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基金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
基金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现状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被打上了高度投机的鲜明印记,而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股市波动剧烈的主要原因。有鉴于国外成熟市场发展经验,中国证监会于1997年11月出台《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策略,重点鼓励和扶持开放式基金发展的指导思路被确立为促进中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投资者结构变迁和各时期的特征概述第一阶段:1990-1996年内资散户时代,以证券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总体处于发育萌芽阶段这一时代的市场投资主体为中小型投资者。有调查显示,从年龄情况看,25岁到55岁的人群构成了中国个人投资者的主体,但55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士也是不容忽视的份额;从教育程度看,为数庞大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从职业构成看,主要投资者群体为机关干部、工人、科教文卫新闻工作者、商业服务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从收入和资产构成看,投资者的年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与此相反,投资者的投资规模相对较高。随着深沪两个证券市场以及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相继成立,为当时可能的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舞台。1992年底,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了华夏、国泰、南方三大全国性证券公司,其原始注册资本都是10亿,主要参股股东是当时的四大专业银行,实力强大。当时的证券公司大体包括三个层次:全国性证券公司如华夏、南方、国泰等,各省、市人民银行、财政部门等办的地方性证券公司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办的证券营业部。到1996年底,共有430家证券专营与兼营机构,各类证券经营机构拥有营业网点2600多家,拥有总资产1600亿元。这一时期的基金尽管已经出现,但远没有证券公司对市场的影响力强。从1991年开始,在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时就已经出现了第一批投资基金。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又有73只基金得到了设立。由于不规范的投资基金发行和信托受益债券的做法,1994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省级分行立即停止基金的审批发行,在该通知下达以后的3年时间里(1995-1997年),各级人民银行分行没有再审批设立新基金。这一时期的特征是:(1)市场投资主体以中小型投资者为主,其投资理念、投资行为、风险承受能力均与成熟市场的要求相距甚远。(2)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缺乏规范,其对市场效率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为谋取自身利益,追求一贯的高额利润(3)资本市场制度安排的缺失与错位、不完善的产权制度以及监管真空的存在不仅导致了资本市场参与主体扭曲行为的产生,而且直接导致了证券公司经营风险的扩大与聚集。第二阶段:1996-2000年内资机构投机时代,这一时期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最为活跃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市场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证券投资基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998年3月底,按照1997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而规范设立的基金金泰、基金开元问世,揭开了基金业发展的新纪元。但由于制度不完善,证券投资基金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并无二致,反而他们利用自身资金实力雄厚、有政策扶持等优势,与市场其他机构合谋或单独做庄,成为投机之风越刮越猛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这一时期的特征是:(1)中小投资者的弱势地位在机构投资者实力不断增强和操纵市场行为中日益明显,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2)证券公司的狂热投机和非规范运作导致其营运风险不断放大,经营绩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3)新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由于其恶劣的市场行为和乏善可陈的经营业绩,其市场认可度较低。(4)由于不完善的市场运作规则,导致投资者结构变动的积极影响并未显现出来。第三阶段:2001年-2005年内外资机构投资者多元化起步时代,也是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和规范发展的阶段投资主体构成和投资行为的理性化程度直接关系着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完善。一般而言,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在资金、信息和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其特有的专家理财、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等优势,能产生更高的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2000年上半年,我国管理层提出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从2001年12月11日起,我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证券业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市场机构投资者结构变动幅度加大,内外资机构投资者多元化进程开始全面启动。这一时期投资者结构的特征表现在:(1)证券投资基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创新性基金产品不断出现;(2)证券公司在重组和增资扩股中规范发展,合资证券公司开始出现;(3)保险资金、社保资金正日益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4)QFII的引入,直接导致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第四阶段:2005-2006年开始的内外资机构投资者多元化时代为冲破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柏林墙”,从2005年4月29日开始,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吹响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号角,将中国资本市场领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后,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连续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变革,启动了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全面改革和构建,这一时期也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开创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新纪元。