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印度服务外包企业的中国之路
印度服务外包企业的中国之路发布时间:20110804 文章来源:《ChinaSourcing》杂志作者:徐玉珏责任编辑:刘佳 0804/98924.shtml 1997年前后以NIIT印度培训机构为代表的印度企业已陆陆续续进入中国,到2002年–2004 年期间,印度服务外包企业 Infosys,TCS,Wipro,Cognizant,Mphasis 等先后在中国上海落户,形成了一股印度企业北上中国的风潮。印度服务外包巨头企业的“蜂拥而至”使媒体一度看热“龙象之争”的发展态势。大家都从各个角度来审视和臆测印度业者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和进驻中国的主要目的。我们可以看出印度公司在最初进入中国时有四大战略目标:解决自身人才缺口问题,建立人才储备库;就近服务中国境内的跨国公司;拓展中国国内市场;就近开拓日韩外包市场。经过近十年的辛苦努力,印度服务外包公司在中国收获到了什么?人才?利润?还是市场?笔者认为印度服务外包公司在人才、利润和市场方面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龙象之争”并未在中国市场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却是印度企业在中国发展的普遍现象。一、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北上中国已十年,从东部长三角地区,向北延伸至东北三省,向西试水西南成都(见图一)。从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2002 年MphasiS 收购 CapitalOne 上海中心顺利进入中国市场,Infosys、TCS、Wipro 及当年的印度四大软件公司之一的 Satyam都相继进驻上海设立中国分公司和研发中心,踏入了中国市场。因此也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印度公司在中国东部地区的集聚。目前, TCS、 Infosys、 Wipro、 Cognizant、 MphasiS 和 HCL 这几家印度前十大服务外包公司都已在上海经营多年,经过多年调研,在印度排名前十大的服务外包企业 Patni 也在中国设点,他的选择还是长三角地区。Patni 于 2010 年在苏州建立了中国总部。不难看出印度企业对东部长三角地区的情有独钟,上海依然是印度服务外包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核心,印度外包公司也已经在长三角地区站稳了脚跟。图一印度服务外包公司在中国的布局情况印度企业在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后,却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成本。为了转移上海的成本压力,有实力的公司选择进行第二轮投资,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设立研发中心,Infosys、 TCS 在杭州的研发中心应运而生。但是作为日语和韩语人才集聚的东北三省,尤其是大连作为对日服务外包的前沿阵地,理所当然受到做对日对韩外包印度公司的青睐,日大连及东北地区的日韩人才是印度公司在大连建立交付中心的目的。与其他公司的眼光不同,印度前三大外包公司之一的Wipro却将在中国的全球交付中心设在了成都。2009 年 Wipro 成都全球交付中心成立,是印度公司中第一个在西部设立全球交付中心的公司, Wipro看重的是中国西部的成本优势,同时人员的素质也是其考虑的方向之一。 Wipro作为印度公司的代表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开始试水。我们从印度服务外包企业的布局图不难看出,除了长三角地区因为长期经营,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聚集。无论东北、西南还是北京,印度服务外包企业的分布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特色与规模。二、中国人才的招募成为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心中的痛印度初到中国的目标是人才,印度软件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才成为发展的瓶颈。解决人才问题是印度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印度服务外包企业首先选择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落地,除了政府的支持外,强大的人才资源储备及人才梯度层次的完整是其落户上海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上海为核心的中国东部地区是中国高等学府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集中了全国 18%的应届毕业生和高等教育在校生,人力资源储备非常丰富,高、中、低端人才层次分明,符合印度企业在中国的人才储备战略实施基础(见图二)。图二 2009年中国主要区域人才数量分布经过十年的耕耘,印度服务外包公司的交付中心已遍布在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区域,并且初具规模。TCS、Infosys、Wipro、Cognizant、MphasiS 等印度公司在上海落户后,2005 年 Infosys 和 TCS 在杭州成立了第二家研发中心, 2007 年当时印度前四大软件企业之一的萨蒂扬也在南京建立了全球交付中心,2009 年 Wipro 的交付中心在成都开幕,TCS 在天津又设立了一个研发中心,2010 年 Patni 在苏州设立了全球交付中心。但是从人才的招募情况来看,2005年 Infosys 的杭州研发中心落成后,要招收 6000 人;2006 年 TCS 宣布北京的全资公司的人才招募计划,在 5年内招收5000 名工程师,2002 年就进入中国的孟菲斯也要在中国招收 400 人。进入 2011 年,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雄心勃勃的人才招募计划实践的情况, 2010 年,Infosys 中国 3000 人,孟菲斯不超过 200 人,TCS 有 1100 人。相比较 6000 人的计划,Infosys 少了 50%,TCS 只实现了 20%,孟菲斯只实现了 50%,萨蒂扬公司因为 2008 年底所曝光的丑闻,目前已经淡出视线很久了。因此,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在中国的人才战略执行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不如人意。自 2006 年至 2010 年,时间已经跨跃了四年,Wipro 比 2006 年增加了 250 人,Infosys 增加了 2400 人,TCS 增加了 300 人,但是这三家公司全球的员工人数都已突破了 10 万人。这四年期间,Infosys 全球增加近 70000 人,Wipro 增加了 53000 人,TCS 全球增加了 106000 人。人员绝对值的增加中国与全球是不可比的(见图三)。