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摘要在全球,服务业正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现代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是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之一。正确认识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这对我国服务业的成长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需要首先了解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得出评估结果并分析国际竞争力变化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操作性建议与对策措施,并在一定层面上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关键词:服务业;现状;对策;建议;展望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服务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一些同等条件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是比较落后的。首先,从服务业的发展总量来看,同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是很低的,早在2003年,巴西、法国、英国、墨西哥、意大利、德国、新加坡、俄罗斯和韩国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都超过了60%;而中国至2006年的服务业比重还只有39.4%,可见其落后的程度。虽然有可能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中国的服务业增加值有可能被低估,即便考虑低估的因素,增加约为10个百分点,仍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其次,从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来看,从1990年至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是16.65%,同期服务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93%,服务业的增长速度略低于国内等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观察第二产业高速增长状态和第一产业低速增长状态可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飞速发展的推动。尽管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90的31.4%增加到2006年的39.4%,其主要原因由于农业低速增长而使农业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的缘故,相对于第二产业而言,中国的服务业发展速度仍然是比较滞后。再次,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2006年中国服务业的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比重占了39%;增加值比较大,社会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居民服务业的比重也占了27.9%,而真正代表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房地产业及科学研究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增加量相对比较小,比重为33.1%,仅为服务业增加值的1/3。在中国的服务业发展中,相对于其他服务业,代表现代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相当滞后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在1990-2007年间,我国工业和服务业产出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2%、10%;同一时期中等收入国家总体的工业和服务业产出平均增速分别为5.3%、5%。相对于中等收入国家而言第三产业增长率是非常高的,因此,我国服务业产出比重偏低不是由于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快造成的。事实上,我国服务业比重较低与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则是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所决定的。从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征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工业增长便是这一“增长奇迹”的主要驱动力。这是由于工业的生产率增长是三次产业中最快的,并且工业生产链条较长,由此它对前后向产业的关联效应就更大,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1990年以来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而同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只有4.8%。平均而言,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60%是由第二产业贡献的,服务业只贡献了1/3。因此,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而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也是合乎情理的。如果一味强调提高服务业占比,我们过去的“增长奇迹”就可能无法实现,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实际上,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赶超地位带来的后发优势逐渐减少,经济增长和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将会逐渐放缓,在此过程中,二三产业的相对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服务业比重也会逐渐得到提高。我国采取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贸易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都提高很快。而出口依存度高会导致工业比重较高,服务业比重较低。这是由于一方面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提高为工业品出口带来了比较优势,出口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大量优惠政策吸引到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些因素都使得工业得到飞速发展。与此相对的是,服务业产品相较工业制成品的可贸易性较差。有些服务产品只能在固定地点供应和消费,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的、面对面的相互交流。当然可贸易服务也在不断扩大,金融保险业、IT行业即是典型。但尽管可贸易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在过去近20年中服务业产品无论是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还是占世界出口或进口总额比重都一直保持在20%左右。服务贸易占全世界GDP的比重虽略微增加了3.5个百分点,不过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占世界GDP的比重却大增18.5%,这就意味着世界经济中的贸易扩张主要是由货物产品贸易驱动的。比之世界平均水平尤甚的是,1990至2006年,我国的服务产品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略高于10%,近年来服务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甚至一直不足10%。同期货物出口占GDP的比重增加了20%多,而服务出口占比增加不足2%。货物出口总额一直是服务出口总额的8-10倍。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口增长停滞的一段时期,工业比重出现下降,而服务业占比上升较快,在2002年加入WTO之后这一趋势则恰好逆转,这就为经济开放影响到服务业比重提供了例证。因此,服务业比重较低就是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产物。就服务业自身增长速度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1978至1990年间,服务业平均增速为11.6%,高出工业1.5个百分点,由此这一阶段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迅速上升。这主要有以下原因: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服务业被认为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行业,其发展长期受到忽视与压制。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制度环境的改善,加之就业压力大,政府鼓励个体经济和私人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得以爆发式发展。