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第一节西方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应用——指标第三节贸易保护理论第四节贸易保护手段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西方主流国际贸易理论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三、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大厦的奠基石,亚当·斯密初次提出,大卫·李嘉图最终确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间(1776~1817年)。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贸易方式完全取决于自身拥有的生产某项产品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优势。如果本国与外国均能依照绝对优势的指向,进行国际分工,从事自由贸易,那么,自由贸易的结果将使本国和外国的利益均获得改善。自由贸易不仅会带来国民福利水平的改善,而且会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均衡。不足参与自由贸易的国家“必须具备某一产品生产的绝对优势”,这意味着,在两种产品生产中均处绝对劣势的国家没有资格参与自由贸易,而两种产品生产中均处在绝对优势的国家则没必要参与自由贸易。因此,如果以绝对优势理论的标准衡量贸易国,那么自由贸易只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可能发生在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这个预见显然同贸易现实不符。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认为当一个国家同另一个国家相比,即使其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均处在绝对劣势,只要其中一种产品的相对成本或说机会成本与另一个国家相比存在优势,该国就能够参与自由贸易。因此“绝对优势”是本国产品相对他国产品的绝对优势,“相对优势”是国内产品之间的替代成本相对他国产品之间替代成本的相对优势。优点:有效地解决了这种理论与现实相背离的困境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一)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H-O-S)定理(二)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三)雷布津斯基定理(四)要素价格均等化(FPE)定理(一)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H-O-S)定理保罗·萨缪尔森(P.Samuelson)对H-O理论的进一步强化,推导并证明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数学条件。核心思想:一个国家的生产优势或国际竞争力是由其相对要素充裕度决定的。劳动充裕型的国家,其生产优势在于制造劳动密集型产品;土地充裕型的国家,其生产优势在于制造土地密集型产品。故劳动充裕型国家应当尽力专业化于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土地充裕型国家则应当尽力专业化于生产并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H-O-S理论建立规则:只要知道贸易国要素充裕度的差异,人们便可准确地判定各国生产优势和贸易优势的差异或国际竞争力的差异,进而预见各国的专业化方向和贸易方式;也就是说,要素禀赋差异是确定国际分工方向和建立贸易方式的充分必要条件。(二)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托尔帕和萨缪尔森于1941年合写的经典文章“保护实际工资”中得到充分表述:如果存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当一个国家由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时,贸易使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进口产品的价格相对下降,这会使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那种生产要素——也是国内供给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提高;同时,它也使出口产品生产中非密集使用的那种生产要素——也是国内供给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琼斯扩大效应:琼斯(Jones,1965)对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进一步发展,推导出“琼斯扩大效应”。在只有两种最终产品,如衣服与食品,两种生产要素,如劳动与土地,并且这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W与R的222的新古典世界里,最终产品价格的变动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更大幅度的提高。(三)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sTheorem)1955年,雷布津斯基在其发表的题为“要素禀赋与相对要素价格”的文章中提出。1.主要内容:在商品与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供给数量增加而其他要素供给数量均保持不变,这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产出增加并使其他产品的产出下降。2.雷布津斯基定理和贫困化增长前面分析生产要素增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时,假定产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影响国际比价,即该国是一个小国,是国际价格的接受者,而不能影响国际市场的价格。如果我们考虑的是一个大国,其产品产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那么其产品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影响国际市场价格,有可能导致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当一国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加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贸易条件的恶化。由于我们在分析中假定参与国际贸易的只有两种产品,所以这里的贸易条件就是国际比价。贫困化增长的发生条件:①生产要素的增加是偏向出口型生产要素的增长;②该国是一个大国,出口增加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③国外市场对该出口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④出口国是发展中国家且为单一经济,国民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该种产品的出口,以致国际价格的下降需要靠更大的出口量去弥补损失。(四)要素价格均等化(FPE)定理萨缪尔森在其1947~1972年间发表的系列论文中得到逐步阐述的。反映了自由贸易带给不同国家同种要素价格的长期影响。主要观点:当生产要素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却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同时各国均实施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都会增加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导致本国丰裕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并相应地减少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造成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从而使各国相对稀缺和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动,最终两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向均等化,同时,也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三、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一)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二)动态国际贸易理论1.