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质量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3.1质量管理网络...........................................................23.2、质量过程管理..........................................................23.3质量管理目标...........................................................3四、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34.1防水工程...............................................................34.2模板工程.............................................................94.3钢筋工程.............................................................114.4混凝土工程...........................................................124.5砌体工程.............................................................154.6装饰工程.............................................................174.7门窗安装工程..........................................................254.8地面工程..............................................................274.9电气安装工程..........................................................314.10暖卫管道工程.........................................................34五、成品保护措施..........................................................36一、编制依据1、《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规范》2、《住宅工程防渗漏技术规程》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4、《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32/J16-20055、其他现行规范及有关建设管理办法6、设计图纸、审查意见等二、工程概况三、质量管理3.1质量管理网络本项目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员中间控制,专职质检员监督检查的三级管理系统,形成由项目经理到各施工专业的质量管理网络,并明确各岗位职责。同时自觉地接受业主、监理单位、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社会各界对工程质量实施的监督检查。通过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协调运作,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全面、全方位控制工程施工全过程,严格控制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3.2、质量过程管理1、根据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列出本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点,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重点管理,加强控制,使重点部位的质量得以保证,同时把重点部位重点管理的严谨作风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中,以便带动整体工程质量。2、在每一分项施工前,技术员都要进行详细的质量交底,指出质量控制要点及难点,说明规范及设计要求,把握施工重点,在分项工程未施工前就把质量隐患消除掉。3、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质量管理,尤其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并且形成完整的质量过程管理体系。详见下图:3.3质量管理目标工程质量标准按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严格按ISO14000环保体系运作,制定专项环境管理实施方案,争创******四、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4.1防水工程1、混凝土墙裂缝、漏水【现象】混凝土墙面出现垂直方向为主的裂缝,有的裂缝因贯穿而漏水。【治理】1)墙外没有回填土,沿裂缝切槽嵌缝并用氰凝浆液或其他化学防水浆液灌注缝隙,封闭裂缝,外用水泥砂浆抹光护设防水层。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避免砼离析。3)施工时应按设计规范要求控制地下墙体的长度,对特殊形状的地下结构工序施工负责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隐预检、评定向项目部报验项目部核验填写核验结果及意见整改整改整改班组长技术员、质检质检员质检组、技术组质检组核定质量等级,签署隐、预检意见,填报工程报验单,报送监理和必须连续的地下结构,应在图纸会审中提出采取有效措施。4)加强养护,一般均应采用覆盖后的浇水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规范规定。同时还应防止气温陡降可能造成的温度裂缝。5)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地表水和毛细管水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周围水文地质变化的影响确定设防高度。6)地下室墙板宜优先采用变形钢筋,配筋应细而密,网片钢筋间距应≤150mm,分布宜均匀;水分分布钢筋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对水平断面较大变化处,宜增设抗裂钢筋。7)地下结构用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设计时,应采取预防混凝土收缩的措施。8)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平面形状、荷载、地区变化等合理设置后浇带和变形缝。9)设计图中,应注明或绘制加强带、后浇带、变形缝和施工缝等构造详图。10)防水混凝土掺入的外加剂掺合料应按规范复试符合要求后使用,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11)浇筑混凝土前,应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12)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固定模板而穿过的螺栓应加焊止水环。