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七讲访谈法和观察法
第六讲调查研究之访谈法一、含义及特点:1.含义: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2.适用范围教育调查求职咨询3.优点:方便易行,灵活性强,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容易进行深入调查。4.缺点:调查效率比较低,分析处理难度比较大,调查易受主试的影响二、艺术与技巧1.应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忌只凭主观印象,或漫无边际的交谈。2.访前要收集被访者的资料经历、个性、专长、兴趣……3.问题要简单易答,适合被访者4.做好心理调控5.避免集体访谈中的权威效应三、访谈的进行1.安排访谈时间:弹性时间表2.告知访谈对象研究情况的预约信who?what?why?whyfromme?risks?benefits?3.态度友好(忌心神不宁,居高临下)S—Smile(微笑)O—Openposture(开放的姿态)F—Forwardlean(向前倾)T—Touch(触摸)E—Eyecontact(眼神接触)N—Nod(点头)软化技巧SofteningTechniques你的声线如何?4.不游离于主题5.澄清含糊概念,减少不必要的误解例如:“你的意思是。。。。。。。。?”“请再说下去”“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呢?”6.录音要征得对方的同意7.记录要不动声色,不引起访谈对象的怀疑8.访谈时间不要过长“六不要”1、不要过于主动;2、不要啰嗦;3、自己不要帮忙下结论;4、不要一开始过高抬高被访谈者的地位,比如“您的信息很重要”之类的第六讲调查研究之观察法-----不畏俘云遮望眼一、概念和特点1.定义: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观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2.优点:方便易行,不需复杂设备和特殊条件,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例:皮亚杰:儿童的分类情绪和表情一周教育观察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小学生守则(美国)1、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3、提问时举手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8、考试不许作弊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小学生守则(中国)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3.缺点:(1)不能判断“为什么”(2)研究对象多且分散时应用困难(3)观察的推论性太强,影响效度(4)取样小,资料繁琐不易整理,普及程度不高4.类型(1)自然情境中的和实验室中的(2)直接和间接两难故事法(3)参与式与非参与式参与式:进入监狱当犯人周星星入学校缺点:因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不客观非参与式:以旁观者身份观察室(4)结构式:有明确问题和范围,观察计划非结构式:目标弹性,无具体记录要求5.步骤(1)选择观察行为的某一方面(2)确定观察访问,列出表格(3)训练观察人员(4)量化观察(5)发展可行的记录程序二、记录1.描述记录(1)日记描述法《妞妞》(2)轶事记录法:等爷爷长小了再吃糖(3)连续记录法:较长时间持续不断地记录2.取样记录法(1)时间取样法以时间作为取样标准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频率及持续时间如:(2)事件取样学生出现不集中注意行为的观察记录表㈢访谈过程1、选择访谈对象⑴根据课题研究的范围选择访谈对象,尽可能选择典型对象。⑵访谈对象的代表性。⑶集体访谈要避免权威效应,同时也要注意他们之间是否矛盾,人数一般以6—12人为宜。三、访谈内容㈠对实验班其他科任教师的访谈内容1、您是哪个学科的教师?2、你知道PBL教学吗?你在教学中爱提问吗?3、你对这个班学生的总体印象如何?……㈣访谈调查过程中注意的问题1、接近访谈者。自我介绍,说明来意,得到配合。2、处理拒绝。态度要诚恳。3、追问技巧。被访谈者的回答含糊、不深,追问就显得很有必要。“这是什么意思?”、“请再说下去”、“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呢?”等等。4、记录技巧。一是迅速准确地记录访谈对象所陈述的内容;二是随时观察访谈对象的表情和动作,并记录下来。1、教育调查研究的种类2、如何进行调查研究的前期准备3、调查问卷问题的形式4、访谈法的特点5、访谈法的过程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认识结构的发生学研究,最初采用的就是自然观察法。他在妻子的帮助下,对他的三个孩子进行了各种观察和研究、对儿童的象征性行为(模仿、游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初步构成了他的儿童智力结构发生和发展学说的雏形。再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与儿童全面发展关系的研究,也是建立在对大量的儿童和教育现象的自然观察基础上的。他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期间,不但坚持经常听课,还先后为3700多名学生做了观察记录,对19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了如指掌。他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写了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多本,教育论文百余篇,童话、短篇小说1200多篇。他的著作被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实践证明*观察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它分为两种,一是广义的观察,即一般日常的观察。另一种是科学观察,研究者按照预定的计划,对于观察对象的范围、条件和方法作明确选择,有目的地直接观察处于自然条件下的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搜集事实材料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获得对问题的较深入认识。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则属于科学观察,基本特点有:1、目的性;2、客观性;3能动性(二)观察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与局限(三)观察的类型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研究者观察时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分为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不用任何仪器,只凭自己的感觉器官所进行的观察。如随堂听课,查看学生作业,边听、边看、边作记录。直接观察法的特点是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给观察者留下具体、生动和完整的印象。但是,由于观察者各自的素质、条件的差异,各人的感受也不尽一致。直接观察法的不足之处是观察者必然受到人体自然器官的限制,被观察的现象不可能被完整的保存下来。因此,直接观察所得到的资料可能比较粗糙,且无法作重复观察。于是,就需要借助于仪器进行观察,这就是所谓的间接观察法。