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五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董玉华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目标: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教学时间: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二、学习新课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2、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23、唱一唱: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4、想一想,连一连。待下节课向同学们说一说: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再连一连。三、课外拓展1、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呢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2、出示资料: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3、在小组内进行回答,再指名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4、在全班进行统计:你们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35、指导学生找一找教材第六页:下面的地图展示了部分民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找一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些,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五个自治区。在教材上的地图上填完后,在教师出示的地图上让学生指着说一说。1、做一做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2、课外拓展(1)小调查:同学们,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父母、邻居、居委等)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2)小制作:请同学们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某民族的基本情况或习惯,并制作一张该民族的精美卡片。在同学之间交流并展览。教案设计4第二课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2、阅读与思考。(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3)指名说一说。(4)师生小结: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西双版纳、吉林长白山的天池、青海的青海湖、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5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欣赏名句: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第二课时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2、阅读教材第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6第三课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教师谈话: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2、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4、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5、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7人数最多的语言?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6、在小组内交流。7、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8第四课绚丽多彩的服饰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谈话引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读与思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9(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艳丽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襟背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为什么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种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特点有关系。)3、探究与体验看教材25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下面图片中展示的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阅读教学26页,比一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特点?阅读教材27页,连一连:根据上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板书:北方气候寒冷服饰宽袍大袖10绚丽多彩的服饰南方气候温和飘逸轻盈绚丽多彩的服饰第二课时1、导入新课北方气候寒冷,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南方气候温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少数民族的服饰跟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关系,那么,少数民族的头饰又有什么特点,跟什么因素有关系?2、指导学生阅读《独具特色的头饰》。小组内阅读并总结南方民族头饰和北方民族头饰的特点。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大家补充,师生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不仅衣着绚丽多彩,他们的帽子、头巾等头饰也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3、让学生想象一下,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让学生描述一下景象,师生总结:如果在过节或喜庆的日子里,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11聚一堂,就会成为万紫千红的花的海洋。4、让学生总结南方民族头饰特点和北方民族头饰特点。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7页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连连看!6、指导学生做一做谈话:少数民族的头饰多姿多彩,我们可以找一些简单的材料,一起制作少数民族的漂亮花帽和头饰。通过绘画和制作,你一定会对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服饰有更进一步的了解。7、布置材料和工具白纸板、金色纸、颜料、区别针、剪刀、浆糊8、讲解制作步骤9、总结本课内容]12第五课风格各异的住房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谈话引人新课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35页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13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思考: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3、小调查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4、总结本课知识14第六课别具风味的饮食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3、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教学重难点: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
本文标题: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5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