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比亚迪:中国式低成本创新范本
比亚迪:中国式低成本创新范本无论进入哪个行业,比亚迪都以一种颠覆者的姿态出现。它漠视制造业现有的模式和规则,却屡次依靠自身的技术和创新获得超常成功。王传福发明的这种半自动生产线后来被比亚迪总结为“人+夹具=机器手”模式,它所带来的成本优势成为比亚迪的法宝,使得比亚迪的固定投资是日本同类企业的1/15~1/10,而产品的价格又能做到比对手低40%。王传福深谙:对设备要求越高,投入越多的产品,比亚迪的这种方法就越有优势。1发明“人+夹具=机器手”模式深圳郊外,被核实了参观证、交出手机和照相机后,记者穿过一个有门卫看守的大门,便进入了比亚迪位于深圳的宝龙厂。在十几座厂房中,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手机,正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纵横排列的十几条生产线令车间显得有些拥挤和杂乱。在一条条六七十米长的流水线上,密密麻麻地坐着四五十名工人,手里拿着夹具,以准确完成点焊、检测、贴标签等工作。工人们头也不抬,从上班到下班就一个动作。这些年轻的工人并不太清楚这个枯燥、机械的动作是比亚迪当年战胜强大日本对手的秘密武器。回到1995年,比亚迪创立的年份。离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王传福向做证券投资的表哥吕向阳借了2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准备进入被日系厂商垄断的镍镉电池领域。但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需要几千万元的投入,王传福手中的250万元显得太微不足道了。资金上的窘境迫使王传福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既然买不起自动化生产线,何不自己动手制造生产设备,把一条生产线分解成很多环节,核心环节用自动化控制,其他环节由人工完成。最终,这条可以日产三四千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花费了100多万元,但需要四五十个工人。在日本,生产同样的产品,一条自动化的生产线只需要几个工人。为了保证人工的操作可以像机器手一样精准,王传福专门设计了许多夹具,成本不过几元钱。例如在放螺丝的位置设计一个洞,人手只要把螺丝放进洞里就不会歪掉。这种半自动生产线后来被比亚迪总结为“人+夹具=机器手”模式。能够发明这样的生产线,与王传福过往的经历有很大关系:1987年,王传福考取中国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1992年被破格提任该院301室副主任,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处长之一。他当年研究的方向正是比亚迪崛起的核心技术:电池冶金。对于昂贵的设备,王传福都想尽办法改造,这后来成为比亚迪的一种习惯。例如,日本的电池产品都是在纯干燥室里做出来的,比亚迪根本没钱建纯干燥室,就在配方上想办法,加一种能够吸水的药剂进去,这样造出来的产品直接就把水给吸收走,起到干燥的作用。这种半自动化、半人工化的生产线所具备的成本优势成为比亚迪的法宝,使之从初期就以40%的价格差猛烈冲击着日产电池的价格体系。当年,三洋一块锂电池成本要4.9美元,而比亚迪的只需1.3美元。更重要的是,这种半自动化、半人工化的生产线给比亚迪带来的是连锁性的成本优势:由于生产线的投入非常低,使得折旧成本相应也就非常低,它的折旧成本只有3%~4%,而三洋等全自动的生产线要达到30%~40%;比亚迪的自创生产线有很强的灵活性,当推出一个新的产品时,原有的生产线只需做关键环节的调整,对员工做相应的技术培训就可以。而竞争对手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每一条线只能针对一种产品,如果要推出新品,则必须投建新的生产线,投资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几亿元。2000年,比亚迪成为摩托罗拉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除了强大的成本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比亚迪交货的速度非常快。当时,随着手机款式的更新,对电池结构的要求也不同。当客户提出更换电池结构时,日本企业从引进自动化设备到调试完毕,少说也要几周的时间。而比亚迪这套人+夹具=机器手的半自动设备,只要把人调一调,加一两个小流程,几天就可以上一个新品种。经过这样的连锁反应,使得比亚迪的固定投资是日本同类企业的1/15~1/10,而产品的价格又能做到比对手低40%。王传福深谙:对设备要求越高,投入越多的产品,比亚迪的这种方法就越有优势。