如通过闭路电视、观察屏或者设置专门的观察室用仪器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法除克服了直接观察法的不足之外,还有助于做到观察者的观察活动本身,不影响被观察者的活动,避免因观察者在现场出现而影响观察对象的情绪,致使观察到的现象与常态发生偏差。另外,间接观察所获得的录像资料还可以使观察者反复观察,更全面地掌握观察资料,以保证分析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根据观察时观察者是否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观察法可分为参与性观察法与非参与性观察法。参与性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而达到观察目的的方法。如,要观察学生在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研究者就可以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活动,边活动、边交谈、边观察。研究者采取参与性观察法可以亲自体验作为某种活动的参加者所得到的内在感受,更真切地领会、理解某种活动的内在价值与吸引力,发现非参与性观察所不可能发现的问题。但是。研究者应把握好参与的尺度,要客观而不是主观或者带有偏见地去进行观察。而非参与性观察法是以不介入观察对象正常活动为原则的观察法。这种观察要求观察者只作客观观察。为了达到严格意义上的不参与,观察者可用不出现在活动现场而进行观察的方法,如同间接观察法。如果观察者必须在现场观察,又想不影响观察对象的活动,可采取在正式观察前双方就开始接触,直到观察对象已习惯于观察者在场的情况下正常进行活动后,再开始作正式观察。采用非参与性观察后,主要是为了观察到确实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现象,以提高观察结论的可靠性。4、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四)观察研究法的步骤1、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2、通过检索资料、专家访谈等,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阅读分析,对所要求观察的条件有一个最一般的认识,为观察做好成分准备3、编制观察提纲4、实施观察5、资料收集记录6、分析资料,得出结论二、观察研究的记录观察时要及时做好记录。一般的记录方法有:(1)等级法。观察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对所观察的研究对象划分等级。比如,观察学生在某项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时,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观察者可在事先备好的表格中按等级划圈,以示区别。(2)频率法。观察者事先将规定好要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的项目制成表格。一旦某种现象出现,就在表格的相应框格内打上记号,以记录出现的频率。(3)连续记录法。观察者可使用笔记对观察现场作连续观察记录,也可使用录音机、摄影机、摄像机等视听工具将观察现场连续录下,以备此后记录在册。对观察记录的各种材料要及时整理,对大量分散材料要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应及时纠正。对反映特别状况的材料要另作处理,直至最后写出观察报告。三、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观察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必须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科学的观察在于观察的客观性。首先,观察应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要确保观察对象像往常一样自然,不拘谨、不紧张、不故作姿态。绝对不能干扰观察对象的活动,影响被观察者的常态。其次,观察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者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或掺杂个人的偏见,否则就会使观察走样,难以反映观察对象的真实情况。第三,观察要在重复出现的情况下进行。只有被观察的现象或过程在重复出现的情况下,观察才真正有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对那些稍纵即逝的现象和过程,不适宜单独用观察法去研究。另一方面,只有长期、连续、反复地进行观察,才能分辨事物现象或过程哪些是偶然的,哪些是一贯的;哪些是表面的,哪些是本质的;哪些是片面的,哪些是全面的等等。2.观察应是主动、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认识活动。它要求观察者充分发挥观察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善于从大量客观事实中,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观察条件、时间和地点,尽量排除外界无关刺激的干扰,把观察始终和有意注意结合在一起,以便使观察获得预期的目的。科学的观察应是自觉的,不是随意的;是能动的,不是被动的;是有选择的,而不是盲目的。3.观察法的使用要求研究者具有较强的洞察力。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善于捕捉机遇,从反常与偶然中,认识正常,找出必然,提出新的见解。要特别重视对人的观察。许多深层的心理活动往往要通过观察者对人的动作、表情、语言、声调的感受来判断,研究者具有对人的洞察力,就能及时捕捉到被观察者在瞬息间表现出来的情况变化和思维闪光。研究者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培养自己的洞察力,积累观察经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4.观察法虽有许多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观察法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主要用于对事物及其过程的外部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直接认识。不宜于用在对问题的内在核心或事物之间内在联系方面的研究。(2)由于观察手段的局限以及观察法常常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所以在大规模、大范围的研究中,一般不以观察法为主要方法。(3)观察者对所获材料的解释,也往往容易受观察水平的制约,而带上主观色彩。因此,研究人员在运用观察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应注意克服观察法的这些局限性与不足,及时选用其他方法予以弥补。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观察法常常是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的。第四节教育的测验调查一、测验调查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适用范围(一)定义与特点测验调查法:用一组测试题(标准化试题或教师自编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进
本文标题:第七讲访谈法和观察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4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