图三中国服务外包2006 年与 2010 年人才招募情况比较印度服务外包公司在全球的发展速度并不能代表其在中国的战略推展顺利,从目前进入中国的、在印度位于前十名的服务外包企业的员工人数可以看出,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态势短期内在中国市场中不会给我们的领军和成长型企业造成困扰。2010 年,Infosys 中国公司有 3000 人(Infosys 官方宣布的数据),占其全球人数的 2%;Wipro 有 350 人左右,占其全球不到 1%;TCS 有 1100 人,占其全球不到 1%。在中国,康尼赞有 900 人,孟菲斯不超过 200人,HCL不超过 150 人,这几家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在全球的人数都是超过万人,其中 Infosys、TCS、Wipro、康尼赞在全球的人数都超过十万人(见图四)。从服务外包企业最核心的人才角度可以再次说明,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在中国的人才储备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失败的。图四印度服务外包公司在全球与中国的发展对比三、中国市场的拓展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印度服务外包公司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全球市场,不论是在亚洲、欧洲还是在拉丁美洲,印度公司俨然以跨国公司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不断地开疆拓土,扩展它的领地,但是印度公司在全球取得外包业务独占优势的态势,并没有在中国分公司中出现。 2009 年至 2010 年度财季,Infosys 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 1000 多万美元的盈利。TCS 从 2002 年进入中国市场,2006 年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公司,是第一个希望在中国进行本土化运营的印度公司,自 2005 年以来的五年时间,在中国的收入的综合增长率超过 30%。与 2010 年中国服务外包百家成长型企业相比较,Infosys 属于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中型服务外包企业,与中国十大领军企业存在着很大差距。Wipro公司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后,在建立成都全球交付中心之前,已经离开北京。因此,印度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四、印度公司在中国“水土不服”中国每年有近 600 万的大学生,使以人力为生产力的印度服务外包公司一直将中国作为其一个重要的资源市场。但是经过近九年的努力,印度服务外包公司在中国的人才资源战略推动不顺利。其中两家最大的印度服务外包公司 TCS 和 Infosys 利用近六年的时间也只在中国招募了 1100 人和 3000 人,使得印度外包企业意欲在中国本土建立起印度服务外包人才资源的基地,将印度在服务外包方面的成功经验复制在中国的尝试是不成功的。印度公司忽略了中印两国在文化、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未充分考虑语言环境的因素,导致了印度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印度业者对中国本土市场的寄望很大,并且对中国的市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开始进驻的小心翼翼,到 2006 年 TCS 与中方的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可以看出,他们很清楚的认识到如果想要进驻中国市场就必须走本土化的道路。最初的本土化策略使 TCS 在中国获得了一些定单,但是由于对文化的差异与产业发展环境的不同,使其本土化并未对其在本地市场的开拓有所助益。原有的在全球市场中印度公司的语言优势在中国的本土市场中也失去了。在中国市场中印度公司的竞争对手除了中国本土企业,还有另一强大的竞争阵营,像 IBM、埃森哲等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原来是印度的发包方,但是在中国市场中他们却成为印度公司的竞争对手。印度公司的语言优势显然已不复存在。印度企业进驻中国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开拓日韩市场,由于语言、文化和地理位置等优势,使中国在日本外包市场中取得了相对垄断地位。印度企业一直希望能够在日韩市场这块蛋糕中分一块,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后,印度的外包产业受到冲击较大。但是,我们从目前主要的几家印度企业在中国的布局情况来看,他们在中国的东北和山东的设点并不多,是有意忽略?还是竞争过于激烈而暂时规避风险?无论结论为何,都说明他们的这一个目标战略的实施也不顺利。印度公司当初进驻中国的目的有四个:人才,把中国变成提供资源的区域性基地;为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提供客户服务;进军中国本土市场;觊觎日韩业务拓展。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看到印度公司的第一个目的——人才战略未达成即定的目标;在中国本土市场的耕耘也只是处于初期阶段,TCS 在中国金融银行方面项目也并没有作为其在中国市场开拓的成功案例进行广泛的推广;对日韩业务的拓展方面,从 JASSA 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对印度业务处于增长态势,但是经过六年的时间,只是缓步增长。印度公司目前在中国的主要业务还是为跨国公司就近提供客户服务。印度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努力还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中印两国的文化差异不仅在印度公司在中国招募人才时遇到,在其进行中国本土市场开拓时也感受到了。因此,文化契合度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虽然印度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陷于水土不服的境地,但是印度企业对中国市场并没有放弃努力。目前人才战略仍然是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在中国的核心战略,对中国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的招募成为人才战略的重点,对日韩市场的开拓还是其战略的一部分。印度公司仍然在致力于利用中国的资源建立其全球区域性基地。(作者徐玉珏为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秘书长。)本文来自“中国服务外包网”: 原文地址: 0804/989242.shtml
本文标题:印度服务外包企业的中国之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87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