技术差距理论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雁形模式(三)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四)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一)重叠需求贸易理论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B.Linder)提出: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就越相似,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而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会较少。重叠需求:重叠需求是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贸易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相互之间的贸易关系可能越密切。如果贸易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重叠需求的商品就可能很少,甚至不存在,因此两国贸易的基础就很弱,甚至根本不会发生贸易。理论的适用性:针对工业产品或制成品(二)动态国际贸易理论1.技术差距理论波斯纳(M.Posner),美国经济学家,1961年提出。主要内容:国与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类贸易得以产生的原因。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家首先诞生,而其他国家由于技术差距,总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模仿生产,因此需求的产生会先于模仿产品。正是由于供给和需求之间这种时间差距,在这一段时间内便存在着贸易的机会与可能。当它国可以模仿生产以后,随着模仿规模的扩大,模仿国的规模经济和廉价的劳动力使得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导致出口下降,甚至最后可能从别国廉价进口该新产品。如图2.1O创新国消费创新国生产/消费/出口创新国出口t0t1t2t3反应滞后模仿国生产模仿国出口时间需求滞后模仿国消费创新国生产模仿国生产/消费/出口掌握滞后模仿滞后图2.1技术差距与模仿滞后创新国在t0点开始生产新产品。t1点时模仿国的需求出现,从而开始进口;在t2点模仿国开始生产;当到t3点时,模仿国完全自给自足;t3之后模仿国开始出口。按照波斯纳的观点,t0~t1这一段时间为模仿国的需求滞后期间,其长短取决于收入因素及模仿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和了解过程;t1~t2为反应滞后,它是指模仿国厂商在进口冲击下进行自我调整,生产出新产品的时滞,其长短取决于模仿国的许多复杂的因素,如规模经济、产品价格、收入水平、运输成本、需求弹性、市场大小和关税等;t2~t3为掌握滞后,其长短取决于模仿国取得技术的渠道,消化吸收技术的能力等;整个t0~t3被称为模仿滞后。t1~t3期间两国发生的贸易是由技术差距造成的。t3之后,模仿国就会出现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出口,即在该点之后技术差距消失,生产成本的差距将成为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理论缺陷:没有说明技术差距的大小,也没有探明技术差距形成的原因,从而也就没有解释技术差距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此技术差距模型还是一个比较粗浅的模型。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美国经济学家,1966年发表了“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对技术差距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扩展,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要内容: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它产品所代替的四个阶段。当一种新产品被引进时,它通常需要高度熟练的劳动力来生产,随着产品逐渐成熟并且获得广泛认可,其生产就变得标准化了,可以使用不熟练的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生产该产品,原先生产该产品的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就转移到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不发达国家,这一过程通常都伴随着发达国家向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生产新产品的比较优势的转移的三个阶段:①新产品阶段。②技术成熟阶段。③标准化阶段。t1t0t2t3t4O其它发达国家净出口发展中国家时间创新国图2.2产品生命周期与贸易方向变动净进口评价:该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从现实来看,一些产品确实经历了这一生命周期,如无线电、不锈钢剃须刀、电视机、半导体、纺织业等。近些年来,新技术的扩散、新产品的模仿、比较优势从发明国向模仿国转移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因此发明国被赶超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并非是支配所有产品的一条铁律,有些产品就不一定适用,例如汽车。3.雁形模式赤松,日本经济学家,1956年提出。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历程在时间上就像三只飞翔的大雁,因此将这一过程形象地称为产业发展的雁形模式。第一只大雁为进口浪潮,第二只大雁为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大雁就是出口浪潮。1987年,日本学者阿部用雁形模式解释亚太地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赶超的过程。一些学者将东亚地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所形成的阶梯型产业间或产业内分工概括为“东亚模式”。(三)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1979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其经典论文“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一文中简洁而明确地论述了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差异产品贸易。主要内容:一国既希望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又希望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开展国际贸易。由于差异产品的作用,产业内贸易逐渐代替产业间贸易主导着世界贸易,同时产业内贸易又使规模经济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的基础和源泉。如图2.3和图2.4图2.4规模经济下的贸易格局A国B国工业品食品净出口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B国A国工业品食品图2.3H-O模型下的贸易格局(四)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1.基本思想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生产设备供应的专门化;共同生产要素的相互借用;技术外溢效果等。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当存在外部规模经济且其他条件相同时,大规模从事某一产品生产的国家往往有较低的生产成本,这一情况有助于形成“先发优势”:即某一国家率先进入某一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后,强烈的外部规模经济会巩固其作为大生产者的地位,尽管其他国家存在更廉价生产这种产品的可能性。2.外部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后起步的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也能学习某些特定的知识,加上某种外力的作用,会积累起整个行业逐步达到规模经济的条件,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果。这个积累知识、积累行业实现规模经济条件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动态收益递增或动态外部规模经济。每个处在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可能都会遇到这种动态外部规模经济,否则,工业化的目标难以实现。动态外部规模经济可用学习曲线来表示。如图2.5QL累积产量单位成本L1C0C1L2O图2.5学习曲线结论:动态外部规模经济潜在地支持保护主义。一国只要有更多的生产经验就可以生产出成本足够低的商品以供出口,但目前苦于缺乏经验,生产出的产品缺乏竞争
本文标题: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0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