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怎样把客户议价变成签单的助推器
把客户议价变成签单的助推器销售人员难以克服的障碍有四个:1、初期接触客户建立关系(初期建立好感的全脑博弈步骤和规划见本专栏第6篇)。2.针对需求的产品展示(从初期接触到最后签单的右脑控制,见本专栏第7篇)。3.恰当地在客户与公司之间取得价格上的平衡(本篇)。4.有效处理来自客户的各种异议。其中第三条是销售人员最难以防守的关口,有的即使签下了客户,却并没有为公司赢得多少利润;有的在客户面前死板地坚持公司给的价格底线,从而丢失订单。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卓越的销售顾问在价格上的倾向有惊人的一致之处,比如他们都百分之百地认为销售顾问必须认可自己销售的产品,必须对自己销售的产品具备充分的信心,否则根本不可能成为自己有成就感、公司也为之自豪、客户也愿意交往的销售高手,他们都坚信昂贵的价格是对客户的尊重,也是对公司的尊重,同时也是对销售人员个人的尊重,他们都非常自信地以具有主动控制能力的谈话方式应对各种形形色色的议价模式;他们心中没有什么特殊的诀窍,他们描绘出的就是无法回避的来自客户的有关价格的发问,以及针对这些发问自己的处理策略和手段。在访谈了这100位卓越的高级销售顾问以后,我们绘制了一个表格(见表1)。在随后的访谈中,这个表格被销售顾问一再认可,并一致认为:所有销售顾问应该也必须在头脑中清晰地、准确地甚至是快速地描绘出这个表格来,做到烂熟于胸,运用自如,将有形的表格融化到无形的言谈举止中,自然地嵌入到与客户的谈话中,从而登上销售的顶峰。第一阶段:初期问价A1:客户动机偏好、客户目的、客户策略日常生活中,无论客户购买的是什么产品,都会在初期询问价格,哪怕产品上有明显的价格标签,客户仍然会问一句:这个产品多少钱?那么,对于一些大批量的采购、生产资料性质的产品是否也有这个现象呢?我们访谈的一个UT斯达康的销售顾问说,即使是中国通信领域的五大运营商,在洽谈几百万元的项目初期,也要在进入高级会谈前确定一个价格范畴。哪怕是招投标,招标方也会明确要求投标方在明确的地方标注价格。所有这些现象表明,潜在客户在采购的初期阶段问到价格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没有经过逻辑思考的本能,是试图在形象的范畴内将产品进行初步的归类。人们头脑中对产品的价值有两个分区:昂贵区和廉价区。当人们知道一个冰激凌球是28元的时候,就将其归入了昂贵区,而将报价5元的冰激凌球归类到廉价区。潜在客户右脑对产品的价格会自动映射,一旦进入廉价区,客户对该产品的品质、品牌、质量等的美好想像就都消失了;而一旦进入了昂贵区,即便当前没有消费能力,内心却建立了对它的美好向往。此阶段是右脑的感觉和形象在驱动对产品价值的认知,于是,初期报价就变成了一种技巧。许多初级销售顾问仅仅老实地认为客户问价肯定是要购买,却忽略了第一次问价的目的是寻找价值。简单地回答“您问的这款电视4200元”的后果就是——消费者接着说“太贵了!”于是销售员开始解释我们的电视好在哪里,为什么是有价值的等。在消费者不具备对产品价值的识别能力,内心觉得该产品不值这个价钱的印象下,销售员的所有解释都是无效的。由于该阶段客户是下意识地、习惯性地提问,因此,完全是右脑控制下的行为。右脑不是产生策略的地方,所以,该阶段客户的行为是没有策略的。策略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次序的连续动作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的想法和行动。这就是应对客户初期问价的策略的所有前提。A2:典型问话、销售人员应对策略,对话实例典型的问话如表2中所述。这些话的意图都是类似的,潜在客户需要在第一时间充分了解该产品的价值,并需要迅速归类到头脑中的昂贵区或廉价区。此时,销售人员应采取制约策略使销售的发展利于自己。制约就是主动发起控制客户大脑区域归类方法(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的沟通技巧。如何制约?预先说出客户可能会习惯性地说出来的话,从而迫使客户的思维惯性更改方向。具体表现如下:客户问:“这样规格的配料一公斤多少钱呢?”