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全球化视角doc14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全球化视角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世界各国的生产、贸易和金融等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单一国家的经济越来越离不开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而独自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繁荣、出口大幅度增长伴随出现。从全球化视角来看,巨额贸易逆差既是全球化的产物,通过巨额贸易逆差,以及自身拥有的高科技发展的优势、庞大的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网络,美国推动和领导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世界经济的波动紧密地与美国拴在一起。一、美国贸易逆差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1980年以来,按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平均每年有1000亿美元左右的贸易逆差。1999年贸易逆差高达3389亿美元,较上年增幅53.7%,占GDP的3.6%,较1990年增长了3倍,创造了历史新纪录;2000年再创369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受此影响,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亦同步增长,全年达4446.9亿美元,约占GDP的4.6%。自2000年10月以来,美国经济出现调整,到2001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0.3%、-1.1%和1.2%,美国贸易逆差也同步下降,2001年上半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为1848.88亿美元,同比减少了6.4%,全年贸易逆差总额为3475亿美元,是6年来的首次下降,但仍为历史上的第二个最高年份。2001年全年经常赤字约为4100亿美元,较上年度有所减少。即便如此,其绝对量依然是巨大的。巨额的贸易逆差,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使得美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波动的主导因素。1.贸易逆差推动美扩大出口,开拓新兴市场,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面对80年代末期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局面,克林顿上台以后,提出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全球化的口号,将对外贸易列入其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中。1993年9月,出台了“国家出口战略”,成立了专门推动出口的机构,即“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以“公平贸易”幌子,为美国公司的海外市场打遍天下。他们一方面努力消除出口障碍,为企业出口松绑,实行重点产业重点扶植的“战略贸易政策”,通过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发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建立直接协助企业推动出口的机制;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加强对“新兴大市场”(TheBigEmergingMarketing)的开发及促进本国关键产品的出口。在这一开拓市场的过程中也使新兴市场融入到了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布什政府执政以来,继续强调发展自由贸易,并把启动新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和在2005年前达成美洲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其对外贸易政策的优先议程。即便中美关系一度紧张,但美国仍然努力继续与中国保持正常贸易关系,按一位美国众议员的话说:“如果不继续与中国保持现在的贸易关系,我们失之甚多,得之甚少”。正是在这一指引下,布什总统2001年年底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另一方面,在推进市场化和自由贸易过程中,美国凭借在“IMF”等国际组织中的“控股地位”,要求他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建立市场经济、推行贸易自由化,大力开放市场,尤其是服务业与电信市场。由于有了巨额贸易逆差,在其他国家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对美出口)的背景下,美国打开他国市场的企图往往得逞。如GATT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在其关注的新议题,如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等方面,进展迅速;而发展中国家关心的农产品、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与服装等议题,却进展缓慢。1997年,美国又利用WTO签订了《信息技术协议》,在自己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1/3的信息技术领域要求各协议国家开放市场。甚至包括亚洲金融危机,美学者威廉.普拉夫认为,其根源在于美国倡导的、让亚洲大国经济的全球化。有学者认为,IMF、世界银行乃至WTO等国际组织已经成为美国的代言人,在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社会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最终是华盛顿的政治家及其顾问们在为全球一体化制定规则。这些规则在维持全球经济秩序、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等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从而美国推动和领导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并使之为美国利益服务。2.通过巨额逆差,美国事实上充当了经济全球化的“引擎”。1998年,美国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96年的13.7%上升到16.6%,低于欧盟的18.6%,高于日本的8.2%。1999年,美国货物贸易进口10599亿美元,占世界货物总进口的18.9%;服务总进口182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总进口的13.7%。2001年,美国经济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占世界贸易进口总额的近20%。由于欧盟贸易的60%是在区内进行的,日本因经济低迷以及日元贬值导致进口大幅度下降,因此,当今世界最大的进出口市场都是美国市场。美国通过巨额的进口,大量吸收其他国家商品,为其他发达国家和大量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巨额赤字创造了海外就业岗位,还提供了其他偿还债务急需的美元。贸易逆差急剧扩大的同时,美国企业在全球化范围内不断膨胀,10年前,美实行全球经营的企业仅占全美企业总数的20%,而当前这一比重已超过60%。美1997年《商业周刊》曾统计,在45家年营业额在30亿美元以上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跨国公司中,其营业额中来自国外的部分都在40%以上,可口可乐、通用汽车等著名大公司,半数以上的利润来自国外。在美《商业周刊》以市场价值指标推出的“全球1000”家公司中,1988-1999年,美公司所占比重由三分天下到占总数的近一半,由345家上升到494家;日本公司则由三分天下下降到占总数的13%。其中,在前100家公司中,美国公司1999年达62家,在顶尖的前10名中,美国公司占8家。根据美国2001年6月《商业周刊》公布的世界最大100家公司的排名,世界股票价值最大的前7名和第10名公司都是美国公司。正如美财政部副部长劳伦斯.