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中国对外贸易、FDI和开发区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FDI和开发区的发展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燕生2008年5月22日北京2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1979年,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1992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全面推进财税、金融、投资、外汇、外贸、价格等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参与全球化,融合世界。•2007年,中国GDP达到24.66万亿元,世界第四位,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1%上升到8%。进出口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贸易比重也从1978年不到1%上升到8%。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7800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达到1.68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一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以上减少到2000万。3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一)发展阶段••19791979年以来,中国外贸管理体制变化:年以来,中国外贸管理体制变化:••19791979--19871987,改革的重点是通过放权让利,打破,改革的重点是通过放权让利,打破传统的国家垄断外贸的体制。传统的国家垄断外贸的体制。––外经贸管理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两级管理,外经贸管理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下放外贸经营权。增设外贸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增设外贸口岸;––实行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建立外贸经营权审批制度;建立外贸经营权审批制度;––促进工贸、技贸、农贸相结合;促进工贸、技贸、农贸相结合;––鼓励出口,实行外贸减亏增盈分成制度,有地区差别鼓励出口,实行外贸减亏增盈分成制度,有地区差别的外汇分成制度,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等。的外汇分成制度,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等。4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一)发展阶段•1988-1990,改革的重点是培育市场经济因素,调动多种积极性(地方、企业、部门)。–实行全行业承包责任制,核定地方和外贸公司的3年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效益指标,完成者的外汇按留成比例分成;超亏自负,减亏增盈留成。–建立全国性的外汇调剂市场,企业自有外汇可随时进入市场自由调剂(交易)。–各专业外贸进出口公司与大部分省市外贸专业分公司脱钩,地方分公司下放地方管理。–国家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调控外贸;–在轻工、工艺、服装行业进行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5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一)发展阶段•1991-1993,改革的重点是体制开始向市场调节和国际贸易规范转变。–取消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实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实行全国统一的外汇留成比比例办法,为公平竞争创造条件;–重视外贸、汇率、关税改革的相互配套;–限制行政手段干预外汇资金的横向流通;–增加企业支配使用的外汇。•6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一)发展阶段•1994-2001,初步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向统一政策、方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深化;–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各类外汇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出口信贷政策;取消外贸企业承包制,推动国有外贸企业改革;–进一步降低关税,取消部分商品的减免税;–给予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商业物质企业和科研院所外贸经营权,对经济特区生产企业外贸自营权试行自动登记;–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在金融、分销、外贸等服务业进行外资市场准入的试点。7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一)发展阶段•2001-迄今,加入WTO后,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外贸管理新体制。•一直担心“狼来了”,–担心弱势产业很难承受外来竞争压力的冲击,如农业、汽车、能源及金融服务业等;–担心外来冲击可能带来的企业破产、转产和停产,工人失业将激化各种社会矛盾;–担心开放加剧外资对国内资源、市场、技术和产业的全面控制、成长压制;–担心国内有限的高端人才大量流失。–事实证明,弱势产业并非不堪一击,而是在开放中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分工和专业化新格局。81978-2006年年年年年年贸进(美美亿)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总额9二图年年我我贸额(美美亿)及及及我及及及贸总额(%)-5000500100015002000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5-20-15-10-505101520贸易差额贸易差额/贸易总额10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二)发展经验•1.从比较优势出发,把握全球化创造的工序分工机遇。•中国的竞争优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低技术(成熟技术)的劳动密集型机电产品以及IT等高技术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区段(如零部件生产和组装区段)。•中国的比较劣势–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产品。•中国主要出口相对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工序,进口资本/技术或资源密集型产品。正是按照比较优势为世界市场提供低成本要素,使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动力。11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二)发展经验•2.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建立中国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启动中国企业“干中学”过程。–80年代初期,中国的出口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约占全部贸易的近90%;–在80年代中期,加工贸易获得快速发展,主要是与香港和东南亚投资企业合作的轻加工制成品,如服装、纺织品、箱包、鞋类产品的出口。境外企业利用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技术和管理经验,与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相组合,形成了新的出口竞争优势。–在90年代,跨国公司开始将一部分零部件制造、组装等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中国台湾省及东亚其他国家开始把IT等产品的部分生产工序转移到中国,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进入新领域。