销售人员:“您问的这个配料是我们所有配料中最少见的一种,您可真有眼力。我销售配料已经5年了,没有任何一个配料的价格超过您问的这个规格的。”客户追问:“到底多少钱呢?”销售人员:“它一公斤的价钱是那些配料10公斤的价钱,387.5元。”此时,客户有两种思考趋势:一种是将其归类为昂贵区,然后显示实力,比如:“小伙子,你瞧不起人,这就是贵呀。我们买的就是这个料。”这个结果非常理想,为以后采购时谈论价格问题埋下了对销售有利的伏笔。另一种表现是:“噢,是不便宜呀。为什么呢?”此时,客户是询问状态,销售人员可以顺势展开对产品的介绍,客户是听得进去的。这就是通过预先的策划来控制客户的思考向对我方有利的方向发展。销售策略是通过计划、谋略来实施的一个连续的、有步骤的、有次序的行为,从而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制约策略有三个步骤(S1):第一,称赞客户的眼光,或者称赞客户的独到之处等。第二,强调产品的独特性,或者少见、短缺等,如“这个产品已经被订购了”,“这个产品是本地最后的两台了”等。第三,称赞我方产品的昂贵,绝对不提具体价格,如“这个产品可贵了”,“这可是我卖的最贵的一款产品了”,“这个价格可是惊人啊”等。这就是全脑销售博弈中最有魅力的部分,将理性思考的结果通过设计的话语表现出来,就达到了销售人员预期的目的。在栏目开篇的全脑博弈的象限图中就强调过,销售人员左脑实力碰撞到客户的右脑习惯时,销售胜!第二阶段:中期问价B1:客户动机偏好、客户目的、客户策略客户在中期询价阶段对价格的考虑才是真正的性价比考虑,是货比三家。此时,客户预计在有限的两家或三家之间比较价格。这个阶段的问价就是寻找一个性价比高一些的供应商,然后慢慢谈,或者进入高层次的会谈,或者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在这个背景下,中期间价的重要特点就是理性比较,在几家之间进行硬性的可以明确衡量的价格比较。理性比较的前提是对产品具备鉴别能力,可惜的是,中国多数领域的采购人员不一定具备对产品真正的鉴别能力,比如钢琴的购买者不一定知道钢琴到底如何选择,中国的汽车消费者不清楚怎么识别汽车的好坏,那么,理性比较会快速地演变为感性的比较。所以,客户这个阶段的动机偏好来自左脑,但是由于缺乏识别能力,最终仍然是凭感觉。当潜在客户一旦具备了对产品的识别能力,比如大型设备、项目工程的采购人员对要采购的东西具备评价能力,那么这个阶段就是非常硬性的价格竞争阶段,客户的动机牢固地停留在左脑半区,销售人员需要公司的帮助才有可能通过这个关口。(请参考本专栏2005年第4期《大客户销售中的全脑博弈》一文中的大客户动机分析。)这个阶段客户的问价出于多家对比的目的,在几家的报价之间衡量,但是价格并不是最后的首要选择前提。即使是那些口口声声说就看重价格的人,最后也会说当然产品要好。所以,即使在投标中也要讲策略,那就是虽然控制报价不能是最高的,但是也不能是最低的。如果一定要回避的话,应该首先回避报价最低才是最重要的策略。这个阶段对销售人员的考验就是克服客户的诱惑。此时的客户策略是简单的、纯朴的,他们会将竞品的价格做一些有利于他们的修正来要挟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这叫第一次诱惑。许多销售人员难以成长的关键是过于相信客户的诱惑,当客户说你答应这个价格我就下单,而我们的销售人员天真地答应以后,客户就以没有带够钱为借口离开,下次再来就从上次答应的地方开始谈起。这就是走进诱惑的陷阱的代价。B2:典型问话、销售人员应对策略。对话实例典型问话如表3所述,甚至会有客户拿出相当数量的现金,展示给销售人员看,并且说:“你看,订金这里带着呢,就你一句话,做还是不做?”让我们看看具体的销售策略。销售人员一定要坚信,多数的客户是没有策略的,没有周密的计划来讨价还价,他们的表现其实很纯朴和天真,虽然有一些狡猾,但是这些狡猾其实最后还是会害了他们自己的。他们的这些说法都是未经深思熟虑的,是脱口而出的,是没有后手的,也就是说,只要销售人员是有准备的,就可以后发制人。看这个回答:“您说的这个价格我还真做不了主,我当然是想做您的生意,所以只能请示经理了。不过,我现在也不敢去请示他。”这个回答显示的是示弱之后的反攻策略。