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结构设计 > 建筑技术作图--结构(PDF97页)
建筑技术作图第三章结构选型与布置检验应试者在建筑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对试题能做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建筑剖面、结构选型与布置、机电设备及管道系统、建筑配件与构造等,并符合法规规范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具体从“结构选型与布置”来说,主要的考点有:1、对各种结构类型了解和掌握的能力2、对各种结构体系结构布置要求和做法的掌握能力3、对各种结构体系细部做法的熟悉和掌握能力1、对各种结构类型了解和掌握的能力---要求熟悉常见的结构类型》砌体结构》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筒中筒结构》束筒结构》巨型支撑结构……2、对各种结构体系结构布置要求和做法的掌握能力---要求熟悉掌握各种结构方案、墙与柱的布置方式、梁板结构的各种类型、屋架及其布置3、对各种结构体系细部做法的熟悉和掌握能力---要求熟悉规范对各个结构细部的构造要求》圈梁、构造柱》梁垫、壁柱》局部开洞需要加强部位的措施》暗柱、短肢剪力墙》连梁》后浇带……绘图量并不大,重点在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分析、判断——主要是简单的平面关系和符号表达;重点是对结构形式的理解和分析、判断。从往年考题的规律来看:第一节结构基本概念一、基本的结构构件1、柱(受压)—细长柱、一般柱、短柱、超短柱2、剪力墙(受压)—短肢剪力墙、一般剪力墙3、支撑(受拉或受压)—钢撑、巨型撑4、梁(弯剪)—框架梁、非框架梁、连梁、广义梁(如桁架)、主梁、次梁5、板(弯剪)—预制板、现浇板;单向板、双向板广义板(如四周支承网架)6、楼梯(弯剪压)—梁式梯、板式梯7、基础(压弯剪)—独立基础、条基、桩基、筏板、桩筏二、结构构件按几何尺度分类(几何尺度决定了其力学性能)1、杆类构件—柱、梁、支撑2、面类构件—剪力墙、板3、块状构件—独立基础、巨型柱三、结构分体系1、水平分体系(主要抵抗重力)—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包括板、梁、桁架、网架等。2、竖向分体系(主要抵抗重力及水平力)—承受水平荷载或支承水平分体系的构件,包括柱、剪力墙、支撑等。注:抵抗水平力主要是指水平方向抗剪、结构整体抗倾覆四、常见的结构体系1、砌体结构2、排架结构3、框架结构4、剪力墙结构5、框架-剪力墙结构6、框架-核心筒结构7、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8、筒中筒结构9、束筒结构10、巨型支撑结构11、薄壳空间结构12、悬索结构五、结构抗侧构件按协同工作程度分为两类1、空间结构2、平面结构六、按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分类1、钢筋混凝土结构2、砌体结构3、钢结构4、木结构七、结构缝(P160页)1、伸缩缝—解决温度应力注意: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的区别2、沉降缝—解决沉降差3、防震缝—解决结构的平面不规则八、楼屋盖结构1、装配式—预制板、预制梁2、装配整体式—预制梁板+整浇层3、现浇楼盖第二节多层砌体结构一、主要优缺点1、优点—经济2、缺点—整体性差;对策:增加约束,设置圈梁、构造柱二、砌体结构的墙体布置方案1、横墙承重方案(抗震性能最好)2、纵墙承重方案(抗震性能较差)3、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抗震性能中等)4、内框架承重方案(抗震区不能采用)5、底框-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差)三、砌体结构构造要求1、墙体平面尽量连续并对齐,剖面上下连续并对齐2、窗口宜对齐,洞口上方不宜设置大梁,保证窗间墙基本宽度要求,薄弱部位尽量少开洞3、墙体满足高厚比要求4、梁跨较大时,支承梁端的砌体墙宜设置构造柱或梁垫四、砌体结构中的四种梁1、过梁2、挑梁3、圈梁4、墙梁五、砌体结构的基本抗震措施1、设置圈梁、构造柱(两个表须记住:P143页表3-10及P144页表3-12)2、限制建筑物高度3、控制结构体型的高宽比4、控制横墙间距5、设置变形缝(防震缝)6、尽端、突出部位加强锚固7、楼梯尽量不设在平面尽端8、平面几何中心与刚度中心尽量重合(通则)P228页—试题3-9•某7度抗震地区6度砖混住宅层高为2.8m,窗台高度均为0.9m,窗高为1.5m(楼梯间、卫生间窗高1.0m),内门高2.0m,阳台与门洞高2.4m;圈梁兼过梁的高度为0.4m;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卫生间楼面降低0.4m。