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岗位安全辨识卡岗位名称高配主要事故类型停电、设备毁坏、影响安全生产等事故步骤或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配电房1、高压变压器升温过高。停电,变压器严重损坏并影响室电网。正确操作,及时巡检,适时排风。2、老鼠等小动物进入高压配电房,有可能破坏电缆线及电器设备。停电定时巡检,发现墙洞及时堵上。3、高配室内湿度过高,可能引起放电和电气设备、仪器仪表损坏。停电、设备毁坏定时巡检,发现湿度偏高及时开启除湿机。4、体力、听力、视力不够等生理因素。误操作,引起停电、设备毁坏、影响安全生产及造成人身伤亡等事故。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员工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定期体检。员工要注意休息,加强锻炼,确保上班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5、身体状况异常(如生病,疲劳等)。6、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等心理异常。7、感知迟缓、辨识错误、其他缺陷等辨识功能缺陷。8、对岗位操作不熟练,达不到“四懂三会”的要求。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规范操作行为。9、不按操作规程操作。10、工作指令错误。岗位安全辨识卡岗位名称气焊工主要事故类型烧伤、烫伤、火灾、爆炸步骤或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气焊气割作业气焊气割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氧气遇油脂会很快氧化发热,瓶阀口如沾上油脂,遇氧会迅速氧化发热,当温度达到自燃点时,便发生燃烧、爆炸,同样乙炔钢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燃爆。火灾、爆炸氧气瓶不能与带油的物资放在一起,沾油的手套、工作服等不能放在氧气瓶上;不能用油纱头揩拭氧气瓶,操作前洗净手上的油污,乙炔瓶应直立放置,不能卧放,不可近火,不可放在烈日下爆晒(温度达到35℃时就有爆炸的危险)。焊割炬中氧—乙炔混合气体的喷射速度小于燃烧速度引起火焰倒向焊割炬及橡皮管内。发生回火爆炸焊割过程中遇回火应立即关闭焊割炬上的乙炔阀门,再关闭氧气阀门,稍等一会,再打开氧气阀门吹击里面的余焰和碳质微粒,即可熄灭回火,焊割炬过热可浸在水中冷却后再使用,可减少回火的产生。气焊、气割和焊接设备安全装置有缺陷,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可能发生烧伤、烫伤事故气焊、气割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上装一律不得束在裤腰里,高空作业应有可靠的脚手架、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扎在可靠的地方才能进行焊割工作。冬季施工不可将棉背心穿在工作服外面,以免火星飞溅引起着火、烧伤、烫伤。岗位安全辨识卡岗位名称电焊工主要事故类型触电、烧伤、烫伤、火灾、爆炸步骤或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电焊作业焊机绝缘破坏、老化、受潮,保护接地、接零(中线)系统不牢,接线错误,空载电压触电。触电电焊设备应有良好的隔离防护装置,避免人与带电导体接触,绝缘良好,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Ω,防止焊机受潮,采用自动断电装置电弧焊接过程中,主要产生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种射线,红外线长期照射,会使眼珠晶体变化,严重的导致“白内障”,紫外线能强烈地刺激和损害眼睛、皮肤,只要受到短时间的照射,也可引起眼睛发炎(俗称电光性眼炎),皮肤红痛。电弧辐射、灼伤在焊接作业区严禁直视电弧,操作者与辅助者都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应配戴专用面罩,面罩与滤色玻璃之间不得漏光,穿着焊工专用工作服和鞋,防止光线直接照射到皮肤,防止飞溅物落到身上,电焊场所必须有充分的照明,以便焊接作业。飞散的火花、熔融金属与熔渣颗粒,燃着焊接处附近的易燃物(如油料、木料、棉纱等)及可燃气体而产生火灾。焊机的软线或焊机本身绝缘破坏发生短路而产生火灾。焊接未清洗干净的油罐、油桶带有压力的储气筒及带压附件,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内焊接。会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焊接处10米以内不得有可燃、易燃物,工作点通道宽度应大于1米,高空作业更要注意火花的飞向,储放易燃易爆物的容器未经清洗干净严禁焊接,焊接管道、容器时必须把孔盖、阀门打开,焊接设备等绝缘应保持良好,严禁将易燃易爆管道作焊接回路使用。岗位安全辨识卡岗位名称切割机操作工主要事故类型机械伤害、火灾、爆炸步骤或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切割机操作工件没有夹紧飞溅伤人将工件夹紧后才能进行切割切割片未停止旋转时去取工件机械伤害严格按切割机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切割时,周围有易燃易爆物,火花飞溅到易燃易爆物上。引起火灾或爆炸切割机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或将易燃易爆物搬离在切割片的侧面打磨工件,引起切割片爆裂。切割片的碎片飞出伤人严格按切割机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严禁在切割片的侧面打磨工件。切割不当或用力过猛,造成高速旋转的砂轮片爆裂。