在曾鸣看来,看似简单的分拆流程其实反映的是与传统不同的研发思路。许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方向是怎样去改进产品,他们一般不会去做另一个方向,即怎么用研发来降低成本。但用研发的方式降低成本,杠杆效应非常大。2降低成本不靠“拧水”,靠研发对于这种通过改造生产线来降低成本的做法,每一个比亚迪的早期员工都能举出很多例子,甚至他们就是其中的发明者。例如,比亚迪生产锂电池后,对生产设备的要求更高,必须拥有无尘真空生产空间,当然,这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一个具有中专学历的技术人员想了一个办法,把无尘真空生产空间改良为无尘厢式生产线,工人只需戴上手套伸入无尘环境中就可实现各项操作。员工的想法很朴素:这样做能省钱。比亚迪按照自己创立的路线吞噬着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在此过程中,王传福极力保持低调。但还是被两位学者敏锐地挖掘出来,他们认为,这种生产模式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他们开始深入比亚迪,并从理论的高度做出归纳。一位学者是曾鸣(现为阿里巴巴总参谋长),从2001年开始研究比亚迪,他当时任教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研究的课题是:比亚迪是如何在细分市场中成为全球最领先的企业。那一年,在比亚迪的进攻下,除三洋之外的日系厂商全面亏损。在对照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模式后,曾鸣发现:“日本锂离子电池厂商从一开始就走高成本之路,这会受制于设备,无法采取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措施。国内虽然早有多家厂商进军锂离子电池领域,但都是走日本人的老路,甚至花数亿元将日本老的生产线买下来。而引进技术的结果是任何一个零件的替换都需要求助于日本。”曾鸣将比亚迪的这种做法称之为中国特有的“低成本创新”的典型代表:“它最大的特点是在资本不足的劣势下,利用流程改造,把电池制造这一资本密集的产业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限度地将技术与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结合,获得了外国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成本优势,迅速赢得市场份额。”在曾鸣看来,看似简单的分拆流程其实反映的是与传统不同的研发思路。许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方向是怎样去改进产品,他们一般不会去做另一个方向,即怎么用研发来降低成本。但用研发的方式降低成本,杠杆效应非常大。这同样是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没有想到的方向,许多企业家天天思考如何在“毛巾里拧水”,但后来的事实一再表明,“毛巾里拧水”的作用有限。武常岐,另一位从早期就开始关注比亚迪的学者。他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2008年成为比亚迪独立董事,他将比亚迪的模式定义为现代工业革命:“早期的工业革命,是因为人力太贵才发展机器;但王传福做的是现代工业革命,用人力革机器的命。”在总结比亚迪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曾鸣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比亚迪成功后,再看其模式就会觉得似乎很容易被同行模仿,就是把电池的制造流程分解为很多细节,每组工人只需做一步简单的工作便可。但事实并非如此,后来深圳出现几百家做电池的,大部分是比亚迪的人出去做的,但却悄无声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做到比亚迪的成本、质量和效率之间的平衡。这中间有很多管理上的投入,组织上的保证,也有很多经验的积累,显然不那么容易模仿。”“公司最大的价值不是在财务报表上,真正的资产是会计师和报表看不到的,是我们1.2万名工程师团队所开发的技术和各种商业模式,特别是人类急需的新能源和保护地球的技术,这才是公司真正的价值。你们看到的是公司能赚多少钱,其实真正的推手是人,是技术,这是公司成长真正的动力。”王传福说。3打破技术恐惧症从比亚迪的宝龙厂回到坪山厂,这里是比亚迪的新总部,比亚迪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也设在此处。比亚迪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带着炫耀的口气告诉你,这里占地180多万平方米。