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挖掘、探究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多重主题。1.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学习目标这里的“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歌”一样,只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裁,均属“歌行体”。《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燕赵边地战争之事和征夫思妇相思之情。高適(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县人,世称“高渤海”,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早年和李白、杜甫共游梁、宋,落拓失意。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全唐诗》存诗四卷。其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huī)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为虏所败。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高适见到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第一层八句写出师,着力烘托气氛;第二层八句写战败,揭示其原因;第三层八句写被围,刻画相思之苦;第四层四句写死斗,突出壮志豪情。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汉家:指代唐朝。唐代诗人喜欢以汉代唐。他们这样指代是因为汉朝比较强盛,所以唐代诗人在描写与敌人作战的时候,经常以汉指代唐朝,以夸耀唐军的威风。唐代诗人喜欢以汉指代唐也是便于讽刺。唐代诗人在讽刺当朝皇帝的时候,也经常以汉指代唐,这样可以使讽刺皇帝显得比较委婉。透过这金鼓震天、旌旗遮天蔽日、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试分析“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的深层含义。貌似赞扬汉将出征前的威武荣耀,实则隐含讥讽,预伏下文。“飞”和“照”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照”写出“残贼”竟有如此威势。与将军的骄傲轻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做铺垫。“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写出了边地怎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写出了边地自然环境恶劣,而敌人的进攻却如暴风骤雨般猛烈,可以看出官兵处境的险恶。与上文“残贼”呼应,突出将领的轻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揭示了什么内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揭示了什么内容?对比,尖锐地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暗示了必败的原因。“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一句中景色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本诗句写了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的景象,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恶劣,敌人的凶悍是唐军失利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将领过于轻敌,只想邀功求赏却不爱惜士兵的生命。“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用了什么手法?蕴含了什么感情?•对比,将领受朝廷恩遇,肆无忌惮,冒进贪功,战争连连失利;士卒力已耗尽,却未能解围。蕴含诗人愤慨之情。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与全诗描写战争是否背离?1.“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思妇,错综相对(对照),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摇那可度?”蓟北征人,回首亦是枉然。2.此处写士兵的苦,写两地相思实际是对将领的谴责。“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与将领形成怎样的对比?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勇敢,又是可悲呵!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诗句大意角度形象(心理)作用1~4将领5~8将领士兵9~12士兵13~14将领轻敌贪功冒进出征威武豪壮烘托气氛战败久围死斗骄奢淫逸流血牺牲思乡心切报效国家呼唤良将豪情壮志刻画相思揭示原因士兵结构思路内容概括本诗通过记叙一场战役的全过程,描写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从而热情地颂扬了士兵们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的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的现实。士兵:重横行——半生死——斗兵稀——空回首——不顾勋。将领: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遇常轻敌。第一、诗作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艺术手法诗句:①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②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作用:一片肃杀的气氛,渲染悲剧的场面,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边塞环境:山川萧条极边土特点:辽远、开阔、荒凉对比(烘托)第二、运用多重对比,深化作品主题。
本文标题:《燕歌行》示范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70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