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电梯市场调研报告(DOC12页)
电梯市场调研分析电梯是高层住宅中极为重要的机电设备之一,它是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电梯设备不但费用昂贵(约占建筑基建总投资的9%左右);而且电梯交通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还将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和经营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地产业的发展,电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梯产业逐渐升温,然而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电梯的发展将会如何,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笔者对电梯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首先抽取了深圳市的100所楼盘进行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六大城区。调查采用上网收集资料、电话咨询和实地考察三种方式,通过对楼盘楼栋数的调查,预期未来电梯市场将有以下特点。一.30层以下电梯为主销种类通过对这100个楼盘的调查,发现在已经修建完成的楼盘和预期修建的楼盘中,低于三十层的占695栋,占房屋总数的66%,高于三十层的为366栋,占房屋总数的34%,如表一所示。表一低于30层(695栋)66%高于30层(366栋)34%根据国家规定,七层以上的建筑需要安装电梯,但根据图表可知,在未来一段时间,A类电梯的需求量不大,因此对电梯企业的要求并不高。至于为什么更多的开房商青睐于开发18层左右的小高层,则可能是因为投资少、工期短、难度低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小高层住宅层数较低、结构体系简单,抗风、抗震要求都不如一般的高层建筑,对于开发商来说,投资较少,工期较短,资金和人员均容易周转,而回报并不低,因此受到他们的欢迎。节约用地,尺度适宜。其次,小高层住宅也是一种高层住宅。同多层住宅相比,具有节约用地的明显效果。其建筑尺度也比较合适,以一幢11层的小高层住宅为例,其高度约为31米,容易形成居住建筑的特点和氛围。以观赏角度看,比较接近自然,不太压抑。所以结合近期市场调查结果,可以大胆预测在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里,高层住宅仍然不会成为市场主流,因而A类电梯市场占有额并不占优势。二.电梯需求量大,走势明显上升通过对深圳房产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的100个楼盘近期待修建的新楼459栋,已修建完成的有602栋。近年来,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城市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导致城市人口激增,房屋做为生活必须品,存在很大的需求量。而现今的房产需求主要以刚性需求为主,其主要包括:旧城改造的棚改户、改善型换房、外地来深圳工作定居的,毕业大学生及年轻人结婚购房,所以,各大楼盘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开发的楼栋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国土房产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共批准预售商品住宅84.28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住宅销售51.94万平方米,相比于去年1~3月的177.14万平方米,该数据显示,今年1~3月,我市商品房销售5975套,共59.42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51.94万平方米、5610套,统计显示,90平方米以下住宅销售超过全市总销售面积的一半以上,达51.47%,而销售套数则达到近七成。90~144平方米住宅销售占总面积26.75%,144平方米以上住宅占总面积21.78%。今年以来,特区外商品住宅销售仍占全市的绝大部分。统计显示,第一季度特区外住宅销售36.21万平方米、3884套。今年第一季度,共批准预售商品住宅84.28万平方米、7614套。电梯覆盖率100%。按照国家《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认为一台电梯服务60-90户是适宜的。可见,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必将带动电梯产业的空前发展。蕴含无限商机!三.电梯企业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根据业界人士的分析,电梯企业按生产规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年产量在5000台以上,品牌在市场上20年以上,有很好的社会影响力,系中国电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信誉好,电梯性能可靠、稳定,有电梯行业规定的自己的实验塔和全面的实验设备和条件;产品定型,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产品系列,配置要求基本不能随意更改。一等品牌为:上海三菱、广州日立、奥的斯、蒂森,二等品牌为:西子奥的斯、(昆山)芬兰通力、中国迅达、广州广日、华升富士达、二类:投资额较大,年产量3000台以上,品牌有一定影响力,电梯性基本可靠,产品实验条件较全。其中:沈阳博林特、上海永大、大连星玛、上海东芝三类:投资额中等,年产量2000台以上,产品实验条件不是很全,产品定型处于半稳定状态,产品配置可以修改,付款方式可以拼搏,处于发展开拓中。其中:东莞富士、广州永日、沈阳富士、巨人通力、许继富士、杭州阿尔法、苏州申龙、山东百斯特、江南快速四类:年产量2000台以下,基本没有自己的实验塔或实验不全,产品配置可根据用户要求更改,产品定型不稳定,付款方式可根据用户要求拼搏,尚待发展开拓。其中:苏州铃木、东莞三洋、沈阳三洋、上海席尔诺、台日、索远台菱、健达台菱、吉安富士、亚洲富士、辽宁富士、北京中奥、佛山同升、上海赛勒瓦、宁波宏大、广东南亚、广州富菱达、东洋电梯、江西长林、杭州新马、佛山劲达、深圳吉达、浙江康力、多快电梯、西格玛电梯、深圳现代、广州伊斯顿、东莞快意电梯、西尼梅纶、慕尼黑电梯、蒙哥马利、武汉智能、益阳贝思特、江西莱茵、佛山富士、南海富菱、浙江联合、浙江沃克斯、上海佳登曼、上海美菱达、珠江富士、天津威森、奥立达电梯、浙江中迅、上海康恩得、上海爱登堡、苏州思迈特、江南嘉捷、上海施迈普、上海三斯、上海精工、南通亨特、广东菱王。通过对这四类主要电梯生产商的所属地分析,发现电梯企业主要集中于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个地方,其它区域的电梯企业数量低于5家。0510152025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所属地电梯企业数量(家)结语:通过对电梯市场的广泛调查,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电梯专业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0层以下的电梯仍然为主推类型,因而市场对电梯企业规模要求不太高,电梯企业主要集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两个区域将会是电梯专业人才择业的首选。