•作图要求:1、绘出全部构造柱2、绘出梁、圈梁、过梁3、正确表达楼梯间的布板P215页—试题3-9P228页—试题3-9•选择题:1、本题中全部构造柱的数量最少为()个。A33~35B36~38C39~41D42~442、本题中A轴构造柱的数量最少为()个。A5B6C7D83、外墙上过梁的数量为()个。A3B4C5D64、内墙上过梁的数量为()个。A6~8B9~11C12~14D15~17P228页—试题3-9•选择题:5、下列构造柱布置方案中,不是本题抗震必须的是()。A大房间四角B楼梯间四角C建筑四角D较大洞口两侧6、下列砖混结构承重墙的布置方案中,利于抗震的是()。A内框架结构B横墙承重C纵墙承重D纵横墙混合承重第三节剪力墙结构一、主要特点1、抗侧刚度较大2、建筑空间灵活性较差3、与砌体结构有一定的共性二、剪力墙按洞口情况分类1、单肢墙2、双肢墙3、多肢墙三、剪力墙按尺度分类1、短肢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2、一般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3、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3时,按框架柱计算及构造四、连梁1、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跨高比<5的梁,按连梁计算及构造(还要求梁两侧为短肢剪力墙或一般剪力墙)2、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跨高比≥5的梁,按框架梁计算及构造五、抗震要求1、高厚比要求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五、抗震要求2、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3、底部加强区的范围4、剪力墙平面外与梁相交时,相交处设置暗柱五、抗震要求5、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6、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五、抗震要求7、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宜设置翼缘。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平面外不宜布置与之单侧相交的楼面梁。8、剪力墙布置时,要尽量使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以减少结构扭转的影响。六、例题(P229页—试题3-10)•某12层复式住宅建筑平面图如下图A,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B,该地区为7度抗震设防,结构形式为剪力墙体系,剪力墙厚240mm,体系中有短肢剪力墙、一般剪力墙、连梁等结构构件,平面中有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等现象,应按抗震规范的要求对平面进行完善,做到设计合理,并按任务要求进行标注。六、例题(P229页—试题3-10)•任务要求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完成下列任务:1、根据抗震设计要求,对平面结构不符合要求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允许加楼板)。2、在梁柱连接有偏心的地方标注偏心距。3、将平面中需按结构柱设计的剪力墙墙肢涂黑(当矩形截面剪力墙墙肢的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大于3时,宜按柱进行计算)。4、将部分暗柱涂黑(此部分暗柱是指当剪力墙墙肢的中间与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为减少梁端弯矩对墙产生不利影响所加的暗柱)。六、例题(P229页—试题3-10)•任务要求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完成下列任务:5、为使平面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重合,在外墙的某合理位置处,按图例开洞。