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二
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二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为一含气不规则腔道。(一)鼓室鼓室是颞骨岩部内含气的不规则小腔,位于鼓膜与内耳之间。内有听小骨、韧带、肌肉等。鼓室内面及其内各结构皆覆有粘膜,此粘膜与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结构的粘膜相延续。听小骨有3块,彼此连接,连于鼓膜与前庭窗之问,与鼓膜接触的为锤骨,与内耳前庭窗相连的为镫骨.连于两者之间的为砧骨。当声波振动鼓膜时.三个听小骨的连续运动,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并能增大压强20余倍。与听小骨运动有关的肌肉有鼓膜张肌和镫骨肌。能调节鼓膜的紧张度和调节对内耳的压力。对鼓膜和内耳有保护作用。鼓室蹙的上壁为一薄骨板与颅中窝相邻,因此鼓室的炎症可波及颅内。在内侧壁面神经管凸内有面神经通过,由于管壁很薄,有时甚至缺如,故在中耳炎或中耳手术时.易损伤面神经。(二)、咽鼓管咽鼓管,为连通咽与鼓室之间的管道,可分为外侧的骨部和内侧的软骨部。管的外端开口于鼓室前壁;内端开口于咽腔鼻部,借此管维持鼓室与外界气压的平衡,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的短粗,且接近水平位,所以,临床上多见小儿咽部的感染易沿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三、内耳的组成内耳位于颞骨岩鄢的骨质内,鼓室和内耳道底之间,由骨迷路和膜迷路组成。骨迷路是骨性管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封闭的膜性管和囊,由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充满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的间隙内充满外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骨迷路的分部:(一)前庭在骨迷路中部,外侧壁即鼓室内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分别被镫骨和第二鼓膜封闭;前壁有孔通耳蜗,后壁有半规管的5个开口。(二)骨半规管为前、后、外互成直角排列的半环形骨管,膨大处称骨碰腹。3个半规管有5个口开口于前庭(后壁)。(三)耳蜗形似蜗牛壳,底朝向内耳道,叫蜗底,尖朝向前外下叫蜗顶。耳蜗由蜗螺旋管环绕蜗轴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人体解剖学第10章辅导讲义周而成。蜗轴发出骨螺旋板伸入蜗螺旋管腔内,其游离端连蜗管.这样,将螺旋管分成上下两半,上半为前庭阶,下半为鼓阶。前庭阶和鼓阶在蜗顶处借骨螺旋板形成的蜗孔相通。鼓阶起始部的外侧臂有蜗窗,由第二鼓膜封闭。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它们相连并遍及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组成,它在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通过感受器接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经感觉神经传至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中枢将信息整合后,再把冲动经运动神经传至效应器,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的活动。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所谓反射就是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完成反射活动的形态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传入神经)→中枢部→运动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1.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2.周围神经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两者都含有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分布到皮肤和运动系;内脏神经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两种神经都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内脏运动纤维根据其作用不同,再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一、脊神经的组成脊神经主要分布至躯干和四肢,共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每对脊神经都由与脊髓相连的前根和后根在近椎问孔处汇合而成。后根上有一膨大的脊神经节,内禽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其中枢突组成感觉性的后根,周围突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成分。前根由运动纤维组成,其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内。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禽有以下四种纤维成分。二、二肢的重要神经(一)组成臂从由第5—8颈神经的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自颈根部斜角肌问隙,经锁骨中点的后力方进入腋窝,嘲绕腋动脉排列。臂丛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的肌和皮肤,臂丛的主要分支有:(二)肌皮神经起自外侧束,支配臂部前群肌,终支在肘关节上方穿出深筋膜延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的皮肤。(三)正中神经1.行径由内、外侧两根合成,发自内、外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自肱动脉外侧→前耐→舷动脉内侧穿→旋前圆肌→指浅、指深屈肌之间→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腕管→掌腱膜深面。