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13)采用预拌混凝土,其质量指标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施工时应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安排专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其和易性应满足要求。14)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泵送混凝土每层厚度宜为500-700mm,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固,板面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收浆压实。15)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2、施工缝漏水【现象】沿施工缝渗漏水。【治理】1)选择好接缝的形式;2)处理好接缝:拆模后随即用钢丝板刷将接缝刷毛,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水平接缝上铺设1:2.5水泥砂浆20mm厚左右接浆。浇筑混凝土按顺序施工并须细致振捣密实。3)平缝接缝:根据图示设计要求本次基础底板与外墙接缝采用300mm高4mm厚止水钢板焊接作止水,搭接长度不少于50mm,在基础底板向上400mm高设置止水缝,先入150mm高,另一半止水待上部墙体砼一起浇筑。随后即可继续浇筑混凝土。4)如果出现裂缝内漏水一般沿漏水部位可用氰凝、丙凝等灌注堵塞一切漏水的通道,再用氰凝浆涂刷施工缝内面,宽度不少于600mm。3、变形缝渗、漏水【现象】地下室沿变形缝处漏水。【治理】1)地库通道口处四周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质量必须合格,搭接接头要挫成斜坡毛面,用XY-401胶粘压牢固。止水带在转角处要做成圆角,且不得在拐角处接槎。2)表面附贴橡胶止水带,缝内嵌入沥青木丝板,表面嵌两条BW橡胶止水条。3)后埋式止水带须全部剔除,用BW橡胶止水条嵌入变形缝底,然后重新铺贴好止水带,再浇混凝土压牢。4)地下工程的变形缝宜设置在结构截面的突变处、地面荷载的悬殊段和地质明显不同的地方。5)地下工程宜减少变形缝。当必须设置时,应根据该地下水压、水质、防水等级、地基和结构变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和材料。6)当地下水压大于0.03Mpa,环境温度在50℃以下,且不受强氧化剂作用,变形量较大时,可采用埋入式止水带和表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相结合的防水形式,变形缝内还可嵌止水条止水;对环境温度高于50℃外的变形缝,可采用2mm厚的紫铜片或3mm厚不锈钢等金属止水带;有油类侵蚀的地方,可选用相应的耐油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无水压的地下工程,可用卷材防水层防水。7)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500mm以上,并应排除地下水。8)金属止水带宜折边,连接接头应满焊、焊缝严密。9)用木丝板和麻丝或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填缝材料时,随砌随填,木丝板和麻丝应经沥青浸湿。10)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施工时,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圆环处穿孔,应埋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木丝板应对准圆环中心。止水带接长时,其接头应锉成斜坡,毛面搭接,并用相应的胶粘剂粘结牢固。金属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相应的焊条仔细满焊。11)采用膨胀止水带嵌缝,止水带必须具有缓胀性能,使用时,应防止先期受水浸泡膨胀。12)表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的两边,填防水油膏密封。金属止水带压铁上下应铺垫橡胶垫条或石棉水泥布,以防渗漏。4、穿墙管漏水【现象】周边漏水。【治理】1)穿墙预埋管处混凝土漏水的处理。将管边漏水的混凝土凿深250mm。如果水的压力不大,用快硬水泥胶浆堵塞。水玻璃水泥胶堵漏法:水玻璃和水泥的配合比为1:0.6。从搅拌到操作完毕不宜超过2min,操作时应迅速压在漏水处。水泥快燥精胶浆堵漏法:水泥和快燥精的配合比为2:1,凝固时间约1min。将拌好的浆液直接压堵在漏水处,待硬化后再松手。经堵塞不漏水后,随即涂刷一度纯水泥浆,抹一层1:2水泥砂浆,厚度控制在5mm左右。养护22d后,涂水泥浆一度,然后抹第二层1:2.5水泥砂浆与周边要抹实、抹平。也可用其他有效的堵漏剂堵塞。2)在预埋大管径(直径大于800mm)时,在管底开设浇注振捣排气孔,可以从孔内加灌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器插入孔中再振捣,迫使空气和泌水排出,以使管底混凝土密实。3)预埋管外擦洗干净,要有专人负责,粘贴BW止水条,撕掉隔离纸,靠自身黏性粘贴在外管上。位置同止水环。浇混凝土时要有专人负责,确保位置准确。5、后浇带部位渗漏、漏水【现象】地下室沿后浇缝处渗漏水。【治理】1)必须全面清除后浇缝两侧的杂物,如油污等,打毛混凝土两侧面。浇筑后,浇带前提前二天不间断浇水湿润其层,使接层间不易收缩裂缝。2)后浇混凝土的间隔时间,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完成二个月后。宜选择气温,较低的季节施工,可避免混凝土因冷缩而裂缝。要配制补偿性收缩并高一级的混凝土。3)要认真按配合比施工,搅拌均匀,随拌随灌筑,振捣密实,两次拍压、抹平,湿养护不少于7d。4)后浇带部位应采取加强防水措施,并有构造详图。后浇带混凝土应采取抗裂、防水措施。5)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底拱、顶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6)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7)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再铺设去石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时,先浇水湿润,再及时浇灌混凝土,并振捣密实。6、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现象】防水卷材铺贴后即发现鼓泡,一般由小到大,气泡数量和尺寸增加。【治理】1)基层必须干燥,用简易检验方法测试合格后,方可铺贴,基层要扫刷干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粘结剂要和卷材的材性相匹配,经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待涂刷的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涂刷粘结剂。卷材铺贴时,必须排除下面的空气,滚压密实。也可采用条粘、点粘、空铺的方法,确保
本文标题: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