6、按剪力墙连梁的定义,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连梁设计,在平面图中画出剪力墙连梁(要求两边为短肢和一般剪力墙)。7、按结构设计的概念,标出一字形的短肢剪力墙。P229页—试题3-10P229页—试题3-10•选择题:1、平面楼板有几处不符合抗震要求,需加处理的地方?A0处B1~2处C3~4处D5~6处2、梁柱连接处的偏心距为:A100mmB120mmC150mmD240mm3、平面图中有几处是按柱的构造设计的剪力墙墙肢?A3处B4处C5处D6处4、按题目要求所加的这部分暗柱有几处?A7处B8处C9处D10处P229页—试题3-10•选择题:5、在以下哪一轴上的墙开结构洞,才能使平面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A1轴B2轴C13轴D15轴6、平面周边外墙有几根按剪力墙连梁(不包括5题开洞的连接)?A1根B2根C3根D4根7、平面内墙上有几根按剪力墙连梁设计的连梁?A2根B3根C4根D5根8、平面有几处剪力墙按一字形的短肢剪力墙?A2处B3处C4处D5处第四节筒体结构一、筒体分类1、框架-核心筒结构2、框架-核心筒-伸臂结构3、筒中筒结构4、束筒结构二、框架-核心筒布置1、核心筒宜贯穿建筑物全高,核心筒宽度不宜小于筒体总高度的1/12。2、筒体角部附近不宜开洞,不可避免时,筒角内壁至洞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和墙截面厚度的较大值。3、核心筒的外墙与外框架柱的中距,非抗震设计大于15m、抗震设计大于12m时,宜另设内柱等措施。4、框架梁不宜搁置在核心筒的连梁上。结构体系简介:超高层塔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标准层示意图结构整体透视图三、筒中筒布置1、筒中筒结构的平面宜为圆形、正多边形、椭圆形等,内筒宜居中。2、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2。3、外框筒柱距不宜大于4m,框筒柱的截面长边沿筒壁方向布置,外框筒洞口面积不宜大于墙面面积的60%,外框筒裙梁的截面高度可取柱净距的1/4。4、内筒的外墙与外框柱的中距,非抗震设计大于15m、抗震设计大于12m时,宜另设内柱等措施。四、框架-核心筒-伸臂布置1、9度时不应采用加强层;2、加强层的大梁或桁架应与核心筒内的墙肢贯通;大梁或桁架与周边框架柱的连接宜采用铰接或半刚性连接;3、结构整体分析应计入加强层变形的影响;4、在施工程序及连接构造上,应采取措施减小结构竖向温度变形及轴向压缩对加强层的影响。六、例题(P233页—试题3-11:2006年考题)•某35层建筑的标准层平面图如下图A,层高3.9m,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不考虑抗震要求,外筒壁厚1000,内筒壁厚600。•设计在满足规范要求(外筒柱距不大于4000)的前提下,外筒的柱距应最大,四周柱距必须统一,柱宽为1400。六、例题(P233页—试题3-11)•任务要求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完成下列任务:1、布置外筒的柱,并注明柱距。2、布置外筒的梁(裙梁)。3、布置内筒及内部的剪力墙。4、布置内筒的连梁。5、布置内外筒之间的梁6、布置内筒、外筒的角柱。P233页—试题3-11•选择题:1、图中,轴线1~4轴有几个开间?A.8B.9C.10D.122、图中,A~D轴有几个开间?A.7B.8C.9D.113、图中,A轴外筒上有几根裙梁?A.0B.1C.9D.104、外筒有几根角柱?A.4B.8C.12D.165、内筒有几根角柱?A.2B.4C.6D.8P233页—试题3-11•选择题:6、图中电梯间内最少有几根剪力墙的连梁(内筒壁上的除外)?A.0B.1C.2D.47、在B、C轴线上的内筒连梁数为?A.0B.2C.4D.68、内筒平行于B轴、C轴的剪力墙最少有几根?A.0B.2C.4D.69、在C~D轴与2~3轴(含2、3轴)间,连接内外筒梁数最少为?A.5B.6C.7D.810、连接内外筒的梁中有几根斜梁?A.4B.8C.12D.16第五节单层厂房结构(平面结构的典型代表)一、单层厂房的结构体系1、单厂类型(材料类型、结构类型)2、单厂柱网布置(柱距、跨度)3、单厂填充墙构造要求(外贴式、圈梁、墙梁)二、单层厂房的屋盖组成屋架或屋面梁、屋面板、檩条、托架、天窗架、屋盖支撑系统三、单层厂房的屋盖支撑系统1、屋盖支撑系统的作用2、屋盖支撑系统的布置要求:屋架/天窗架
本文标题:建筑技术作图--结构(PDF97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1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