2.分布肌支→前臂屈肌(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外)、第1、2蚓状肌、鱼际肌(除拇收肌);皮支→掌心、桡侧3个半手指的掌面和鱼际的皮肤。3.损伤(1)因鱼际肌群萎缩而手掌虽平坦,呈现所谓的“猿手”。(2)运动障碍:屈腕能力减弱,前臂不能旋前,拇、食和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作对掌运动。(3)感觉障碍:拇、食、中指末节皮肤最明显。(四)尺神经沿臂内侧下行,经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至前臂,伴尺动脉下行,经腕前面入手掌,分支分布于前臂尺侧部分屈肌,手的小鱼际肌和中间群肌及拇收肌,手掌尺侧1/3和尺侧一个半指的掌侧皮肤,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两个半指的背侧皮肤。尺神经损伤后,小鱼际及部分中问群肌萎缩,第4、5指末节不能屈,拇指不能内收,其他指不能收、展,第4、5掌指关节伸直,指间关节屈曲,掌骨间隙深凹,形成“爪形手”。此外,尺侧一个半指及相应手掌的皮肤感觉障碍。(五)桡神经1.行径起自臂丛后束与肱深动脉伴行,经桡神经沟行向下.外,于肱肌与肱桡肌之间浅出,分浅、深两支至前臂后面皮肤和后群肌。2.分布肌支分布于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伸肌;皮支分布于臂后面、前臂后面皮肤及手背桡侧半2个半手指的皮肤。3.损伤肱骨中段骨折时常伤及此神经。肘关节屈曲,前臂呈旋前位,腕部呈“垂腕”状态。运动障碍,不能伸肘、伸腕、仲指,前臂旋后力弱,呈“垂肘垂腕”畸形。感觉障碍,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的皮肤最明显。(六)腋神经于腋动脉后方起于臂丛,经肱骨外科颈达三角肌深面,分支分布于三角肌、肩关节及臂部上1/3外侧的皮肤。腋神经损伤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不能外展,由于三角肌的萎缩,呈现“方肩”征。三、胸神经前支(一)行程、分布胸神经前支共12对,第1~11对行于肋问隙,称肋间神经,第12对行于第12肋下,称为肋下神经。肋间神经在肋问内、外肌之间沿肋沟前行,于腋前线处发出外侧皮支。上6对在胸骨侧缘浅出,下6对向前下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入腹直肌鞘,于腹白线附近浅出。(二)肌支支配肋间肌、腹前外侧肌群。(三)皮支皮支呈节段性分布于胸腹壁皮肤:胸骨角平面——胸2;乳头平面——胸4;剑突平面——胸6;肋弓平面——胸8;脐的平面——胸10;耻骨联合与脐相连线巾点平面——胸12。四、股神经①股神经股神经于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股动脉外侧人大腿股三角。终支称隐神经。肌支配股四头肌;皮支(隐神经)分布于小腿内侧和足内缘皮肤。②损伤运动障碍大腿前群肌萎缩,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膝反射消失。感觉障碍主要见于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五、坐骨神经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自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下降,经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达股后,于股后群肌问下降,分支支配股后群肌。至腘窝上二方分为胫神经与腓总神经。(一)胫神经沿胭窝正中下降,在小腿后群肌的深、浅两层之间下行,分支分布于小腿后群肌和小腿后面的皮肤。胫神经经内踝后方入足底,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分布于足底肌和皮肤。(二)腓总神经沿胭窝外侧缘下降,绕过腓骨颈分为深、浅两支。1.腓深神经位于小腿前群肌深面,伴胫前动脉下行,分支支配小腿前群肌、足背肌及第1~2趾背相对缘的皮肤。2.腓浅神经穿小腿外侧群肌下降。主干至小腿中、下1/3交界处,穿出深筋膜至浅筋内膜下行,经踝关节前方至足背。下降过程中,分支分布于小腿肌外侧群、小腿前外侧面、足背及第2~5趾背相对缘的皮肤。3.腓总神经损伤(1)小腿前、外侧肌群瘫痪,小腿后群肌因失去拮抗肌而过度牵拉造成足跖屈(足下垂)和内翻位,即所渭“马蹄内翻足”畸形。(2)运动障碍:足和趾不能背屈,因足下垂,患者步行时必须用力提起下肢,髋、膝关节高度屈曲,呈“跨阈步态”。(3)感觉障碍:主要在小腿前、外侧面及足背皮肤。4.臀上神经:臀上神经由梨状上孔出盆,支配臀中、小肌、阔筋膜张肌。5.翳下神经:臀下神经由梨状下孔出盆,支配臀大肌。6.股后皮神经:股后皮神经分布于股后及腘窝皮肤。7.阴部神经:阴部神经出梨状下孔入坐骨小孔,支配会阴肌和阴部、阴囊、大阴唇皮肤。渺渺红尘,茫茫人海,没有过早,也没有太晚,遇见的自然是恰逢其时。有人说,这世间的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惟有父母与子女,是为了别离。父母为自己付出的,永远是百分之百的绵绵恒爱。每当看到满头如雪,弯腰驼背,步履蹒跚的父亲母亲,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们曾用最纯朴、最勤劳的方式为自己撑起过一片天,现如今却是衰老伴着他们走过一年又一年。于父母眼里,自己就像飘在天空的风筝,无论飞得多高多远,他们也舍不得松开牵挂的那根线。这种深厚的爱,若高山阔海,就算用一辈子的时间,恐怕也回馈不完.想来那句: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应是最好的报答。记得一首《友情》的歌,里面那段歌词格外打动人:友情,人人都需要友情,不能孤独,踏上人生的旅程……听完,特别想感谢那些出现在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朋友,感谢这一路上你们给予的支持和鼓励。此生何其幸运,能成为彼此的亲密挚友。除了家人,最熟悉我的还有你……童年,一起玩耍嬉戏;少年,一起努力学习;青年,互相聆听各自的小秘密;愿中年的彼此,都能好好保重自己;愿我们老的时候还能一起喝茶、一起聊聊不太完美的却又共同参与过的往昔。人生能有三五知己,懂得自己,足矣!佛说,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修行。想必爱情更是如此。于风雨兼程的人生里,在五味杂陈的生活中,谁是谁的月下客,谁是谁的心上人,谁与谁会一见倾心,谁与谁能相伴到岁末晚景,凭的就是一份缘。感谢即将成为自己人生中最亲爱的你,相遇是缘,相恋是爱,相守是情。
本文标题: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71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