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临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1-前言服务业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一切服务性行业,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服务业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发展服务业,发挥社会分工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要素,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和产品,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现代产业演进规律的必然要求。鉴此,特编制《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服务业各类行业规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一、服务业发展现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03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上升至65%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CDP比重为31.8%。我市服务业在近十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上升,1995年至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10.5%,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三次产业结构由18.68:52.01:29.31演变为10.34:55.71:33.95。从三产和就业比重看,我市服务业总体发展处于全国的中上、浙江的中下、台州的中等水平。从产业结构看,仍处于以交通、商贸等传统流通型服务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临海市产业结构轨迹图三次产业占GDP比重表(2004年)名称全国浙江台州临海GDP(亿元)136515112431173.8150.5第一产业比重(%)15.27.38.210.3第二产业比重(%)53.053.758.555.7第三产业比重(%)31.839.033.334.095969798990001020304010203040506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年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3-三次产业就业比重表(2003年)名称全国浙江台州临海就业人员(万人)74432.02961.9358.966.2第一产业比重(%)49.129.637.042.5第二产业比重(%)21.636.933.029.7第三产业比重(%)29.333.530.027.8(一)主要特点服务业涉及门类齐全。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业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总体涵盖了流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等四大领域,建立了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及旅游休闲等14个行业。截止2004年底,我市拥有商贸企业及网点15000多个,其中商品交易市场88个;交通部一级客运中心1家,货运中心1家,营运客货车3000辆左右,出租汽车365辆;文化经营单位760家,其中文化娱乐场所近100家;涉外宾馆10家,旅行社10家;中介机构270家,注册资本17895万元;职技校13所。新型服务业迅速崛起。房地产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地方的主要税源,2004年房地产企业36家,开发投资额为8.7亿元,比1998年增长近4.6倍,年均增长30%。旅游知名度不断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4-临海市服务业内部结构单位:亿元、%行业名称2003年2004年实绩比重实绩增长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41.6651.1017.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6.7316.27.8314.915.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716.53.0511.76.0批发和零售业7.0416.98.1412.615.9住宿和餐饮业2.215.32.9120.25.7金融业4.210.14.829.09.4房地产业2.866.93.8320.77.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12.71.4023.22.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0.350.80.4525.60.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130.30.1835.90.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147.53.9522.17.7教育4.3310.45.6123.611.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137.53.9419.97.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571.40.6711.41.3公共管理和社会团体3.137.54.3131.08.4提升,已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6.82亿元。通讯业发展迅猛,邮电业务量从1995年的0.93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0.56亿元。金融保险业快速发展,伴随房地产业发展的物业管理、社会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文化、体育等产业虽然所占比重较小,但增长较快。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5-传统服务业素质不断提高。随着新兴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和邮政、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有所下降,但在总量上仍占据绝对优势。特别是传统服务业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辐射和倍增效应,积极推进计算机技术在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的应用,加快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传统服务业的规模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服务业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我市服务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可吸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2004年,我市服务业就业人数为21.48万人,占就业人口比重为32.2%,比1995年净增4.45万人,比重提高了7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发展极大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成为我市扩大就业、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服务业加快人民生活改善。服务业特别是生活性服务业,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其发展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不断满足人们对教育、医疗、文化、居住、交通、通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47.2%下降为2004年34.9%,用于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等方面支出明显增加,分别占2004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6.1%、12.2%和14.4%。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6-质量,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二)存在问题一是观念和体制障碍制约服务业发展。受传统产业观念影响,把服务业重要性放在工业、农业之后,对服务业发展重视不够。城乡二元体制结构阻碍人口向城市转移,社会保障体系薄弱,影响相当部分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抑制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从而抑制服务业的发展。二是服务业占GDP比重偏小。我市服务业总量明显偏小,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与台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到2012年我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0%有很大差距。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市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2004年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8.9亿元,占比重37%。新型业态虽发展较快,但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四是商贸网点布局有待优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市区网点遍地开花,业态单一,以沿街小型店面为主。农贸市场规模小,网点过密。商贸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低、小、散”特点明显。五是人才严重短缺。由于传统服务业对人才和技术的要求不高,造成每年流向服务业的人才较少,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知识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7-密集型服务业人才严重短缺。六是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低。银行、保险、电信、电力、供水等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多,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度不高,服务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尚未形成,也相应影响了产业化进程。二、服务业面临的背景(一)入世带来外资服务业引进的新机遇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原则,服务业的市场准入、行业限制等将有所放宽,市场的开放度将大大提高,随着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咨询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文化娱乐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及其他工程服务逐步进入中国服务业市场,我国服务业新领域将得到快速拓展。通过开放,引进外资及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学习国外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先进的营销手段,有利于加快了服务业总量扩张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服务管理水平向国际规范靠拢,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世贸组织的加入为加快我市服务业的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提供有利时机。(二)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发展机遇由于受土地、资金、能源、环保等要素的制约和条件的约束,更加突显出服务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低能耗、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8-低污染、广就业的比较优势。尤其在强调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下,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相对依赖较少的服务业将更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服务业将成为优先发展的对象,许多促进服务业提速的政策也将相继出台。随着服务业发展的观念性、政策性障碍的破除,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极大推动服务业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三)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带来的发展机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打造制造业基地过程中,深加工、精加工以及相应的设计、运输、包装、储存、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将增多,制造业产业链中的服务活动通过专业化分工而逐步独立,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体系。随着城乡二元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化进程及人口集聚的加快,将增加居民社会化的服务消费,促进商业、餐饮、医疗、社区服务等生活服务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将带动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的完善,将带动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共服务行业的发展。因此,工业化、城市化的互动发展为服务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发展机遇。(四)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从一般物质需求转向追求生活质量,从同质消费转向个性消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9-费。电子及通讯设备、轿车、住宅三大消费热点已形成,非商品性消费比例将逐渐扩大,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教育等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提高。消费层次提升与消费结构转换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五)我市现实条件蕴含的发展机遇临海处于台州的几何中心,是台州的陆上交通枢纽,104国道贯穿临海全境,甬台温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与甬台温铁路、金台铁路“二纵二横”交通主干线均在临海交汇。“十五”期间,我市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区建成区面积近30平方公里,2004年市区人口26.6万人,基本形成中心城市-小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体系。临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资源较为丰富,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众多;教育卫生等技术水平、设施水平较高。日趋凸显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教育卫生设施及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为加快我市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基础。(六)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入世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与WTO的基本原则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差距,调整和适应体制上的差异性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随着服务业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将面临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企业的生存空间会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10-受到严重挤压,会丧失部分原有的市场份额;外资企业在人才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形成人才竞争的压力。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会明显呈现出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比重稳中趋降、三产比重持续上升的趋势,服务业进入加快发展的区间,2004年我市人均GDP略超过1500美元,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还不高。另外,台州的易地设市,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南边县(市、区)的竞争压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影响我市服务业的发展。三、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临海市委、市政府“中部腾飞、两翼展翅、沿边崛起”发展战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04]55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纲要
本文标题:临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83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