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总体设计
-1-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总体设计发布时间:2005-10-1211:49:22前言1项目建设背景2002年8月13日,联合国在纽约发布信息,警告世人目前的发展模式牺牲了地球和人类的长期安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约有9000万公顷的森林被毁灭,有9℅的树种受到威胁,一些用于医药的植物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类……。虽然我国是世界林业大国,森林覆盖面积位于世界第五位,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9℅,但人均森林面积仅0.128公顷,是世界人均森林面积0.6公顷的21.3℅,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要求在可持续发展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目前,以六大工程为主的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已全面启动,林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郑州市是河南省会,既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我国内陆主要开放城市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港口。目前,郑州市人均森林面积0.014公顷,是全国人均森林面积的1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十分脆弱。此外,历史上本规划工程区内自然灾害频繁。据记载:从1484—1949年的465年中,有90年出现旱灾,平均5—6年一次。在大旱年份,史载常有“禾尽死,麦未种,岁大饥,人相食”的悲惨景象。1950—1990年,该区发生大旱10次,平均3—4年一次。干旱持续一般为30—60天,最长达百天以上,还有全年干旱或连年干旱的现象。干旱严重时,地下水位下降,水库、池塘干涸,河流枯竭。旱涝有交替出现的特点,旱季之后往往随之发生雨涝。1982年7月至8月4日,全市普降大雨,巩县伊洛河决口49处。1980年7月25日—8月15日,荥阳连续遭遇大风和暴雨冰雹,432个生产队严重受灾,面积达5.7万亩。灾害已严重威胁着该区乃至郑州市人民的生活与经济发展。为了加强郑州市的生态建设,1998年郑州市出台了《郑州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提出了“西抓水保东治沙,城市周围森林化”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思路;为了加快郑州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市政府2003年第4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2003年起启动郑州市风沙源生态治理工程和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具有极强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因而,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要求,同时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2、项目建设目的意义工程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林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涵养水源的能力低,生态环境恶劣。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自然灾害涉繁,群众生活贫困,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对于促进该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等,都将起到十分重要-2-的作用。首先,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每公顷森林可蓄水300吨,1000公顷森林就相当一座中小型水库;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一般林冠截流量为降雨量的8℅,枯枝落叶持水量为降雨量的10℅,土壤中腐烂植物根隙、动物洞穴和土壤团粒间隙,贮水量占降雨量的60℅以上。另外,森林还有调节气候、减免灾害、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功能。其次,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是缓解郑州市水资源紧张的重要保障郑州市位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仅为648.8mm,且多集中于汛期的7、8、9三个月,其降水量占全年总雨量的50%—56%,由于降水集中,使得降水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郑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33938万m3,人均212m3,约占全省人均的1/2,全国人均的1/10,是一个典型的缺水城市。工程实施后,由于森林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作用,可使郑州市山常青,水资源缺乏的状况得到有效的缓解。第三、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指标,赋予了林业以重要地位。绿色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问题。规划的实施,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崛起,引导群众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建造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将使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吸引更多外来客商到郑州投资,加速郑州的对外开放步伐,推动郑州的经济快速发展。第四、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是落实《郑州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郑州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是黄河下游的始点,中游的终点,搞好郑州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推动黄河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沿黄经济协作区第十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黄河沿岸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滩区综合开发的意见,也把郑州作为重点沿黄城市的重要绿化部位,提出了本世纪初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8%以上的奋斗目标。本规划依据《郑州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及其提出的“西抓水保东治沙,城市周围森林化”的林业生态建设总体构思,就郑州市的重要地理位置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案,为全面落实《郑州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五、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是建设生态郑州,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城市的发展对郑州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设生态郑州,重塑“绿城”形象,必须以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为突破口,注重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化工程,用森林景观衬托城市,使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两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第六、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是实现郑州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生态建设的各项举措中,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规划,建立完整的大面积绿地系统,是世-3-界公认的价值最大、花费相对较小的战略举措。