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国内合成橡胶市场分析及展望
国内合成橡胶市场分析及展望摘要:分析了世界合成橡胶的发展现状、我国合成橡胶市场发展特点及影响市场价格走势的因素,展望了未来国内合成橡胶市场的供需趋势以及生产与市场需求的主要差距,提出了国内合成橡胶产品结构调整的建议。关键词:合成橡胶,供需,价格1世界合成橡胶市场概况2008年底,世界合成橡胶(七大胶种及SBCs,不含胶乳,下同)的生产能力为1432万吨/年,同比增长3.0%。当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亚太地区,主要是中国。分胶种看,丁苯橡胶是世界合成橡胶第一大品种,产能为522万吨/年,占合成橡胶总产能的36.4%,所占比例较2002年略有下降。产能位居第二至第四位的胶种分别为顺丁橡胶308.5万吨/年(占21.5%,较2002年减少3.5个百分点)、SBCs208.7万吨/年(占14.6%,较2002年提高4个百分点)和乙丙橡胶131.8万吨/年(占9.4%,较2002年略有提高)。分地区看,亚太地区合成橡胶产能继续稳居世界首位,拥有产能589.6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41.2%,较2002年提高8.1个百分点);欧洲产能412.1万吨/年(占28.8%,较2002年减少3.6个百分点);北美洲产能331.5万吨/年(占23.1%,较2002年减少3.8个百分点);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所占比例很小,合计产能仅97.3万吨/年(占6.9%)。详见表1。世界十大合成橡胶生产商依次为朗盛公司(按权益产能排位。仅考虑固体胶,不含特种橡胶和合成胶乳,下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锦湖石化公司、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SiburHolding公司(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天然气公司)、PolimeriEuropaS.p.A.、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陶氏化学公司和JSR公司(见表2)。世界合成橡胶工业在经过多年的稳定增长后,2008年首次出现下滑,产量为1213.8万吨,同比减少6.6%。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的衰退,特别是发达国家汽车业陷入困境,使橡胶消费量减少。2008年世界合成橡胶消费量1157.1万吨,同比减少6.9%。2009年一季度后,世界经济触底回暖,美、欧等汽车市场有所恢复,但总体看,市场仍较疲弱。上半年,世界合成橡胶产量及消费量分别为573.4万吨和545.8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6.1%和18.8%。从各地区看,2009年上半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合成橡胶供需与上年同期相比仍有所减少(但中国、印度消费量同比已为正增长),与2008年下半年相比,美、日、俄罗斯等部分国家地区的供需仍在减少。2009年上半年,美国合成橡胶产量及消费量分别为89.3万吨和67.5万吨,同比分别减少29.9%和24.6%,环比分别减少14.1%和19.5%;日本分别为57.7万吨和36.2万吨,同比分别减少30.4%和38.1%,环比分别减少29.9%和34.4%;俄罗斯产量及消费量同比均减少30%左右,而环比则减少5.9%和3%。而韩国则有所不同,上半年产量同比仅减少0.9%,环比则提高了27.1%;同期消费量为10.5万吨,同比减少42.1%,环比减少29.3%。韩国产量的增加主要用于出口。上半年,韩国合成橡胶出口量为49.4万吨,同比增长13.2%,较2008年下半年大幅增长42.6%。2我国合成橡胶市场发展特点及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分析2.1我国合成橡胶市场发展特点1)供需快速增长,产能、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消费量高居世界第一截至2008年底,我国合成橡胶总产能已达201.3万吨/年,较2002年的112万吨/年增加了89.3万吨/年,年均增长8.7%,大大高于世界3%的平均增长率。2008年,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增加40万吨/年,超过日本(2008年为168万吨/年),成为仅次子美国(316.5万吨/年)的世界第二大国。同时,我国合成橡胶产量与日本基本持平,仅次于美国(231.4万吨),与日本并列第二位。2009年末,我国合成橡胶生产能力将达到250万吨/年左右,仍居世界第二位。同时,随着国内汽车业的高速发展及轮胎、鞋等橡胶制品出口的快速增加,我国合成橡胶表观消费量也快速增长。由2002年的161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75万吨,年均增长11.3%。受需求拉动及能力增加影响,合成橡胶产量由2002年的100.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63万吨,年均增长10.1%。2008年,受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虽然我国合成橡胶能力继续增加,但产量仅小幅增加,而需求量则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降。2008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及表观需求量分别为165万吨和26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及减少5.5%。尽管需求出现下降,但2008年我国合成橡胶需求量仍高居世界第一位,远高于居世界第二位的美国(173万吨)和第三位的日本(114万吨)。2009年前三季度,虽然受世界经济并未完全恢复的影响,我国轮胎及鞋等橡胶制品出口同比有所减少,对合成橡胶需求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受国内政策刺激、汽车持续热销(2009年1—10月我国汽车销量1089万辆,同比增长37%)等因素的影响,合成橡胶消费量大幅增加。2009年1—9月,我国合成橡胶消费量为237万吨,同比增长11.7%。在需求的带动下,合成橡胶产量及进口量也有所增加,2009年前三季度分别为140万吨和1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5%和16.3%。2)合成橡胶品种日益增加,但产品结构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截至2008年底,除异戊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还没有工业装置外,其他品种我国都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从产品结构看,我国合成橡胶中SBR、BR和SBCs所占比例较高(见图1),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EPR、IIR和NBR等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明显小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09年底,我国SBCs能力将增加25万吨/年,总能力达67.3万吨/年,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到26.6%;丁苯橡胶增加16.5万吨/年至100.7万吨/年,所占比例略下降到39.8%;丁二烯橡胶仅增加2万吨/年至57.3万吨/年,所占比例大幅降至22.7%。