(S2)这个策略体现两个精神:一是真诚地示弱;二是持久的耐力,具体的语言包括3个次序和含义:首先是全面地示弱,明确表示自己没有权力做主,又如“我实在是没有空间了”,“我实在是没有权限”,“以前没有做过这个价格”等。其次是表达出了“您的生意我是要做的”,“我还是想维持关系的”,“即使生意不成,友谊还要在的意思”,这就是坚持,保持着胶着的状态。又如“您都来这么多次了,我真想合作成功呀”,“就冲您这么理解我,我也要为您争取呀”,“您也照顾一下我吧,我已经没有一分钱的佣金了。”最后的含义是撒手锏,明确堵死他指挥你去找经理的话。他可能说“你无权,找你们经理来。”所以,销售人员一定要说在先(还是制约),充分表现:“我不敢!”或者“我害怕,经理要骂我的。”或者“上次就是这样去找的,被骂回来。”一定要坚信客户会追问:“为什么呀?”此时,他就顺着你布好的思路走过来了。你回答:“经理要求我必须问您3个问题,才可以去找他。”他也许会问,也许会犹豫。如果客户问最好,如果不问,你自言自语也可以:“第一个问题,您带钱了吗?”停顿,等待一下答案,然后继续说:“第二个问题,要是您要的让价经理答应了,您就签约吗?”停顿一下继续说:“第三个问题,您自己就可以决定购买了吗?”接着说:“就这3个简单的问题,只要您答应,我这就立刻去找经理,好吗?”如果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你就完全可以不去找经理,但是在得到一定程度的答案后,可以去找经理。这就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策略,其实,这些演变已经将客户推到了签约阶段。请那些还不自信的销售人员坚信:理性永远是可以战胜感觉的。第三阶段:后期问价C1:客户动机偏好。客户目的,客户策略在销售过程发展到尾声的时候,客户在选定的几家中开始比较正式的压价行为,目的是为了便宜一点。有时,这个过程由中期问价直接发展而来,而且是随着销售人员的有效策略推动客户快速发展到签约前的考虑,或促使客户产生一种冲动的情绪。在客户即将签约时,其心情完全被感性控制了,最后的讨价还价其实是一种面子和虚荣,在自己朋友中显示自己的精明。这些是初级的、人类原始的感性动机,受右脑控制,后期的压价行为多数是客户用右脑进行的思维活动。此时的议价本身看起来是左脑的能力,背后的本质却是完全感性的、无法测量和量化的一种感觉,来自人类大脑的右半球。具体说就是,在确定了供应商之后的议价是能省一分就省一分的心态的体现。客户通过立刻签约的承诺再次诱惑销售人员,此时销售人员面临着最后的诱惑,这是议价中发生的第二个诱惑。让我们来思考销售人员的心理发展:第一,销售人员经常有一种势在必得的心态,这就危险了,哪里有百分之百的成交率呢?第二,有一个客户不容易,再说谈到这个地步就更不容易,能卖就卖吧,于是就轻易失去了公司的利润,心理上没有了抗衡下去的决心。第三,被客户的话“激将”到了马上要决策的情形下,看似到手而难以克制。在客户来看,既然销售人员都是以销售提成为主要收入的,一定有志在必得的心态,于是就可以用这个心态指向的签约为诱饵,使用“今天就签”、“立刻就签”、“现在就交钱”的策略激起销售人员的冲动,迫使销售人员就范。采用诱惑是人类社会中一部分人可以操纵另外一部分人的两个重要武器中的一个,谁可以控制自己的冲动,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较量;谁陷入冲动和感性,谁就会失去布好的战局。“现在就交钱”的事情几乎没有发生过,或者发生的几率很小,销售人员不值得在这个赌局上下注。C2:典型问话。销售人员应对策略、对话实例典型问话如表4所述。试想一下,当一个跟了3个月的客户说了这样的话后,销售人员怎么经得起如此的诱惑呢?销售的基本策略就是自我牺牲。销售人员采用无能为力以及牺牲自我的策略来应对价格博弈的决战时刻,在让步前提下坚守3个防线:今天吗?带钱了?决策人?这就是著名的TMD策略(S3),。具体的用法就是“您今天就签约吗(时间)?”“您的订金带了吗(钱,没有钱就没有诚意)?”“您自己决定就可以吗(决策,没有决策权力的人浪费青春)?”TMD策略表现的就是尽量堵住客户知道底价后的退路,并为销售人员准
本文标题:怎样把客户议价变成签单的助推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3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