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情况介绍
改革开放新坐标——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报告内容一.试验区有关背景情况二.试验区推进过程三.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四.试验区挂牌后工作考虑一、试验区有关背景情况深刻领会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国际看,WTO传统多边贸易谈判受阻,停滞不前。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推行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全球规则体系面临重塑,我国在未来全球经贸合作格局中存在被排挤和边缘化的危险。建立自贸试验区,可以积累在新形势下参与双多边以及区域合作的经验,逐步熟悉并进而增强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为探索和完善新的开放模式和制度安排提供借鉴,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总体趋势:WTO框架下的多哈谈判陷入停滞,达成普遍性全球协议的可能性正在减弱。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放弃多哈谈判,转而更加重视缔结双边或区域投资贸易协定(如:TPP、TTIP等)国际投资与贸易规则的基本现状深刻领会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国内看,改革已入“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以进一步扩大开放来推动观念和体制创新,形成改革开放的新格局。自贸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坐标,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动力。通过在试验区内积极探索建立高标准的行政管理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为全面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有关情况谈判意义:国际投资领域的世纪谈判,又被称作中国的“第二次入世”谈判进展情况:1982-1985年谈了6轮,2007-2008年谈了10轮,2008-2009年谈了6轮,2009-2012年因美国单方面修改完善其《双边投资协定》范本,谈判暂时中止,2012年谈判重启,今年计划开展3轮谈判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的主要分歧三大领域十四项议题1、投资准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2、公平竞争:国有企业、业绩要求、环境条款、劳工条款3、权益保护:外汇转移、金融服务、征收补偿、税收、最低待遇标准、透明度、投资授权、政治分支机构、仲裁裁决执行基本概念: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园区(FreeTradeZone,FTZ),是指一国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中在货物监管、外汇管理、税收政策、企业设立等领域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的特定区域自由贸易园区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国家行为、境内关外、功能突出、高度自由(货物进出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等)FTA与FTZ的区别FTA(FreeTradeAgreement):根据政府间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经济体FTZ(FreeTradeZone):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自主设立的经济性特区为避免混淆,商务部等部门在2008年专门提出将FTZ和FTA分别译为“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区”,以示区分趋势一:加快由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更加注重服务贸易发展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趋势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贸易能级不断提升业态模式不断创新趋势二:加快由贸易功能为主向贸易功能与投资功能并重转变,更加注重投资便利化、自由化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趋势顺应全球经贸谈判更加注重投资规则的新动向,自由贸易园区开始实行更为开放便利的投资自由化政策,成为体现国际投资新规则的先行区域趋势三:加快由在岸业务为主向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并重转变,更加注重离岸功能的拓展离岸贸易发达离岸金融创新多元离岸业务兴起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趋势趋势四:加快由贸易自由政策为主向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政策联动转变,体现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深化拓展贸易自由化政策更加突出投资自由化政策创新丰富金融自由化政策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趋势探索转变政府职能新路径探索进一步扩大开放新模式增强带动区域发展新能级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意义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和条件上海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在率先求变、转型发展上积极探索,创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数个“第一”。1990年设立的外高桥保税区是第一个保税区,2004年设立的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2005年设立的洋山保税港区是第一个保税港区。在国际贸易结算、启运港退税等方面开展了不少创新试点上海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额占全国的20%,服务贸易额占全国的30%以上,累计落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超过409家,投资性公司268家,研发中心354家,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和条件上海高度重视政府管理创新和提高行政效率,围绕“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致力于成为全国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法制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一些国际权威咨询机构对上海投资环境总体评价较高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和条件集聚了1万多家企业汇聚了27万名从业人员2012年完成商品销售额1.1万亿元2012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130亿美元2012年工商税收429亿元2012年海关关税及代征税998亿元上海综合保税区具备的基础和条件二、试验区推进过程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试验区内暂停实施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8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筹备工作汇报8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涉及外商投资审批的三部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9月18日,国务院印发试验区总体方案9月27日,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布第三阶段:试验区挂牌运作(9月底至今)9月29日,试验区正式挂牌启动,并推出负面清单等一系列制度创新的举措和管理办法上海“新一景”三、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规划面积28.78平方公里,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拓宽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实施范围外高桥保税区(10k㎡)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1.03k㎡)洋山保税港区(14.16k㎡)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3.59k㎡)主要任务和措施紧紧围绕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要求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任务,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方式,把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相结合,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制度创新投资管理综合监管贸易监管金融创新1、制度创新试验区基本制度框架投资管理制度创新核心内容是借鉴国际通行规则,按照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加快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境外投资管理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制定试验区外商投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负面清单。2013年版负面清单以总体方案和产业指导目录为依据,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编制不符措施190条(相对于1069个产业小类来说,约有17.8%的小类有特别管理措施)。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境外投资管理改革对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对境外投资一般项目实行备案制,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创新投资服务促进机制,加强境外投资事后管理和服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商登记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相衔接,逐步优化登记流程。在试验区内试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登记制、年度报告公示制等三项登记制度改革核心内容是围绕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的目标,创新海关和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促进区内货物、服务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创新“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监管模式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创新“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监管模式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简化国际中转、集拼和分拨等业务进出境手续,实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优化卡口管理,加强电子信息联网,推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加强电子账册管理,推动区内货物在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和跨关区便捷流转。加快完善一体化监管方式,推进组建统一高效的口岸监管机构,探索试验区统一电子围网管理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明确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涉及的货物状态(保税货物、非保税货物、口岸货物)以及贸易便利化措施,鼓励企业统筹开展国际国内贸易,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核心内容是围绕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目标,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创造条件,创新金融制度,基本思路是分账户管理金融制度创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为配合自贸试验区投资审批管理体制改革,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区内的先行先试,以进一步支持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先行先试人民币跨境使用创造条件推动区内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进一步简化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和手续先行先试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在宏观审慎金融管理框架内,根据服务区内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市场主体培育目标,以及市场环境建设情况,稳步推进自贸试验区利率市场化建立与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深化外债管理方式改革,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国性资金管理中心银监会八项支持措施支持中资银行入区发展支持区内设立非银行金融公司支持外资银行入区经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区内银行业鼓励开展跨境投融资服务支持区内开展离岸业务简化准入方式完善监管服务体系证监会五项支持措施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在试验区内筹建国际原油期货平台,全面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支持试验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区内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可按规定在境内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根据市场需要,探索在区内开展国际金融资产交易等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区内注册成立专业子公司支持区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面向境内客户的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柜台交易保监会八项支持措施支持在试验区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支持保险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支持上海研究探索巨灾保险机制支持试验区保险机构开展境外投资试点支持国际著名的专业性保险中介机构等服务机构以及从事再保险业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试验区依法开展相关业务支持上海开展航运保险支持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不断拓展责任保险服务领域支持上海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推动航运保险定价中心、再保险中心和保险资金运用中心等功能型保险机构的建设支持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核心内容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目前主要在6个方面探索经验:综合监管制度创新建立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
本文标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情况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5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