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中美贸易前沿问题研究专题-PowerPoint演示文稿
1中美贸易前沿问题研究专题讲授教师:沈国兵沈国兵著:《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5月版学术网页:涵盖的主要问题2中美贸易前沿问题研究专题(Ⅰ)导论(Introduction)第一章中美贸易发展现状与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第二章货币汇率操纵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第三章美中贸易逆差结构问题:商品分类贸易分析第四章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第五章美国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3导论(Introduction)第一节研究的背景与主题一、两个背景问题:人民币升值论美中贸易逆差观点: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俨然成为超越了人民币汇率层面上的一个复杂问题。4二、有关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主要涉及的几个问题:第一,中美双边贸易发展与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第二,货币汇率操纵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第三,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第四,美国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第五,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第六,知识产权保护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第七,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第八,多边分工体系下中美、中日与美日贸易问题比较第九,多边贸易格局下中美贸易收支平衡问题;第十,内需、对美贸易及FDI与中国经济增长问题。5观点:从引发中美贸易失衡的主体角度来看,以上这十个方面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大问题,即中美双边引发的贸易平衡问题;多边贸易框架下造成的中美贸易平衡问题。6第二节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文献综述从现实来看,国内外学者越来越认识到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不再是贸易数字所反映的一个表象问题,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共同作用的一个动态平衡问题。针对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有的文献研究主要围绕以上十个方面问题展开的。一、关于美中贸易逆差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理论上,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引起的美中贸易逆差是自然的,美中贸易逆差属于互补性商品贸易逆差,它不应成为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争议的焦点。但实践中,中国加入WTO后,围绕双边贸易平衡问题将是中美之间贸易冲突和合作的一个长期政策问题。7二、关于货币汇率操纵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美联储主席Greenspan(2003)驳斥了美国制造商声称中国操纵货币提高对美竞争力,致使美国失业增加、美中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观点。他认为,人民币升值不会改善美国就业市场,也无助于改善美国贸易赤字。姚枝仲(2003)认为,汇率并非影响美国贸易逆差的唯一因素,美国的财政赤字政策、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地位引致的大规模证券资本流入是造成美国大规模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USCC(2004)指出,IMF协定第4条款第1部分需求成员国避免操纵汇率,以便防止获取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过去几年内,美元对世界货币高估是造成美国贸易逆差恶化的主要因素,而人民币兑美元低估更是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一个核心因素,这给中国出口保持了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8观点:1998-2004月度数据计量表明,中国对美贸易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走向升值,但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升值对解决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或者根本就无法对中美贸易失衡起到矫正作用。三、关于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JialinZhang(2000)认为,中美贸易平衡的主要问题是美中两国对双边贸易失衡做出十分不同的估计,两国在统计中国经由香港转口贸易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同,美国使用原产地原则把经由香港转口到美国的中国产品统计为从华进口,中国使用目的地原则从中国对美出口中排除掉那些出口到香港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9USCBC(2004)也认为,美国的统计方法夸大了美中贸易逆差,因为美国出口按船边交货价(f.a.s.)计算,美国进口按到岸价格(c.i.f)计算,船边交货价不包括装货、保险和运费,而到岸价格则包括成本、保险和运费。并且,美国商务部把经由香港转口到美国的中国商品都统计为美国从华进口,尽管香港附加值达25%多,而把经由香港转口到中国内地的美国商品都统计为美国对香港出口。由此,美中贸易逆差被高估。观点:中美两国进出口计价方式不同和运输时滞导致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存在差异是自然的。参照剔除香港转口毛利后中美贸易新估计值,1995-2003年美国对华出口低估年均在24%以上、从华进口高估年均在35%以上,而中国对美出口低估年均在20%以上、从美进口相对没变。相应地,1995-2003年美国统计的美中贸易逆差高估年均在65%以上,而中国统计的对美贸易顺差低估年均在33%以上。10四、关于美国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JialinZhang(2000)指出,中美贸易失衡的最重要因素是美国经济制裁和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中美WTO协定中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强调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另一方面却又不想取消对华出口管制,这就成为发展与扩大中美贸易和经济关系的主要障碍。JiawenYang,etal.(2004)认为,美国对华实施的出口管制阻碍了美国对华技术转移和对华投资,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拉大了美中贸易逆差。USCC(2004)更是指出,美中贸易引发了战略技术利害关系,中国现在是美国先进技术产品的最大供给商,2003年达293亿美元,美中先进技术产品贸易逆差也是最大的,2003年为210亿美元。这显然与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国家地位不相称的,究其原因归因于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政策。