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材料 > 1重庆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DBJ50-056-XXXX)_培训材料
(DBJ50-056-2011)培训材料编制单位: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电信行业协会通信建设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重庆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StandardforConstructionofCustomerPremiseTelecommunicationNetworkforResidentialCampusinChongqing(RevisedVersion)2主要内容二修订工作历程一06版与11版对比三11版《规范》四总结3一修订工作历程34修订过程及主要工作2任务来源及工作思路1修订原因及必要性指导思想及目标41任务来源及工作思路推动光纤宽带网络在重庆地区的健康快速发展为通信运营商、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一套适宜、客观、经济、合理的驻地网建设依据根据06版《规范》在主城、区县的执行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工信部联通[2010]10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我市光纤宽带网络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实施意见》(渝办发[2010]206号)06版《规范》11版《规范》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强化资源保障2010年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项目《重庆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修订工作思路收集整合各方意见建议06版与11版对比任务来源52修订过程及主要工作2010年7月初启动项目,收集、整理修订意见。2010年10月下旬完成第一次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下发并征集意见、建议。2011年1月下旬2011年3月下旬完成第二次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下发并征集意见、建议。完成第三次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下发并征集意见、建议。2011年5月下旬确定送审稿并送审,经评审,确定报批稿。2011年7月上旬报批、备案并发布。63修订原因及必要性(1/2)制约了驻地网领域通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难以适用于新兴的用户业务需求分工界面部分内容含混不清规范性引用文件存在作废情况06版《规范》存在问题部分章节内容不完善缺少应用场景示例修订原因73修订原因及必要性(2/2)修订必要性用户: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文化和娱乐需求,提升城乡居民宽带接入能力和宽带化信息应用水平。通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改善通信网络整体服务性能,更好的为用户服务。•资源共享,节能减排。加大新型技术手段的应用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集约化程度,避免重复建设与重复投资,减少资源的浪费•优先社会效益,保障公共利益。实现服务平等、文化平等和社会关系平等,缩小民众信息鸿沟•驻地网:光纤尽量靠近用户,加快光纤宽带接入网络部署,构建高速互联、功能强大、随需应变的通信网络环境,实现“宽带城市”的发展目标。•为“三网融合”提供技术条件和网络基础•为室分系统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国家政策•满足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工信部联通[2010]105号)的要求: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制定和完善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配套措施,支持网络建设发展。时代背景用户及产业技术•满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推进我市光纤宽带网络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实施意见》(渝办发[2010]206号)的要求:“到2012年,主城区宽带接入网络线路的光纤化率达到80%以上,主城及外区县(自治县)宽带接入网络线路的光纤化率达到50%以上”;完善建设标准。84指导思想及目标(1/2)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总结我市执行现行驻地网规范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解放思想,积极创新适应我市光纤宽带网络发展的需要,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强化资源保障使规范修订版更适应我市驻地网发展的要求,构建我市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指导思想94指导思想及目标(2/2)保护投资,规范建设过程。分工界面明确,保证驻地网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小区内的通信资源,统一地下管网建设,美化小区环境。修订目标驻地网网络用户能尽早享受更高速率的宽带接入能力。运营商在更大范围有平等接入小区的权利开发商物业通信产业向更高层级发展技术促进先进的接入网技术尽早大规模商用使驻地网规范更符合实际,更能指导各项工作!10二.11版《规范》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场地及环境5通信通道系统建设6通信线缆建设7通信设备安装8性能测试9工程验收10附录11条文说明11前言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场地及环境;5.通信通道系统建设;6.通信线缆建设;7.通信设备安装;8.性能测试;9.工程验收。本规范在适用范围和建设内容方面,仍保持和现行规范一致。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主要指住宅小区及楼宇范围内)的建设。主要对建筑红线内通信设施和线缆等的建设做出规定。本规范较现行规范在技术方面的主要变更情况如下:删除住宅建筑群通信设施级别划分,按照保障性住房和商业性住房等对入户线缆的类型及数量做出规定;调整工程建设范围及分工逻辑界面部分内容;根据住宅建筑群通信线缆入户方式及数量调整设备/交接间面积要求;细化对设备/交接间电源的要求;按应用场景明确光纤类型;增加用户室内通信通道系统及通信线缆建设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注的第1.0.3、3.0.1、3.0.3、3.0.4、4.1.5、4.2.4、4.2.5、4.2.6、5.1.4.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强制性条文的解释,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和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重庆市通信管理局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渝洲路188号,邮编:400042,电话:023-68571330)。