萨默斯所说:美国公司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确定了世界的标准,领导各个行业的潮流,如软件方面的微软公司、快餐方面的麦当劳公司等,从而在微观领域充当了全球化的龙头。巨额贸易逆差的结果,世界经济的繁荣越来越与美国经济相关,“格林斯潘效应”越来越明显。有专家估计,美国经济每增长或降低1个百分点,就会影响德国经济增长0.16个百分点,影响日本0.18个百分点,影响加拿大0.46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受美国经济的影响如此之大,诸如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于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充当了全球化的“引擎”,甚至有学者还指出,所谓全球化,实际上就是“美国化”(唐任伍,2000)。二、经济全球化助长了美国的贸易逆差从全球化视角来看,经济全球化又推动了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1.巨额贸易逆差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战后,尤其是70、80年代以来,在初步发展的全球化的基础上,美国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s,MNC)利用其拥有的各种垄断优势,以加拿大、英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要投资对象,在制造业部门,包括汽车、橡胶、化工、计算机、精密机械和仪器等行业大量投资,大大深化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导致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美国MNC在发展中国家也进行大量投资,将劳动密集型的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钟表等轻工业,钢铁、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水泥、塑料、石化等资源消耗型及污染严重型的夕阳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起垂直型分工体系,结果亦使相互间的商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在这种国际分工的背景下,美国依赖大量从东南亚进口的元器件,从中国进口的鞋、玩具和箱包,从墨西哥进口的纺织品等满足其日常消费要求后,集中人力、物力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战略目标。如1994年克林顿向国会递交的《国会出口战略实施报告》,明确提出政府将集中力量支持国内服务业的发展。这充分反映了美国转移劣势产业,发展优势产业的战略意图。美国大幅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果,使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其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GDP的贡献不断加大,1995-99年,实际GDP增长的30%来自IT产业。与此同时,能源消耗量大的传统钢铁工业、造船等生产部门的工业产值在整个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在GNP的比例1999年上升到75%以上,就业人数和比例也超过了70%。预计到2010年,美国经济构成中只有10%左右的制造业,其余全部是服务业。美国是高消费国家,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在75%以上,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也需要大量进口自然资源、原材料、消费品和其它制造业产品,如每年消费了世界市场26%的原油,23%的原煤,25%的铁矿石和26%的精铝。因此,这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局面,美国出现大量贸易逆差在所难免。2.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将使美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按照以原产地为基础的贸易统计,一国外贸顺差可能源自于外国在本国的子公司的大量出口,外贸逆差也可能源自本国在外国子公司的返销。从国际贸易的主体来看,从事美国进出口贸易的既有美国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也有外国跨国公司的美国子公司。目前,世界上跨国公司已达6.4万家,共有子公司70万家,1999年的销售额高达14万亿美元,几乎是世界出口总额的2倍。OECD统计,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有近一半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间的商品贸易构成,在美国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产品转移占了美国总进出口额的1/3。如IBM的计算机70%以上的零部件在日本和新加坡生产,美国轿车25%的部件由其海外子公司供应,半导体行业80%以上的组装工作在国外完成,波音飞机28%的零部件到国外加工生产。耐克公司在中国子公司生产的运动鞋90%以上返销美国市场,所赚外汇流回美国,而在美外贸统计中,却视为中方对美出口,由此造成的贸易差额记为美中贸易逆差。所以,美国跨国公司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内部贸易将进一步增加,而受此影响之下的贸易逆差也将进一步扩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网上贸易的出现亦改变了贸易的内涵。据预测,到2003年电子商务将达到9.2万亿美元,作为知识经济的领头人——美国占有绝对份额,如1996年全球互联网产品与服务贸易达106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其中美国占据其中的57%,Microsoft向全世界销售了近千亿美元软件产品,它不是以传统货物商品出口方式,在美国生产光盘,贴上标签之后再在世界各地销售,而是在销售地生产,将销售收入送回国内或在互联网上发售产品,以电子方式收取货款。而传统的国际收支则不计入美国出口贸易额,显然美国名义上的贸易逆差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有扩大趋势。为取得他国市场,尤其是服务市场,美不惜牺牲短期利益,甚至运用金融手段,制造金融危机,强迫危机国开放市场,进一步推进美国的全球化战略。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危机国家在接受贷款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美国“控股”的IMF苛刻的“药方”:开放金融市场、实施贸易自由化、削减财政开支、实行紧缩政策。这导致危机国危机恶化,大量公司进一步面临破产境地。这之后,美国的跨国公司凭此良机大行收购兼并之能事。届时,当地经济复苏乃至繁荣之时,恐怕也是被美国控制之日了。而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子公司的发展,又将使当地顺差继续加大,美国逆差进一步扩大。正因为如此,专家估计,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国贸易逆差预计在未来两年内逐渐扩大,估计2002年美国贸易逆差将增加至4188亿美元,2003年将续增10%至4571亿美元。三、巨额贸易逆差有利于美国获取全球化利益1.巨额贸易逆差是美国发动贸易战、扩大出口和获取全球化利益的“武器”。有了巨额的贸易逆差为背景,在其他国家一再鼓励出口,甚至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的情况下,美国能够动辄以贸易制裁威胁有贸易争端的国家。美国坚持强硬政策,以“公平贸易”为幌子,频频挑起贸易战。他们对国内出口加强干预,强化金融支持,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减少进口,同时放宽对高技术产品及高技术与服务贸易的出口管制。综观全球,美国是使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限制进口涉及贸易数额最大、次数最多的国家,也是作为利用WTO解决纠纷最积极的国家,自1995-2000年初,美国在WTO提起的诉讼达49件,是在WTO打官司最
本文标题: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全球化视角doc1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0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