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客户授信等级评判系统研究doc24(1)
客户授信等级评判系统研究客户授信等级是指商业银行对客户依据其信用和贡献状况而作出的授信先后顺序及满足程度的差异。商业银行创建客户授信等级系统,并以此进行客户信贷授信,是完善信贷风险效益管理机制的质的飞跃,是整合贷款资源配置盈利性与安全性的现实出路,是实现发展、效益、安全“三赢”目标的客观需要。评判客户授信等级由两个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客户信用等级;二是客户对银行的贡献等级。客户信用等级评判应当综合考虑客户守信程度、客户财务风险程度、客户经营风险程度三个层次因素,最大限度地揭示信贷客户的财务风险程度、经营风险程度和道德风险程度,并综合反映信贷客户的贷款安全性态类别。信贷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等级,应当从信贷资源回报率、经营成果依存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和评判。在此基础上,提出客户授信等级评判系统,探讨应用实践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若干问题。实现风险最低化与效益最大化的有机统一,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从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经营活动的主导业务看,关键是正确解决信贷业务运营中的客户风险最低化与客户贡献最大化的结合介质问题。这一结合介质,需要同时具备两项功能性要件,一是既能体现客户的贷款风险程度,又能反映客户对银行的贡献程度;二是商业银行可以运用它进行信贷资金合理配置的优化选择。笔者认为,构造同时具备这两项功能性要件的结合介质的目标模式,应当是客户授信等级评判及其应用。一、创建客户授信等级评判系统的经济意义所谓客户授信等级,是指商业银行对客户依据其信用和贡献状况而作出的授信先后顺序及满足程度的差异。客户授信等级与信用等级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概念。从联系性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对客户信用好差程度及类别的评价和辨识,体现商业银行在信贷上对客户实行竞争、维系、淘汰的价值取向,都是商业银行据以掌握和决策贷款行为的重要工具。从区别性看,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两者所涵盖的概念外延不同。客户信用等级只涵盖客户的信用好差情况信息;客户授信等级既涵盖客户的信用好差情况信息,也涵盖客户对商业银行收入和盈利贡献度状况信息。二是两者的评判所使用的依据不同。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判,注重安全性或风险性,依据客户的经营管理、财务运行状况等来进行评判;对客户授信等级的评判,除了考虑客户信用等级评判所依据的客户的经营管理、财务运行状况等因素外,还要重视客户对商业银行收入和盈利贡献度情况,从而实现盈利性与安全性的有机统一。三是两者所具有的功能和效用不同。在信贷客户选择上,若应用客户信用等级来选择,则同一信用等级的客户在次序上当毫无差别;如果应用客户授信等级来选择,那么,即使是信用等级相同,只要是客户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贡献度不同,就会生成不同的选择次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创建客户授信等级评判系统,并以此进行客户信贷授信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经济意义。首先,创建客户授信等级系统,是完善信贷风险效益管理机制的质的飞跃。效益与风险是银行信贷活动这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既存在矛盾,由必须追求统一。银行信贷效益是信贷客户对银行所作出的效益贡献(优良客户对银行所作出的是正效益贡献,劣等客户对银行所作出的是负效益贡献)。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意识,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得到很大改善,风险管理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信贷效益管理意识却依然比较淡薄,信贷效益管理机制基本上没有建立,更谈不上建有形式科学合理、运转灵敏高效的信贷风险效益管理机制,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贷款质量的稳定改善和信贷效益的根本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贷款风险与信贷效益有机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加快信贷风险效益管理机制的根本性完善,使信贷经营管理实现安全管理与效益管理的最佳统一。其次,依据客户授信等级进行信贷授信,是整合贷款资源配置盈利性与安全性的现实出路。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在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习惯于粗放经营,十分重视信贷数量的快速扩张,忽视信贷资产的风险控制,加上深受诸多银行不可直接控制的历史原因、制度变迁原因的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至今还处于25%的高位,远远高于国际银行公认的正常水平。在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高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大多数银行机构在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已经比较重视信贷风险控制。但是,大部分银行机构还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往往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进行单向选择,有些支行片面追求信贷资产质量,机械地追求贷款零不良,以致信贷业务持续萎缩,经营效益居低不上,反过来又制约了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经营效益之间的恶性循环;也有些支行为了完成眼前的存款和利润指标,提高工作业绩,依然我行我素,无视信贷资产风险,盲目发放贷款,导致不良贷款边清收边发生,边剥离边发生,边核销边产生,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想上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行动上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机制。客户授信等级所内涵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资本增值理念,体现了控制风险与提升效益的内在统一。收益最大化是银行追求的终极目标,但这个收益是风险可承受的收益,而不是风险价值过大的收益,更不是无视风险的收益。安全是银行经营贷款业务的前提目标,但这个安全是有利于业务发展和扩大收益的安全,而不是不讲求效益的安全,更不是负效益的无风险或低风险。客户授信等级所反映的收益与风险间的辩证关系,统一了银行各层面管理人员、经营人员的识别风险和效益、计量风险和效益的标准与语言,从而可以对不同风险水平、不同收益水平的信贷业务进行比较,可以较好地调整银行信贷资产结构和发展方向。商业银行通过运用以客户信用等级为核心的信贷风险和效益管理技术,将在风险可承受下的信贷收益最大化理念渗透到银行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和日常工作行为中,成为其上下统一的牢固认识、自觉动力和行为准则,加上合理有效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安排,保证业务发展、风险控制、效益提升的高度统一。再次,应用客户授信等级系统,是实现发展、效益、安全“三赢”目标的客观需要。在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效益是核心目标,发展是基础目标,安全是前提目标。