英国伦敦曾是受严重工业污染的典型,经过长期不懈地治理,该市外围形成了宽16km,面积约5180km2的绿化带,使伦敦的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上海市在未来五年的城市绿化规划中,近郊20万hm2耕地中的1/3将用于城市外围绿地环境建设。北京市也提出了5-10km宽的森林防护林带的森林围城构想。郑州是一个长期水源短缺、风沙危害较重的城市,改善环境,还郑州一个“绿、亮、净、美”的碧水蓝天,为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就必须下大力气,认真实施生态治理工程。第七、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对于推动生态旅游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郑州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三点一线”旅游发展城市的中心。工程区内有以嵩山和黄河为主的自然景观。气势磅礴的中国五岳之一嵩山,有72峰,峰峰秀丽,景色诱人,是全国44处风景名胜区之一。工程区是郑州市黄河文化旅游的中心地段,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有少林寺、中岳庙、神仙洞、神仙宫、雪花洞等等景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通过项目实施,将进一步丰富郑州市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为郑州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腾飞。一、工程区基本情况1.1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位置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位于郑州市西部,以嵩山山脉为主,东部、南部到豫03线南2公里处,西到登封市颖阳乡与洛阳市的交界处,东北部到二七区的侯寨乡。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2°30′-113°34′,北纬34°24′-34°42′之间。涉及登封市、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和二七区,共4市1区。其中登封市涉及颖阳、君召、石道、大金店、东金店、送表、告成、登封林场、唐庄、卢店、大冶、中岳办事处、少林寺办事处、嵩阳办事处等14个乡镇(办事处、场);巩义市涉及涉村、夹津口、西村、鲁庄、大峪沟、新中、小关、竹林、北山口和巩义市林场等10个镇(场);荥阳市涉及刘河、崔庙、贾峪、庙子等4个乡镇;新密市涉及尖山、米村、袁庄、牛店、岳村、白砦、来集、平陌、青屏办事处、新华路办事处、西大街办事处和城关等12个乡镇(办事处、场);二七区涉及侯寨和马寨2个乡镇。共涉及42个乡镇(办事处、场)。1.1.2地形土壤工程区属嵩山山脉,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330米,处于伏牛山余脉低山丘陵区,区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壤主要有褐土、棕壤土和立黄土,呈微碱性。1.1.3气候工程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燥多旱,夏季炎热,多雨易涝,秋季天气多变,旱涝交错,冬季寒冷多风,冬旱频繁。年平均气温14.8℃,全年大于10℃的积温为4500℃,无霜期223天,年降雨量616.9毫米。1.1.4河流水系-4-工程区内涉及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主要有汜水河、贾鲁河、双洎河、颖河等四大河流。在雨季,河水猛涨,有60%的地表水向河道下游排泄。冬春雨少的时候,形成枯水期,与洪水期流量相差很大。因此,在嵩山山脉营建水源涵养林显得十分必要。1.2社会经济情况工程区总面积217566.3hm²。涉及5个县(市、区)、42个乡镇(办事处、场)、699个行政村。共331354户,总人口1,302799人,总耕地面积129881hm²,人均耕地1.15亩。2002年粮食总产量达190525000公斤,工业总产值1992042.4万元,农业总产值132710万元,林业产值135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43元。工程区内,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对土地依赖性不强,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因而倍受工程区农民的欢迎。工程区交通便利,豫03线、郑少高速、少洛高速、荥阳到新密以及登封到巩义等公路贯穿其中,公路总长度达2100.1公里以上。以此为主线构建的公路网四通八达。工程区社会经济情况见附表3。1.3森林资源情况工程区林地面积为49564.1hm²,其中,森林31851.0hm²,疏林地838.5hm²,灌木林11777.7hm²,无立木林地面积4996.1hm²,苗圃地100.8hm²。宜林荒地5733.2hm²。退耕还林20880.5hm²,其中,6度以上农地19847.4hm²,6度以下农地1033.1hm²。工程区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354082m³,其中,森林蓄积量610108m³,疏林蓄积12176m³,散生木蓄积3063m³,四旁树蓄积728736m³,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为31.9%。主要用材树种有泡桐、欧美杨、刺槐、侧柏、白榆、臭椿、苦楝、旱柳、国槐等;主要经济树种有苹果、樱桃、葡萄、杏、柿子、核桃、石榴等;主要园林树种有桧柏、雪松、龙柏、垂柳、丁香、百日红、黄杨、女贞等。二、经营区划为了便于资源调查统计,有利于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和组织生产,将工程区进行有目的的区划。本项目经营区划系统为:市—县(市、区)—乡(镇、场)—行政村(林班)—小班五级。三、项目布局与规模3.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山川秀美,建设生态郑州为目标,以现代生态林业理论为依据,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从嵩山山脉的实际出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统一规划,突出特色。“管、造、退、补、封”并举,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安全体系,增加嵩山山脉的水源涵养能力,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旅游环境。实现生态防护、绿化美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高度协调统一。为省会郑州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3.2项目设计原则为使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充分发挥水源涵养的作用,以达到防灾减灾,保障正常的城市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是:-5-3.2.1坚持以《河南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郑州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为指导,服从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全国著名商贸城市及中原古文化旅游中心对环境建设需要的原则。3.2.2统一规划,科
本文标题:郑州市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总体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