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概念和基本情况作简单描述一、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即以自然人身份从事有价证券(这里我们谈的是基金范畴)买卖的投资者。下面是基金市场个人投资者的基本属性分析:1、年龄构成和性别比例。投资者中30-40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比40%,30岁以下年龄段的人数位居其次(见图表1)。可见,中青年构成了基金投资者的主体。但40岁以上年龄段的投资者比例较2008年有所增加。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投资者中,61%为男性,39%为女性。2、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学历投资者占比60%。统计结果表明,具有本科学历的投资者占到总人数的50%,是最大的基金投资群体。具有大专学历的投资者比例位居其次,达到2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0%,该比例与上年持平。3、职业结构:工薪阶层占近八成。在基金投资者的职业结构中,各类职业所占比例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仍为最大的投资群体,占到投资者总数的28%。排在前三位的均为工薪阶层,合计比例达到58.2%(见表格1)。表格1个人基金投资者职业类别职业类别人数所占比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教师、医生、军警等)1284628.1%国有/国家控股公司一般人员776617.0%私人企业/外企一般职员601213.1%私人企业/外企管理人员553412.1%国有/国家控股公司管理人员39998.7%自由职业者29326.4%下岗/离退休人員26155.7%私营业主12382.7%在校学生9112.0%其他19184.2%4、收入水平:绝大多数为中低收入者,抗风险能力较弱统计结果表明,与上年相比,基金投资者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绝大多数仍为中低收入者。个人月收入在2千元以下和2-5千元的投资者占比分别为20%和50%,合计占到投资者总数的七成。由于经济能力有限,他们的金融投资规模有限,抵御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也较弱。个人月收入在5千元-1万元的投资者比例较上年有所上升,占到22%。5、投资资金来源:绝大多数为个人闲散资金80%的投资者用于投资金融资产的资金为变现时间在1年以上的闲散资金,其中有21%的投资者的投资资金完全为闲散资金,资金变现期限小于3个月的仅占7%(见图表7)。可见,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不急于变现投资基金的资金,可以支撑长期投资,并且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二、机构投资者基金机构投资者是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投资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登记并存续或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设立并存续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会团体或其它组织。在我国,机构投资者近年来有所发展,但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仍然偏小。截至1997年底,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开户数占总开户数比例不到1%在我国发展的三个关键时间点从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历程来看,有三个重要的时间点。第一个是封闭式基金成立并开始运作的1998年3月。封闭式基金的成立引入了真正意义上具有专业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另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是1999年三类企业资金和保险公司资金入市。其中保险公司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总额增长了13倍,从开放初的14.79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208.99亿元。保险资金成为机构投资者最大的资金来源。第三个关键的时间点是我国开放式基金成立的2001年9月底。自此,基金产品差异化日益明显,基金的投资风格也趋于多样化。二、具体分析一下基金市场投资者结构本内容包括: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在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中的结构比较分析1、封闭式基金持有人结构分析09年末,封闭式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比例略有升,机构投资者增持封闭式基金既获得了市场上涨的收益又获得了折价回归的超额收益,体现出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较好判断力。09年下半年封闭式基金的行情源自三方面:分红预期、融资融券股指期货预期以及大盘的上涨。表1各类基金持有人结构单位:万基金类型总份额单户规模机构份额个人份额机构比例(%)个人比例(%)封闭式(老)2009年年末7981543.53.753961059.644020483.8549.6350.372009年中期7981543.53.943583906.054397637.4544.955.1变动值0-0.19377153.59-377153.64.73-4.73变动比例(%)0-4.7910.52-8.5810.52-8.58封闭式(新)2009年末1764546.7823.981245799.3518747.570.629.4保险仍是封闭式基金的主要投资者。保险仍然是封闭式基金最主要的持有人,无论是小盘封闭式基金、大盘封闭式基金还是新基金,保险资金占比最高。保险公司增加对封闭式基金的投资,尤其是大盘封闭式基金的投资可能是为封闭式基金年报分红行情做准备,大盘封闭式基金折价较高,在相同的分红额、不变的情况下,高折价基金会带来更多的二级市场回报。QFII大比例增持大盘封闭式基金,而规避了杠杆型基金的投资。整体看,基金管理公司09年底较09年中增持封闭式基金9.27亿份,其中小盘封闭式基金增持了19.39%,大盘封闭式基金增持了58.29%。QFII增持封闭式,特别是大盘封闭式老基金主要是由于大盘封闭式基金折价较高,在获得市场上涨的收益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折价回归收益,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QFII基金也参与了创新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但是没有参与杠杆型基金的投资,持有比例不高,可见QFII属于风格较为稳健的投资者。1、机构投资比例上升与09年中报相比,年末机构投资者持有封闭式基金的比例小幅上升。2009年末,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持有封闭式基金比重分别为49.63%和50.37%,且机构投资者占比较2009年中期上升了4.73个百分点。首次公布年报的四只新发的创新基金与老基金不同,其机构投资者占比与个人投资者占比分别为70.60%和29.40%。新基金中机构持有比例最多的是铜庆A,可见机构虽然看好后市,但对后市偏谨慎。09年下半年,机构投资者增持封闭式基金即获得了市场上涨的收益又获得了折价回归的超额收益,体现出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较好判断力。09年下半年封闭式基金的行情源自三方面:第一,市场整体向好,上证综指涨幅达24.47%,使得封闭式基金也获得了不小的净值增长;第二,09年市场强劲反弹后,不少封闭式基金兑现了较多的收益,因此,与中期相比,年末封闭式基金往往会由于分红预期使其二级市场走势强于其净值的表现,而分红吸引了较多机构投资者,因为分红有利于机构避税;第三,金融创新工具推出的预期逐渐增强,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为投资者提供了套利的可能,因此封闭式基金迎来了一波金融创新带动的折价回归行情。2.QFII增持大盘封闭式基金规避杠杆基金从年报中披露的封闭式基金十大持有人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保险仍然是封闭式基金最主要的持有人,无论是小盘封闭式基金、大盘
本文标题:基金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4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