效益是发展和安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离开了效益,再快的发展和最大的安全也毫无意义;发展是效益最大化的基础,没有发展,也就谈不上效益的最大化;安全是发展和效益的约束性条件,只有安全经营,才能确保发展的可持续运行和效益的可持续扩大。那么,如何实现发展、效益、安全“三赢”目标?从信贷资产经营方面看,首要的关键环节是构造一个集发展决策、效益决策和安全决策一体化的信贷资产资源配置决策的操作系统。而客户授信等级所内涵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资本增值理念,顺应了信贷资产经营所追求的发展、效益、安全一体化的客观需要。通过应用客户授信等级系统,从客户的经营管理和财务运行状况等因素构成的贷款风险性、对商业银行盈利贡献度所体现的贷款效益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据以进行信贷资产资源配置的客户优先序排列和选择,更有利于促进信贷资产经营中发展、效益、安全三相目标的协调统一.二、客户授信等级评判系统的基本构想评判客户授信等级由两个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客户信用等级;二是客户对银行的贡献等级。(一)客户信用等级的综合评判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于贷款风险防范和化解问题已经高度重视,不断改进客户信用等级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但是,从目前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判体系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客户财务风险这一核心因素在信用等级评判中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所占的指标权重太小。二是客户信用等级评判指标体系不够科学。过度偏重于传统偿债能力指标,过度偏轻于现金流量指标,把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作为基本指标,却把现金流量作为修正指标;基本评判指标偏少,而修正指标偏多。修正指标过多,往往会修之过正。尤其是在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情况非常广泛和严重的条件下,修正指标越多,将造成评价结果失准可能性越大。三是客户信用等级评判指标的外延缺乏必要的限制,通常是照搬照套客户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的数据。然而,若对指标的外延不加必要的限制,往往会导致评判结果失真。四是评价指标数据来源存在缺陷。目前各银行在使用财务指标时,其数据来源主要是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由于社会上大量存在的财务报表“粉饰”现象,即使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过的报表,其可信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信贷管理人员专业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对报表的主观判断性较强,这些因素造成了考核指标合理性和权威性的降低。从商业银行角度讲,客户对贷款风险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客户的财务风险;二是客户的经营风险;三是客户的道德风险。因此,用作商业银行贷款选择和决策的重要依据的客户信用等级,在评判上应当综合考虑客户守信程度、客户财务风险程度、客户经营风险程度三个层次因素,最大限度地揭示出信贷客户的财务风险程度、经营风险程度和道德风险程度,并综合反映出信贷客户的贷款安全性态类别。1、客户守信程度层次因素。可以通过重合同守信用、依法纳税、及时还贷程度三个因素进行反映。一是对客户的重合同守信用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价。向供货单位了解客户合同履行情况,拖欠货款金额、拖欠时间,有无债务纠纷。同时,走访当地工商部门,了解客户的合同履行情况,核查客户有无工商部门授予的近期“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二是对客户的依法纳税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价。向税务机关了解客户的纳税情况,有无欠税、欠税金额及拖欠时间,有无偷、逃或抗税的违法行为。三是调查统计客户在本行贷款额、本息归还情况,有无欠贷欠息情况,有无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客户守信程度的评分方法为:客户守信程度=[(重合同守信用程度×0.3+依法纳税程度×0.2+及时还贷程度×0.5)×及时还贷程度]×100%其中,重合同守信用程度=实际得分/标准分×100%依法纳税程度=实际得分/标准分×100%及时还贷程度=(1-贷款发生逾期或欠息的笔数/贷款发放总笔)×100%重合同守信用程度、依法纳税程度、及时还贷程度的值域均为大于等于0与小于等于1之间。显然,客户守信程度的值域也在大于等于0与小于等于1之间。为了便利地将客户守信程度应用于客户信用等级的综合评判,有必要根据客户守信程度数值,对客户守信程度的等级进行粗分处理。可以将客户守信程度划分为5级:守信好(客户守信程度数值达95%)、守信较好(客户守信程度数值80%~95%)、守信一般(客户守信程度数值60%~80%)、守信较差(客户守信程度数值40%~60%)、守信差(客户守信程度数值不到40%)。2、客户财务风险程度层次因素。从客户角度看,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资金运动中不确定的因素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或者企业在理财事务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从商业银行角度讲,考察、分析和评判客户财务风险,根本目的在于将其用作进行贷款选择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故客户财务风险的评判指标体系,应由现金流量债务比率、资本利润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本负债比率等5项指标构成。(1)现金流量债务比率。它是指客户在评判日起的1年以内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到期债务本息总额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流量债务比率=现金流量净额/到期债务本息总额×100%。(2)资本利润率。它是指客户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与资本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资本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总额×100%。(3)流动比率。它是指客户短期资产净额与短期负债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其中短期资产净额是指短期资产总额剔除不能使用的材料及在产品、滞销的产品、有问题的应收帐款等以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短期资产净额/短期负债总额×100%。(4)流动资产周转率。它是指客户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所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与流动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额/流动资产月均余额×100%。(5)资本负债比率。它是指客户所拥有的资本总额与负债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资本负债比率=资本总额
本文标题:客户授信等级评判系统研究doc24(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2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