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中央银行学第06章 清算服务(补充图形)
一,组织票据交换和清算票据交换是各银行彼此之间进行债权债务和资金清算最基本的清算手段。它的基本原理如图6-1所示,付款人甲将表示甲欠乙的票据交给乙,乙将票据交给银行B,委托银行B收款。银行收到客户提交的票据之后,拿到票据交换所进行提示,付款银行A对票据进行确认之后,委托票据交换所进行清算。票据交换所委托中央银行将开设在中央银行的A银行账户的资金转移到B银行的账户。一般情况下,银行拿到票据交换所的票据不会是一张,而是复数的以己方为收款行的票据,交给付款行,并取回其他银行代收的以己方为付款行的票据。然后通过各自在中央银行开设的账户进行彼此间的债权债务抵消和资金清算。票据交换所既有采取中央银行负责管理的形式,也有由私营清算机构和金融机构联合主办的形式。但不管如何,票据交换的资金清算都是通过各银行或清算机构在中央银行开设的帐户完成的。图6-1票据交换过程付款银行A付款人甲收款银行B受付人乙票据交换所A银行帐户B银行帐户中央银行7转帐6委托转帐5收回票据2兑付委托8不兑付通知3提交票据4票据交换1出示票据票据流转资金流转二,办理异地跨行清算各种不同银行之间的异地债权债务形成了各行之间的异地汇兑,会引起资金头寸的跨行、跨地区划转,划转的速度和准确关系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金融的安全,因此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清算帐户进行集中处理,提高清算效率减少资金消耗。不同地区、不同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就成为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业务的重要内容。异地跨行清算的原理如图6-2所示。付款人甲向自己的往来银行A发出支付通知,银行A作为汇出银行向当地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发出支付指令,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将A银行账户上的资金扣除,然后通过清算中心向汇入银行B所在地区的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发出向B银行支付的信息,B银行所在地区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受到信息以后,向B银行发出支付通知的同时,将资金划入B银行的账户,B银行向受付人发出到帐通知。图6-2异地跨行清算程序付款人甲受付人乙汇出银行A汇入银行B发报央行收报央行清算中心资金流转6支付通知3借记汇出行帐户8到帐通知4支付信息2支付指令7贷记汇入行帐户5支付信息1支付通知票据流转其中的清算中心实际上就是大额支付系统,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拥有并经营清算中心,直接参与跨行、跨地区支付清算。例如我国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就承担了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内部一定金额以上的大笔结算。美联储的FEDWIRE系统等。当然也有国家,仍然由私人机构经营清算中心,但是清算中心清算以后,最终资金的划拨还是要通过各自在中央银行的账户进行的。因此,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差额清算服务也是中央银行的任务之一。三,提供跨国清算服务中央银行不仅为国内经济和金融活动提供支付清算服务,在对外支付结算和跨国支付系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所谓国际结算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程序并借助结算工具和清算系统,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和实现资金跨国转移的行为。国际结算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各种货币之间的兑付和转帐划拨,实现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清偿和资金的正常流动。跨国清算的基本原理如图6-3。例如国外的付款人甲需要向国内的受付人乙支付一笔款项。首先,甲向往来银行A发出向乙的支付请求,A接手后向乙所在国的国内代理行B发出委托请求;代理行B接受委托后,将A账户内的资金扣除,并向跨国清算系统发出向受付人的往来银行C的支付通知;跨国清算系统核对后要求中央银行将B账户内的资金划到C账户,到帐以后,C将资金划入乙的账户同时向乙发出到帐通知。图6-3跨国清算程序汇款人甲往来银行A代理银行B银行B中央银行银行C汇入银行C受付人乙7到帐通知3支付指令2委托请求(通过SWIFT等)4借记汇出行帐户5贷记汇入行帐户6支付通知票据流转1支付通知资金流转随国际间经济、贸易、投资和民间往来的增多,跨国支付清算业务量迅速扩大。例中往来银行向代理银行发出委托请求是一笔巨大的数目,反过来B银行也有大量的业务委托A代理。因此,为了提高跨国支付系统的运行能力和效率,欧美的大银行于1973年开发了SWIFT(TheSocietyforWorldwideInterbankFinancialTelecommunication)系统。由于SWIFT的参加者遍布全球数千家金融机构,可以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支付清算服务。因此,SWIFT成为各国非常普遍使用的跨国支付清算系统。系统的现代化保证了跨国支付清算业务的大量和及时处理成为可能,国际间资金流动顺利进行,债权债务按期偿清,货币收付及时实现,保证各国对外交往正常开展及国际社会的正常运转。同样,跨国支付清算最终也还是要通过银行包括代理行之间的资金划转进行的,同时中央银行还负有对资金在国内外流动的监督等责任,因此,中央银行在跨国支付清算中担任重要角色。一,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沿用同城结算以现金和支票为主,异地结算以汇兑为主的传统结算方法。以后为了配合计划经济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除了小额交易外,一律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1953年,随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事实上唯一的银行,在全国建立了“三级联行清算体系”,即县(市)内联行、省内联行和跨省的全国联行。各级联行负责辖区内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清算,全国联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进行资金清算。1978年开始改革以后,为配合计划经济的“三级联行清算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发展需要。随国有商业银行(专业银行)的建立和中国人民银行专司中央银行职能,1985年进行了将中国人民银行资金与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分开管理的改革,中国人民银行主办的“三级联行清算体系”改为各国有商业银行自行的联行体系和跨行直接通汇清算。大力推行增加各种结算工具和推进支付结算现代化,1991年我国开始规划建设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ChinaNationalAdvancedPaymentSystem)。1996年开始动工建设。该系统涉及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公司和各家商业银行、政策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覆盖全国324城市处理中心,预计达到8964个商业银行网点。采用大额实时、小额批量的处理模式,主要用于解决各家商业银行间的跨行资金支付清算及结算问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运行管理的大额支付系统HVPS、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共建共有共用的小额批量处理系统BEPS、中央银行账户管理系统SAPS、支付银行卡授信系统BCAS、政府债券簿记系统GSES、同城票据交换所LCH和金融管理信息传输服务FITS。
本文标题:中央银行学第06章 清算服务(补充图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83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