11观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标准可概括为:是否涉及敏感技术和武器出口而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是否影响到美国战略目标和外部政策目标,是否影响到美国经济利益,是否允许美国对其先进技术出口进行终端使用情况检查。近年来,无论从美中高技术产品贸易总量还是从具体产品分类来看,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贸易都存在出口管制错位问题,这直接阻碍了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剧了中美贸易失衡。12五、关于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Jiang和Ellinger(2003)针对中国产品易遭受来自美国的反倾销,提出了四个原因:中国出口补贴政策加剧了省际出口商之间削价竞争海外市场份额,结果招致大量的倾销指控;中国仍旧被视为非市场经济,正常价值的基准是通过使用替代国数据计算出来的,这种替代国方式否定了中国产品固有的劳动成本竞争优势;许多中国出口商对反倾销指控没有能力或经验进行辩护,这样只会激励美国等对中国发起更多的反倾销调查;中国出口一直快速地增长,其低价商品影响到进口国国内企业,促使进口国使用反倾销战略来保护本土产业。13James(2000)认为,美国强烈使用反倾销是与其经济持续扩张造成统计上贸易逆差相关的。White&Jones(2000)提出,美国反倾销税指令对美中贸易施加了特别的负担,目前,美国至少有42个反倾销税指令生效,涵盖来自中国的各种进口产品。美国进口商和在华加工生产对美出口的企业越来越发现其运作遭受到美国反倾销税的破坏。观点:反倾销已被广泛地视作为成功的保护主义形式,成为非常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研究发现,1995-2005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指数分别为3.43和3.89,表明在WTO框架下中国出口强烈地遭受到国外反倾销行动的影响。特别是,1995-2005年美国对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终措施指数分别为1.72和2.20,表明美国对华反倾销行动强烈地影响到美国从华进口(或中国对美出口)。14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Maskus&Penubarti(1998)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贸易有着不确定的影响,因为通过市场扩张增加贸易的同时,通过市场控制力又减少贸易。Zeng(2002)指出,美国试图迫使中国改善知识产权保护至多产生混合的结果,美国谈判者在使用贸易制裁来撬开中国市场中面临着难题。究其原因,中美之间贸易是高度互补的,美国对华知识产权问题的制裁威胁在其国内会遭遇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使得美国对华贸易制裁威胁变得不可置信。观点: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能力分布不平衡导致中国对知识产权侵权和执行保护跨地区不平衡,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产权执行制度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制肘。152、入世后中国对商品品牌及包装设计的认识和投资力度增强,国外发明专利权在华登记和认可授权的程度也大大增强,这表明入世后中国已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3、现阶段,美中知识产权争端至多成为中美商品贸易争端的借口,往往是美国利用其在知识产权贸易上的比较优势挑起的。但是,鉴于知识产权贸易占中美双边贸易权重过小,以及中美双边互补性商品贸易结构,特别是美国对华贸易制裁威胁会遭遇到其国内多个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和中国的反报复威胁,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美中知识产权争端难以升级为双边贸易战。16七、关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Fung和Lau(1998)指出,一方面中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之间发生贸易逆差转移(deficit-shifting),另一方面,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在中国内地直接投资部分地对中美双边贸易逆差增长负责。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USCC(2004,p.49)也认为,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重商主义工业政策和FDI政策。中国汹涌的出口和贸易顺差是建立在快速上升的工业能力基础之上,而这种能力又是建立在大规模FDI基础上。许多跨国公司已把中国看作为外贸出口的生产平台,也把中国视作为巨大的潜在市场。由此,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生产会对美国对华出口产生替代效应,加剧美中贸易逆差。17JialinZhang(2000)认为,中国对美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由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加工生产的,大多数增值都回报给美国和这些企业所属的国家,而中国只挣得很少的加工费,考虑到这些因素,美中贸易失衡比美国官方数据明显地更小。观点: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共同生产和出口美国必需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和技术成熟型产品,美中贸易逆差属于互补性商品贸易逆差,已超越中美两国贸易范围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所实现的贸易逆差转移、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造成的。18八、关于多边分工体系下中美、中日与美日贸易失衡问题比较研究Fung&Iizaka(1998)认为,美国和日本对华出口的大量商品是通过香港转口到中国,而这些香港转口贸易在美、日海关数据中没有被统计为对华出口,而是主要被统计为对中国香港出口,这样,美国和日本对华出口数字低估了他们对华出口的真实程度,其中,日本低估程度比美国更大。Fukao&Ishido&Ito(2003)认为,垂直产业内贸易是由要素禀赋差异推动的,发展中经济很少拥有技术来生产发达经济出口的同类商品,因而发达经济与发展中经济之间垂直产业内贸易更加显著。在中国和美日之间存在着活跃的垂直产业内贸易。由此,致使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失衡。19观点:在多边分工体系下,垂直型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建立的下游企业会引致最终产品出口转移,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逆差转移效应,加剧中美贸易失衡和中日贸易失衡;水平型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同样会引致最终产品出口转移,放大中美贸易失衡和中日贸易失衡;但外国仅在本土投资和垂直型FDI在华建立的上游企业都不会引致贸易逆差转移而加剧中美贸易失衡和中日贸易失衡。20九、关于多边贸易格局下中美贸易收支平衡问题研究Wei(1999)基于1986-1996年月度数据使用协整分析发现,中国贸易收支与宏观经济变量(国内外产出、实际汇率、国内外货币供给量)之间没有协整关系,但短期内贬值对中国贸易收支有着显著的影响。具体到中美双边贸易收支来看,YangruWu&JunxiZhang(1998)探究了美中贸易逆差的时间序列行为,结果发现,美国对华出口与从华进口都是协整的,美国从华进口对出口估计系数约为3-4,这意味着美国对华出口每增加1美元,则美国从华进口将增加3美元多。这为更好地理解美中贸易逆差问题推进了一步。21观点:
本文标题:中美贸易前沿问题研究专题-PowerPoint演示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5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