此外,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业企业仍以国企为主,国企改革也未见突破,因此工业企业受体制之困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在此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刚刚起步,吸引外资和工业出口量都很小。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工业增长速度低于服务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的工业出现了加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速度提高到12.7%,服务业增长速度则略微下降至10.4%。由此,服务业比重上升速度开始放缓,在2002年加入WTO之后甚至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我国制造业吸引外资和出口较前一阶段有了迅猛的增长,而服务业在经历了前期恢复性增长之后步入正常增长轨道,并且缺乏像工业那样引入外资和扩大出口的推动因素,平均增长速度相对制造业有所放慢。因此,我国服务业比重上升缓慢实际上是服务业保持正常增长速度而工业受对外开放的影响得到超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我国服务业比重相对其他相似发展水平的国家要低的现象,是由我国的工业化快速增长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所造成的,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使然,并非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落后的证明。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并不反对发展服务业,而且完全支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为在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较高阶段时,服务业快于工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反对的是简单地通过与其他国家类比来证明中国服务业滞后的幼稚观点。其次,中国以出口鼓励为主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在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今天受到了严重挑战,我们需要调整发展战略,通过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来有效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但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不能成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的主要理由。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对策建议我国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一直很弱。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性建议:1.一个国家的产业优势主要来源于高级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如果不能持续化和专业化,那么他对竞争优势的价值就会越来越低,因此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共同对高级生产要素进行持续性的投资,促进其发展。首先,我国要建立完善服务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鼓励民营及外资企业对服务业进行投资,大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服务业人才。其次,加强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投资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2.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对于企业来讲要规范自身行为,制定信用评价体系和服务标准,提高消费者对于服务产品的需求,在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改善生产、创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满足消费者高层次的需求。对于国家来讲,应加大对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开发,在进行物质投入的同时给予政策的优惠,以便刺激服务需求,扩大服务规模,使之适应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需要。3.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与服务业相关的大多数产业缺乏竞争力,严重影响了服务业的整体优势。例如金融电信业发展滞后影响其他服务业在资金和信息方面获取的效率。为此要对电信产业进行改革,使其产权明晰和多元化,吸取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电信企业服务水平;借鉴国外金融创新经验,开拓银行业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4.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性服务业的改革,除个别涉及国家安全、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或具有控制地位外,都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完善改革促使,放开经营,走市场化的道路,建立和维护市场有效的竞争秩序。重点是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要特别强调允许进入和允许竞争并重,即准许新的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国有市场主体进入本行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服务业各种所有制的竞争程度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优化传统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要加大科技在服务行业中的含量,加大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从多个方面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效率。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与此同时,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努力提升第一、二产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的现代服务业。推进体制创新。推进体制创新应着重实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调整现代服务业所有制结构,鼓励市场竞争。二是推进垄断行业的体制创新。三是推进涉外体制创新。促进各类服务的协同发展,重点发展五大行业。一是公共服务业;二是旅游业;三是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四是家政服务业;五是社会服务业。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为了现代服务业的稳定发展,我们要坚持市场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更要按照WTO规则要求,加强对服务行业的监管,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产业发展环境,为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发展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就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鼓励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加快服务业内部结构和产业层次的升级,重点培育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我国服务业的格局变化及趋势展望通过前面的分析,即使考虑到低估的因素,我国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仍然很低,但是从“十一五”和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我国的服务业有可能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持续快速增长将使服务需求弹性上升。从长期来看,人均收入是影响服务需求最重要因素,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生活服务的需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一些现代生活性服务产品在较高收入水平时才能大规模消费,例如旅游,高等教育,休闲,健身等消费,需要较高的收入和较多的闲暇时间,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2.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使服务含量高的消费需求成为热点。最近几年,我国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消费类电子及通讯设备、轿车、住宅三
本文标题:我国服务业的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2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