121总则1.0.1为了进一步完善《重庆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促进重庆市住宅建筑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光纤的高性价比和市场需求,满足居民对通信业务的要求,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根据国家和重庆相关法律、规范、标准及相关政策文件,特修订了《重庆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DBJ50-056-2006。1.0.2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行政范围内所有新建住宅小区、住宅楼宇等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1.0.3住宅建筑群的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必须纳入建筑群的统一规划当中,与建筑群同步建设。1.0.4本规范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各通信运营商对住宅建筑群实施通信项目的标准。1.0.5工程中所采用的电信设备,必须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1.0.6工程建设应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和法规规定。1.0.7本规范与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法律法规相矛盾时,应按国家规范、标准、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办理。1.0.8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规范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应充分论述理由,提出采取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1.0.9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132术语(1/3)2.0.1电信用户驻地网(用户驻地网)Customerpremisetelecommunicationnetwork是指用户终端至用户网络接口所包含的机线设备,由完成通信和控制功能的用户驻地布线系统组成,以使用户终端可以灵活方便地接入接入网。本规范中用户驻地网部分主要针对重庆市内各住宅小区等建筑群。2.0.2建筑红线Buildingline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2.0.3通信通道Communicationsalley为通信系统提供物理路由的基础设施。本规范中的通信通道特指建筑红线内的通信管道、桥架、线槽和建筑物内的管线网。2.0.4用地范围内Areainbuildingborderline指从建筑红线到建筑物内的引入管道(一般以建筑物外的人孔或手孔作为分界点)中间的部分。2.0.5建筑物内Insidebuilding指整栋房屋建筑的内部。2.0.6管线网(系统)Pipenetworkforlayingline简称暗配管网,应由线缆竖井、线缆暗管、线缆线槽、壁龛、用户引入线暗管、过线箱(或盒)和信息插座出线盒等组成。142术语(2/3)2.0.7桥架Tray由托盘、梯架的直线段、弯通、附件以及支、吊架等构成,用以支承光、电缆的具有连续的刚性结构系统的总称。2.0.8上升管路Uprightchannelofpipe上升管路又称上升线缆管、垂直管路,有时简称立管、上升管。2.0.9竖井Riser竖井又称上升通槽或通道,是楼房内用于布放上升线缆的通道。如弱电井等。2.0.10设备间Equipmentroom住宅楼或多栋住宅建筑组成建筑群体中安装通信设备、网络设施及配套设备的专用技术性房间,它应具有将外界通信线路引入建筑物,与建筑物内用户设备连接的功能。2.0.11交接间Cross-connectcloset住宅楼或多栋住宅建筑组成建筑群体中安装配线设备设施的专用技术性房间。2.0.12出线口Outlet是指建筑物内设置在暗管系统末端的暗线出口。在此处安装暗线插座。2.0.13对绞电缆Quadpaircable对绞电缆又称双绞线(STP、UTP),是由多对两条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在一起而成的一种通用配线。本规范中指五类及以上规格型号的4对对绞电缆。152术语(3/3)2.0.14家居信息箱Homeinformationbox安装于住户内的配线箱体。2.0.15成品住宅Finishedresidentialbuildingdecoration住宅套内所有功能空间及公共部分的走廊、门厅、楼梯间、电梯间的固定表面;铺装或涂饰完成,管线、开关插座、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施全部安装到位的新建住宅。2.0.16光网络单元Opticalnetworkunit简称ONU。光接入网中,提供用户侧接口(直接或远程),并与光分配网(ODN)相连的设备或功能块。2.0.17主设备/交接间Mainequipmentorcross-connectroom住宅建筑群中用于安装主要通信设备、网络设施或提供主干光、电缆的专用技术性房间,它具有将外界通信线路引入建筑物,与建筑物内用户设备连接的功能,是整个住宅建筑群的信息交通枢纽。2.0.18楼层(宇)设备/交接间Buildingequipmentorcross-connectroom住宅建筑群中安装配线设备、设施,进行布线交接的专用技术性房间。163基本规定(1/2)3.0.1除政府为中低收入家庭所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应提供至少1条4对对绞电缆或1芯光纤入户以外,其他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建筑群均应提供至少2芯光纤入户(FTTH)。3.0.2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的主要设施包括建筑红线内的设备间及交接间(含配套供电、消防等配套设施)、通信通道、通信线缆、网络设备、配线设备及相应的配套设备等。工程建设范围及分工逻辑界面如图3.0.2所示:3.0.3由通信运营商负责投资建设的部分应包括:建筑红线至主设备/交接间的通信线缆;主设备/交接间内的装饰、网络设备、配套设备、配套设施及空调;主设备/交接间至各楼层(宇)设备/交接间的线缆;楼层(宇)设备/交接间光/电缆配线箱体内的分光器或者ONU设备,通信运营商接入光缆终接所使用的配线模块、法兰盘、适配器等。3.0.4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投资建设的部分应包括:建筑红线内的通信通道;主设备/交接间的机房(含基本装修、供电、照明、防雷、接地系统及消防)、楼层(宇)设备/交接间(含供电、照明、防雷及接地系统)的空间;楼层(宇)设备/交接间内的光/电缆配线箱体及箱体内入户光缆终接所使用的配线模块、法兰盘、适配器等;建筑物内各种配线设备、入户线缆;用户家居信息箱(含箱体内电源插座、跳线模块等)。173基本规定(2/2)主设备/交接间网络设备建筑红线室外布线系统楼内布线系统户内布线系统11112222楼层(宇)设备/交接
本文标题:1重庆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DBJ50-056-XXXX)_培训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