協定中有不少排除條款,台商很難藉由港、澳進入中國,而取得較好的經貿條件。相對而言,這對台商與港、澳在中國的競爭或多或少會產生負面影響。政府機關新加坡MinistryofTradeandIndustry香港工業貿易署紐西蘭MinistryofForeignAffairsandTrade澳洲DepartmentofForeignAffairsandTrade日本Ministryo
本文标题:世新大学全球产业分析硕士班FTA自由贸易协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5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