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企业战略-饭店提升服务质量妙方—给员工授权
★★★文档资源★★★你饭店的员工是否经常置身于以下的情景中:饭店每天的离店结账时间是在中年12店以前,但某位客人询问前台接待人员,自己是否能在下午2:00之前再离店;饭店餐厅的服务员接到一份价格中等的家庭定餐单,菜单上没有客人要点的菜,然而顾客却坚持不要用其他菜来替换;餐厅菜肴出现质量问题,客人感到非常不满,要求餐厅的服务员立即进行赔偿和补救,同时客人希望马上得到答复......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会令服务员们应接不暇;但是此时客人们往往会得到服务员的这样的回答:“不行,这不符合我们的制度”或“我得和我的主管商量一下”,甚至会听到很无奈的回答:“我希望能为您做点什么,但是现在我什么也做不了,而且这并不是我的错。”可以设想,遇到如此尴尬的景况,客人不悦之情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换一种方式解决问题呢?如果能授权服务员打破规章制度,自发和灵活地处理一些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或仅指望管理人员来处理问题,结果很可能会令客人感到满意。对员工的授权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授予其权力,而是管理人员在将必要的权力、信息、知识和报酬赋予服务一线员工的同时,让他们主观能动地、富有创新地工作。也就是说“授权”通过赋予服务人员一定的权力,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授权”可以实现饭店内部有关的信息、知识和报酬的共享,使员工对饭店和客人有较充分的了解,并因此备受激励。除此之外,“授权”还强调对员工的尊重,把员工从细枝末节的严格规定和制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适当“授权”能唤起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创造性和对顾客的真切关怀。“授权”不但使员工工作更投入,而且还会使顾客满意度增加。员工这种自我负责的,对客人热情而周到的服务,可以成为饭店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举措之一。对饭店员工授权的方式●授予员工一定的决策权。“授权”被认为是在工作中给予员工一定的决策权,即授予员工一定的人事、资金等资源的支配权力,并允许员工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行使权力,以便于当出现服务差错时,不需要再去找不在现场的有关负责的管理者。而是打破常规,主动、灵活地为顾客做好服务工作。美国学者鲍恩和劳勒(BowenandLawer)认为:对服务一线员工的授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允许员工自己决定怎样做才能使顾客更加高兴;或给予员工几乎没有****的权力,去对任何服务中的差错进行补救性服务。”而授予员工一定决策权也就是使员工在决定服务程序的问题上有了一个延伸的发言权。例如,美国马里奥特(Marriott)饭店公司在其下属的多家餐馆里规定,任何雇员只要认为需要就可以用不超过餐厅规定限额的额外支出安抚不满的顾客,如为顾客免费送上饮料,甚至可以代付账单。●建立和工作绩效密切相连的报酬体系。饭店员工都非常希望他们的辛勤工作能够得到充分肯定,他们在为饭店创造满意的顾客、利润的同时,饭店也需要对他们给予回报,使他们和饭店共享利润。因此,在饭店内部建立一种和工作绩效密切相连的报酬体系,视服务员工的工作绩效的好坏程度而给予相应的报酬和奖励,无疑是对服务员工的一种肯定和激励,使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满意感增强,更好地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例如,美国的费尔菲尔德宾馆是马里奥特饭店公司的一个分支,他们的客房清洁人员在特别繁忙的日子里,可以“竞标”打扫更多房间,每打扫一个房间就额外得到半小时的报酬,而优秀的“竞标”员工则可以拿到相应的奖酬。●对员工进行培训。饭店的员工和顾客的距离是最近的,如果在服务之前员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和指导,那么当服务差错出现时,他们就会不知如何应对不满的顾客,在处理服务差错时可能会不知所措,缺乏信心,就不能决定哪一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所以当服务差错出现时,如何来进行补救性服务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需要对服务一线的员工进行培训。饭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员工进行补救性服务的培训:a.提高服务意识经常是员工被授予了权力,但是却不愿意主动地进行补救性服务。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有很多原因,包括缺少激励,缺少责任心,即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培训的重点:向员工强调饭店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使员工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优质服务的思想,形成优质服务的工作态度。b、提高服务知识和技能当员工有了一定决策权,可以对服务差错做出及时的反应;有权力独立地进行补救性服务后,应该继续培养他们去如何创造性地为顾客解决各种服务质量问题,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及提高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增强做好补救性服务工作的信心;如何做适当的决策。以及如何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等......培训不仅能够改进员工的服务方式,使他们在对顾客服务时更加细心周到,而且由此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顾客的满意感。所以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有主题的培训。例如,有些补救性服务中,服务员工可能会忽视他们采取的措施对其他部门服务工作的影响。饭店总服务台接待员允许不满的旅客提前登记入住,会打乱客房部清洁卫生工作计划。要防止这类问题,管理员工就需要对服务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了解自己在整个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以及自己的工作与其他部门员工的工作关系。还有些服务员工可能会不顾成本,给予顾客过多的赔偿。要防止这类问题,管理员工应使服务员工了解合理的赔偿限额。在服务工作发生差错后,员工有权按照本饭店的服务质量承诺制度,赔偿顾客的损失。饭店员工授权的意义●使服务员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顾客需求做出快捷而直接的答复饭店对服务第一线员工授权是一项有效的管理措施。授权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灵活性,员工可以根据服务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每一个服务的关键时刻更好地满足顾客提出的要求。被授权的员工在顾客到来之前就拥有了所有必要的资源,来为顾客提供他们所要求的服务。●使服务员工在补救性服务过程中向不满的顾客作出快捷而直接的答复在饭店对顾客服务中既有履行服务程序,如登记和安排客人在宾馆的房间里住宿;也包括对服务不善进行补救,比如把客人从吸烟楼层重新安排到他最初要求的无烟房间。如果饭店对服务员工适当地授权,允许员工按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行使权力,在第一时间纠正服务差错,就可以让情绪不满的顾客变得满意,甚至成为忠实顾客。