12中国的加工贸易方式•加工贸易(ProcessingTrade)是指一国进口中间投入品,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生产与贸易活动。加工贸易主要包括“来料加工装配贸易”(ProcessingandAssemblingwithMaterialsProvidedAbroad)和“进料加工装配贸易”(ProcessingandAssemblingwithImportedMaterials),前者加工企业不负责经营,只收工缴费,政府不征关税和国内增值税,不退税;后者加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征关税,用于生产出口商品的进口料件不征国内增值税,国内采购料件先征国内增值税,产品出口后退税。深圳对外开放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来料加工装配和补偿贸易。13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二)发展经验•3.从体制创新出发,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出口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第一次发生在1986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首次超过石油出口,实现了由资源型产品出口向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纺织品出口的转变。–第二次发生在1995年,中国机电类产品出口超过纺织服装类,开始实现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非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转变。–第三次转变发生在加入WTO以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在出口结构转换过程中,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在放权让利、减少管制、开放竞争、提供激励、扩大开放、鼓励合作等方面,持续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换,在竞争中缩小与先进企业的差距。142006年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在410-490亿美元之间-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MillionsUSDollars美国统计与世界的高技术贸易差额美国统计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高技术贸易差额中国内地和香港统计与美国高技术贸易差额DataSource:U.S.Census,ChinaandHongKongCustoms15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三)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1.调整出口结构。在中国出口中,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和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所占比重偏大,而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和服务出口所占比重低。因此,中国需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2.改变出口产品过度依赖发达国家市场的状况。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3.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1995年-2007年以来,中国连续13年都是全球遭受反倾销行动最多的国家。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但遭受的反倾销措施占了WTO成员反倾销总量的15.6%。2007年中国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行动最多的国家。16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一般贸易差额-15.570.8-56.7-45.9353.7831.4加工贸易差额534.7577.2789.11062.51424.51888.8其他贸易差额-293.8-344.5-477.1-697.1-759.4-945.6总差额225.4303.5255.3319.51018.81774.6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1720012001--0606年贸易差额占年贸易差额占GDPGDP比例比例((%%))年年美年年韩日日中年2001-4.21.91.71.72002-4.61.92.42.12003-5.02.52.51.52004-5.74.32.81.72005-6.32.92.14.62006-6.31.81.96.718中国统计的贸易顺差中国统计的贸易顺差((贸易差额的国贸易差额的国别分布(亿美元)别分布(亿美元)))20002002200420052006欧盟73.596.7370.4701.1916.6美国297.4427.1802.91143.01442.6日本1.4-50.3-208.2-164.5-240.8中国香港350.9477.4890.71122.81446.0东盟-48.4-76.1-200.8-196.3-182.2韩国-119.2-130.3-344.2-416.8-452.5中国台湾-204.5-314.8-512.1-581.6-663.719美国统计的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差美国统计的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差额额(亿美元)(亿美元)20062000从美年进美年年对我额从美年进美年年对我额中年551.862877.742325.89161.851000.18838.3日日596.131481.81885.68649.241464.79815.5新新新246.84177.68-69.16178.06191.7813.7香香177.7679.47-98.29145.82114.49-31.3台台230.47382.12151.65244.06405.03160.9年韩324.42458.04133.62278.30403.08124.720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三)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4.面对技术性壁垒等影响。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06年,中国有15.22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在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21类产品遭受直接损失,损失总额达到758亿美元,占2006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7.82%;中国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为262亿美元;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中国出口企业造成的贸易机会损失达1437亿美元,约占2006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4.83%。•5.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中国出口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挑战。•6.贸易不平衡问题。由于国际产业转移,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日益明显,亚洲国家向美国和欧盟地区的部分直接出口转变为通过中国进行的间接出口,从而造成中国的贸易顺差。21三、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91年,其特点:–以对外借款为主,外商直接投资处于从属地位;–建立合资、合作企业是外商来华投资的主
本文标题:中国对外贸易、FDI和开发区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5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