电梯轿厢市场前景分析革开放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给我国电梯市场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1980年的电梯产量为2249台,2010年产量达36万台,是1980年的160倍,30年中的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8.9%,成为电梯制造和使用的第一大国。2010年我国电梯产量超过全球总量50%,电梯使用保有量已经达到156万台以上。尤其是在2009、2010两年,尽管全球其他国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普遍下滑,而我国逆势而上,仍旧保持强势增长。从竞争格局来看,目前三菱、日立、奥的斯、通力、迅达、东芝、富士达等国际品牌的主要制造基地都已经转移到了中国,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大部分都超过了其母公司。上海三菱、日立(中国)、西子奥的斯、通力(中国)等4家的电梯年产量已经超过了2万台,是全球产量最高的公司,其中中方控股的上海三菱连续8年拔得头筹,2010年产量达4万台,居全球之首。在国际知名电梯品牌占据市场优势的情况下,大批本土品牌顽强拼搏积极发展,受到市场的青睐。康力股份、江南嘉捷、上海爱登堡、苏州申龙、苏州东南、沈阳博林特、沈阳三洋、广州广日、许昌西继等企业的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已经与外资企业趋同,其产品已经进入机场、铁路、地铁大型超市、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别墅区等,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屡屡中标。本土品牌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和出口份额均达13左右,与2008本土品牌占14相比增长势头强劲,充分展示出本土电梯后发优势和加速发展的良好趋势,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还将加速扩大。从需求来看,尽管电梯产量飞速增长,我国电梯的市场需求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在用电梯数量为156万台,是全球电梯总量的110。与发达国家相比,则仅仅是其110—120。从长远看,按照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电梯新增总量应在300万台左右,这意味着电梯总量还要翻一番。一旦我们的在用电梯达到了200万台规模,电梯的平均寿命按15--20年计,保守估测则每年仅更新就有10万台的需求。若要按照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计算,需求量还将增长。因此,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虽然2009~2010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频繁出台抑制政策,但其重点是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平抑房价,增加供给。2010年初国家起动了590万套保障性住房计划,当年竣工370万套,拉动了电梯增长;在“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出台了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规划,2011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守测算仅3600万套保障性住宅需电梯55--60万台,因此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房屋建设的规模依然巨大,电梯的需求量还将保持高速增长。从而带动电梯轿厢等部件生产企业快速发展。作为一般电梯轿箱生产企业,主要目标客户是国内的中小型电梯生产厂家,特别是深圳及珠三角电梯企业。国内十大电梯品牌电梯简介: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近几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认识的关注,各大电梯公司现在在其电梯表面基本都采用了粉末涂料喷涂,这是一种新型环保无溶剂的涂料,并且各种性能皆优于油漆。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采用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电梯的历史发展电梯发明过程电梯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150年了。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他站在装满货物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将平台拉升到观众都能看得到的高度,然后发出信号,令助手用利斧砍断了升降梯的提拉缆绳。令人惊讶的是,升降梯并没有坠毁,而是牢牢地固定在半空中——奥的斯先生发明的升降梯安全装置发挥了作用。“一切安全,先生们。”站在升降梯平台上的奥的斯先生向周围观看的人们挥手致意。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人类利用升降工具运输货物、人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使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统,这套系统的基本原理至今仍无变化:即一个平衡物下降的同时,负载平台上升。早期的升降工具基本以人力为动力。1203年,在法国海岸边的一个修道院里安装了一台以驴子为动力的起重机,这才结束了用人力运送重物的历史。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汽机后,起重机装置开始采用蒸汽为动力。紧随其后,威廉·汤姆逊研制出用液压驱动的升降梯,液压的介质是水。在这些升降梯的基础上,一代又一代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们在不断改进升降梯的技术。然而,一个关键的安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一旦升降梯拉升缆绳发生断裂时,负载平台就一定会发生坠毁事故。奥的斯先生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人类使用升降工具的历史。从那以后,搭乘升降梯不再是“勇敢者的游戏”了,升降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1889年12月,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制造出了名副其实的电梯,它采用直流电动机为动力,通过蜗轮减速器带动卷筒上缠绕的绳索,悬挂并升降轿厢。1892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开始采用按钮操纵装置,取代传统的轿厢内拉动绳索的操纵方式,为操纵方式现代化开了先河。
本文标题:电梯市场调研报告(DOC12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4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