但是如果饭店不授权服务员工,对顾客采取必要地补救措施,而是推卸责任或让顾客等待时间过长,那么饭店服务在补救性服务这一项上就有所欠缺了。●改善员工的自我意识和对工作的认识授权可以反映一种心理上的态度,授权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控制感。饭店严格的规章制度会使员工缺少发言权和地位。而授权可以让服务员工拥有发言权,并且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工作的“主人”,他们会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感到工作非常有意义。●被授权的员工会更加热情地对待顾客有研究表明,饭店的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员工的礼貌、热情和积极配合的态度构成的。顾客希望饭店的员工对他们的需求表示关心,而被授权的员工受到了来自管理人员的良好的指导、培训和监督,报酬制度也相对公平和合理,他们会对顾客的需求做出更为积极地反映。●被授权的员工可以为服务活动出谋划策授权意味着放开对基层员工的控制,鼓励员工发挥主动性和想象力并为此给予奖励。被授权的基层员工往往随时准备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新的服务想法和意见,对“我们的工作怎样做最好”拥有发言权,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和提高饭店服务质量。●使饭店获得更好的口碑,增加回头客当饭店的顾客接受了被授权的员工高质量的热情的服务,获得满意之后,他们很可能会成为饭店的回头客,而且会积极地为饭店进行口头宣传,成为饭店免费的广告员。对饭店员工授权是一个双赢的理念,它不仅使饭店一方获得回报,还可以通过向顾客提供改进过的服务,使顾客一方得到满意,因此,授权是饭店提升服务质量的妙方,从而创造卓越的服务业绩。更多相关文档·一百华联吸收合并案例分析(上)(12370字)·一百华联吸收合并案例分析(下)(8714字)·从竞争战略角度来解析格兰仕和沃尔玛的差距(7900字)·利用战略管理执行系统赢得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7780字)·谈:战略设计与企业价值(4877字)·论:关于在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探讨(19554字)·谈新时期我国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改革(2791字)·刍议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2720字)·浅析我国绿色会计核算制度的实施(3226字)·浅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我国民用天然气管理(2906字)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Email:hxdoc@126.com站长统计据和现实背景,第三部分介绍案例中合并各方的情况、合并的过程,第四部分对并购动因和合并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并关注合并后百联集团的整体发展,最后得出结论和启示。二、企业并购相关理论及现实背景(一)企业并购的相关概念界定提到企业并购,产生的一组概念就是兼并(Merger)、收购(Acquisition)和合并(Consolidation)。其中,我们把兼并和收购统称为并购(M&A)。而近年来,接管(Takeover)一词也在各种企业并购活动中频频出现。以下就是对这四个概念的解释。1.兼并所谓兼并就是指任何一项有两个或更多实体形成的一个经济单位的交易。通常分为横向兼并(horizontalmerger)、纵向兼并(verticalmerger)和混合兼并(conglomeratemerger)。横向兼并涉及到两个从事同类业务活动的企业,例如,两个百货公司之间的兼并;纵向兼并涉及到某项生产活动的不同和阶段,例如,百货公司中所涉及的供应商及经销商等等;混合兼并涉及从事不相关类型经营活动的企业。12.合并我国《公司法》规定,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定程序变为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根据合并方式不同,合并分为两类: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前者是在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中,其中一个企业吸收了其他企业而成为存续企业的合并过程,被吸收的企业解散、注销、失去法人资格,其债权债务由存续企业承担。这种情况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B=A(B)。后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另外成立一家新企业,成为新的法人实体,原有两家以上的企业都不再继续保留法人地位,合并后,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由合并新设的企业承担。这种情况用公式表示则是:A+B=C。在我国,通常把吸收合并称为兼并,新设合并称作合并。但从概念而言,兼并和合并都有相互联系的方面,所以无论是在学术界和实业界都也有混用的情况。3.收购除此之外,另一个与企业合并相关的概念是收购。收购是指,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营业部门或股票,从而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的交易行为,被收购企业的法人地位并不因此而消失。根据收购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权收购(StockAcquisition)和资产收购(AssetAcquisition)。资产收购时买方企业购买卖方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的行为,股权收购时买方企业直接或间接购买卖方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票并根据持股比例与其他股东共同承担卖方企业所有权与义务。14.接管接管类似于收购,它暗示着收购公司比被收购公司更强大。其一般含义是指,某企业原来属于控股地位的股东因出售或转让股权或者因股权持有数量被其他人超过而取代,导致控制权的转移。2(二)文献回顾1.国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并购在当今世界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19世纪末西方国家发生的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起,全球已历经了五次企业并购的浪潮。企业并购理论也成为经济学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关于并购动因的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学术界提出了差别效率理论、经营协同效应理论、战略性重组理论等多种理论。Berkovitch和Narayanan(1993)3将并购的动因归结于协同效应,代理问题,管理者自负。协同效应是指,企业进行并购的动因在于合并双方公司资源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代理理论是指,企业进行并购的动因在于并购公司管理者想要以其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提升个人利益。管理者自负理论是指,管理者错误的对目标企业估价,进行并购。他们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协同效应为目标的并购带来正的效应,以代理问题为目标的并购,带来负的效应。之后,威斯通(Wes
本文标题:企业战略-饭店提升服务质量妙方—给员工授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84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