此外,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的能力也有所增加,所占比例小幅提高。3)合成橡胶供应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但外资、民营企业也在不断进入,竞争呈多元化趋势目前,国内合成橡胶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2008年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产能分别为97.8万吨/年和52.0万吨/年,所占份额分别为48.6%和25.8%;外资企业(含台资)产能为42万吨/年,其他企业(含民营)为9.6万吨/年,所占份额分别为20.9%和4.8%。估计到2009年末,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产能将分别达到114万吨/年和74万吨/年,所占份额分别为45%和29.4%;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的产能分别为52.0万吨/年和12.6万吨/年,所占份额分别为20.6%和5%。目前,以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体,台资、民营和外资企业为补充的我国合成橡胶生产格局已经形成。未来几年,随着天津、福建、浙江等几套装置的建成,我国合成橡胶供应格局将进一步发生变化,民营企业所占份额将进一步提高。4)需求的快速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地区合成橡胶输出的主要目标市场,韩国、美国最为明显近年来,我国汽车及轮胎等橡胶制品行业快速发展,橡胶消费量不断提高。尽管国内合成橡胶产量连年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进口量屡创历史新高。2007年我国共进口合成橡胶141.2万吨(含胶乳及其他橡胶),2002年以来年均增速为9.1%。2008年受需求下降影响,我国合成橡胶进口出现大幅减少,共进口120.2万吨,同比减少15%。从具体品种看,除乙丙、丁基和丁腈橡胶外,其他品种的进口量均较2007年出现明显下降。2009年受需求恢复的影响,我国合成橡胶进口量快速增加,除SBCs、NBR和CB外,其他品种进口量均较2008年同期有所增长。我国合成橡胶进口主要来自周边的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省和俄罗斯。2008年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共进口合成橡胶72.4万吨,占国内进口总量的60.2%;虽然所占比例较2007年减少4个百分点,但2000年以来进口量却仍以年均3.1%的速度增长。2009年1—9月,来自上述四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为69.4万吨,占国内进口总量的62.3%。韩国连续第三年成为我国进口合成橡胶的第一大来源国。2008年从韩国进口合成橡胶24.8万吨,占比20.6%;2009年1—9月为29.9万吨,占比26.8%,较2008年提高6个百分点。进口品种以丁苯橡胶、顺丁橡胶、SBCs为主。2002—2007年,韩国合成橡胶产能不断增加,年均增速高达15.7%,同期产量也增加32.5万吨,年均增长8.1%。而其消费量则一直维持在35万吨左右,其供应量的增加几乎全部用于出口。2002—2007年,韩国出口到我国的合成橡胶增量为17.3万吨,占其产量增量的53.2%。2008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合成橡胶17.3万吨,占比14.4%,位居第二位;2009年1—9月进口量为13.2万吨,占比11.9%。2000年以后,美国持续加大对我国的出口,2003—2008年我国从美国的进口增量为8.9万吨,年均增速高达15.6%。但进口主要以丁基橡胶、乙丙橡胶等高附加值的品种为主。日本对我国的出口增速相对较小,近年一直保持在15万吨以下。中国台湾省由于直接到大陆投资建厂,因此其对大陆的出口呈萎缩趋势。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近年也一直在18万吨以下,变化不大。5)下游行业外贸依存度高,不利于合成橡胶消费的稳定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合成橡胶消费国。但从下游橡胶加工行业情况看,轮胎、制鞋等行业的产品出口所占比例逐步增大,对外出口依存度较高。2008年,我国轮胎产量约3.5亿条,其中43%左右用于出口。2003—2008年,我国轮胎出口年均增速高达26.8%,大大高于轮胎产量16%的增速。同期,鞋的出口也快速增长,年均增速为10.1%,2008年出口量为81.2亿双,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由于出口过于依赖美、欧等传统市场,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出口受到严重影响。2009年虽然欧美经济有所恢复,但1—9月我国轮胎出口量为1.13亿条,同比仍减少4.6%。美国是我国汽车轮胎出口的最大市场。2008年出口到美国的轮胎数量为5558万条,占我国轮胎出口总量的37.1%,较2003年的27。9%提高了9.2个百分点;2003—2008年年均增速高达34.2%。其中,2008年出口美国的小客车轮胎数量为4328万条,占出口美国总量的77.8%。2008年,我国鞋类产品出口美国创汇93.2亿美元,占全国鞋类出口总额299.3亿美元的31.1%;出口欧盟53.7亿美元,占17.9%。由于近年对美国出口的增加较快,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国重新举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大旗。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对我国输美消费轮胎实行配额限制的特别保障措施。尽管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几经努力,但仍未能避免特保的征罚结果。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9月26日正式生效。2009年1—9月,我国出口美国轮胎数量为4003万条,同比减少7.1%。其中,小客车轮胎出口3285万条,同比减少1.8%;客货车轮胎出口718万条,同比减少25.7%。小客车轮胎出口降幅较小的原因主要是2009年4月特保案立案后贸易商预期出口受限而提前出口较多。从未来情况看,美国是中国轮胎出口的主要国家,该措施的实施将对我国轮胎行业造成较大影响。特保案也将对我国合成橡胶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因我国出口美国的轮胎98%以上为进料加工贸易,因此特保案的实行将主要影响到我国合成橡胶的进口量,而对国内合成橡胶生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由于需求有所减少,而国内合成橡胶供应又增加较多,因此预计特保案会对合成橡胶价格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2影响合成橡胶市场价格
本文标题:国内合成橡胶市场分析及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45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