切割片的碎片飞出伤人严格按切割机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被切割的工件要垫平、卡紧,切割时用力不得过猛,操作前应检查砂轮片的完好性,操作者站立位置要正确,切莫站在切割碎片飞出方向上岗位安全辨识卡岗位名称砂轮机操作工主要事故类型机械伤害步骤或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砂轮机操作长发飘散被高速旋转的砂轮卷入机械伤害留长发者将长发藏入工作帽内打磨时,工件没有按正确的位置靠近高速旋转的砂轮,被高速旋转的砂轮弹回。将工件沿砂轮的下半部靠近砂轮手不慎触碰到高速旋转的砂轮操作时注意力集中岗位安全辨识卡岗位名称高空作业人员主要事故类型高处坠落步骤或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登高作业脚手架断裂、倒塌高处坠落、伤亡事故脚手架应牢固,搭设脚手架应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未系安全带作业前系好安全带。脚手架下严禁站人和通行。作业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如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疲劳等产生眩晕、眼黑、极度恐惧和紧张等。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员工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定期体检。员工要注意休息,加强锻炼,确保上班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作业前饮酒。加强管理,严禁酒后作业。作业过程中打闹。作业过程中严禁打闹嬉戏。施工中穿拖鞋、带钉鞋等。进入施工现场要穿软底鞋。岗位安全辨识卡岗位名称机修工主要事故类型机械伤害、爆炸、窒息、烫伤、烧伤、设备毁坏步骤或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传动设备的维修未切断电源,转动件未停止转动就进行维修;维修时手伸进传动部位未采取保护措施;维修好后未检查管道阀门的开闭状态就对设备进行试车。机械伤害待传动件完全停止转动才能进行维修,维修前必须切断电源,并悬挂“维修中”的设备状态标志牌,维修好进行试车前必须做好试车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仔细检查阀门的开闭状态和管道的连接状态。高压设备维修维修操作不当,带压作业严重泄漏或爆炸,强气流冲击,窒息,冷冻灼伤,设备毁坏等。对高压设备、高压管路进行维修时应先对其放空或局部卸压,严禁带高压进行维修。维修时不宜用力过猛,避免撞击相邻高压设备、管道、仪器仪表等。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对高压设备进行高空维修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梯子、架子不牢固而引起坍塌、滑倒,并对拆卸的零部件作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滑脱砸到人员或其他高压设备。零部件选型不当,耐压级别不够;拆下的零部件乱放置,装配时混淆安装。对高压设备进行安装及更换零部件时,应仔细核对配件的规格型号和耐压参数,确认无误后才能更换。高温设备维修未切断电源进行维修烫伤、烧伤等事故维修前应切断设备电源未等温度下降到适宜的安全温度进行维修等温度下降到适宜的安全温度后才能进行维修未转移或排放设备内的高温物体而直接进行维修维修前转移或排尽设备内盛装的高温物体维修使用或盛装易燃易爆品的设备、容器或管道未进行消溶或消溶措施不到位就进行维修、动火等作业:●未清除或搬移易燃易爆物品●未清洗或清洗不干净设备、容器或管道●未拆除相关设备、管道、仪表●未盲死相关管道●未打开盖板、人孔和放空管阀门●维修好后未清除焊渣、电焊条头,未等设备冷却就进行试车或盛装易燃易爆品。起火燃烧、火灾、爆炸等事故维修前岗位人员做好消溶工作,确保设备、容器或管道内溶剂残留量达到安全浓度以下,并办好相关手续后进行维修、动火等作业;现场配备灭火器材和悬挂设备维修状态标志牌,并应有监护人;维修好后应清除焊渣、电焊条头,检查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和连接管道的连接状态,并等设备冷却后才能进行试车或盛装易燃易爆品。岗位安全辨识卡岗位名称电工主要事故类型触电等事故步骤或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电气维修作业作业时不慎接触带电体造成电击伤害,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认真细致,注意力集中带电体绝缘破损先仔细检查后作业带电作业或没有完全断电作业前先验电,严禁带电作业危险品仓库易燃易爆品在该区域达到一定的浓度,维修中电器设备发生静电火花。燃烧和爆炸悬挂断电警示牌,作业前先验电。作业中若使用电动工具或易产生火花的作业,必须先进行消溶处理,并进行通风排气。使用电动工具漏电造成电击伤害,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接线板插座应可靠接地高配维修作业高压电触电伤亡事故变压器及母线检修时,必须断开高压侧和低压侧,变压器次级必须用检修接地器短接后可靠接地,并要有监护人员。电容补偿电路维修产生瞬间电压击伤,触电维修前应先断电并挂警示牌,然后对其进行放电,并有监护人员。岗位安全辨识卡岗位名称车辆驾驶员主要事故类型交通肇事、车辆颠覆、物体打击步骤或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汽车运输1、非驾驶员开车。交通肇事、车辆颠覆非驾驶员严禁开车。2、无证驾驶,驾驶与准驾车辆不相符的车辆。驾驶员各种证件必须齐全有效,不准驾驶与准驾车辆不相符的车辆。3、酒后驾车、带故障上路和长途疲劳驾驶。严禁酒后驾车、带故障上路和长途疲劳驾驶。4、在驾驶车辆时吸烟、饮食、闲谈、打电话。不准在驾驶车辆时吸烟、饮食、闲谈、打电话。5、车辆装载超员、超载、超高、超宽、超长。车辆装载不准超员、超载、超高、超宽、超长。6、实习驾驶员单独驾车。实习驾驶员不准单独驾车。7、货车人货混载。物体打击货车严禁人货混载。
本文标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9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