如果看听者没啥感觉,他们马上会补充:“这相当于260个足球场”。之后,听者往往面露惊讶之情。比亚迪总部最有特色的建筑是被称作“六角大楼”的研发中心,名字源于其六边形的设计。王传福等核心领导层都在这里办公,同在这里办公的比亚迪公关经理杨昭说:“现在能够见到老板的机会寥寥无几,老板太忙了,天天飞来飞去,在各个工厂视察。”每年的11月18日,员工们可以远远地望着坐在主席台上的王传福。这一天,是比亚迪的厂庆,庆祝的方式是召开运动会,王传福唯一参与的项目是高层的400米竞赛,这是他要求每位高层必须参加的项目。“不过,他从来跑不了第一名”,杨昭说。六角大楼同样保持着对外界的警惕。我们只能在杨昭的带领下,以每层的楼道为参观路线。幸好这里是“开放式”办公,所有的玻璃都是透明的,所有的电脑都朝向楼道,任何人在外面都可以对里面员工的工作状态一目了然。在六角大楼,接待外来人员最多的是“技术博物馆”,里面展示了比亚迪的产品及其短暂历史的每个重要阶段。每介绍完一件产品的功能,杨昭都要加上一句:“这个容易做,没什么难的……”接触过一些工程师后,发现他们与杨昭的口气完全一致。在他们眼中,对技术没有丝毫的恐惧感。六角大楼中,有8个字随处可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严格遵循的行动法则”,比亚迪的工作人员说。两个硬性指标可以证明这确实不仅是口号:2008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为11.6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66%;比亚迪现有员工约14万人,其中有1.2万名工程师做基础项目的研发,约占员工总数的9%。王传福把这1.2万名工程师视作竞争利器,“公司真正的资产是会计师和报表看不到的,是我们1.2万名工程师团队所开发的技术和各种商业模式。你们看到的是公司能赚多少钱,其实真正的推手是人,是技术,这是公司成长真正的动力。”这是王传福的肺腑之言。“在比亚迪,最‘牛’的员工一直都是研发人员,王老板跟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他以前每周必参加的一个会是品质汇报现场会,与工程师当面探讨问题。比亚迪有一个金额为30万元的总裁奖,每年颁发一次,主要是奖励给研发人员。自从进入汽车领域后,营销人员的地位也提高了不少。老板只抓两块:研发和市场,管理岗位的人是他见得最少的。”王建钧说。王传福对这些研发人员的重视,是因为他看到了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的研发优势——具有大量低成本的研发人员。据一位参加2009年比亚迪中期业绩发布会的相关人士表示,在发布会上,王传福再次重申了这些低成本研发人员的优势:“比亚迪有个‘301’的提法,就是以300%的工程师人数换取1%的领先,实际上不可能仅仅领先1%。我们把这些精英绑在一起,以300%的数量与竞争对手对抗,能不领先吗?”在比亚迪,对知识型员工和工人的管理方式完全不同。工人就像军队里的士兵,一声令下,必须服从,但用这样的方式对待知识分子肯定不行。知识分子自主性非常强,要求尊重,要求价值认同、文化认同,这样才能发挥创新作用。这些人有时也会迟到或者犯类似的小错误,但是管理者不要过于计较。4不能过于计较工程师的小错误王传福的这种论调与他本人给人的感觉高度一致,与比亚迪总裁的身份相比,他更像一个对技术高度痴迷的工程师。在他办公室的书架上,都是汽车、电子、化学、物理方面的专业书籍和杂志,没有一本管理方面的书籍。比亚迪准备做汽车的那段时期,王传福一上飞机就开始看汽车的书,看多了,就觉得汽车只是一个低科技的传统产业,并不可怕。不过,王传福的汽车梦并不顺遂。2004年,比亚迪牌汽车终于面市了,在经销商的反馈面前,王传福的心情像当天的天气一样阴沉。随后,他开始了“疯狂”的举动——不断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买回高级轿车,让工程师把这些车拆了,之后要写总结、写报告,从头开始了解汽车设计。许多工程师才20多岁,之前都不曾摸过这些高级轿车,要拆这么好的车根本下不去手。王传福见状,立刻拿起钥匙,在车门上用力划了几道,“现在你们可以拆了”。2009年,比亚迪汽车拿到不错的成绩单:F3加上F3R成为国内单一车型销量排名第一;F6在2.0排量同级车里同样排在前面,奇瑞的东方之子、中华骏捷、江淮宾悦加起来也比不过F6的销量。参与拆车的那些工程师充分理解了当年“解剖”那些高级车的意义。类似的路径每天都在发生,只是随着比亚迪汽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表现形式。高楠(化名)是2008年比亚迪从安徽招来的毕业生,他告诉记者,刚工作一年,他就接触了大量整车实验。如果去国企,首先要拧一年的螺丝钉、清理一
本文标题:比亚迪:中国式低成本创新范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71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