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
1服务发展大局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宁远县扶贫移民局)一、“十一五”期间主要工作及成绩(一)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水平。近年来,为有效改善“两区”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我们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是逐年加大争取上级资金的力度。扶贫资金从2006年的660万元(包括省委张春贤书记在唐家漯村的扶贫点的扶贫资金200万元)增加到每年1000多万元,逐年增加200万元。移民资金从2006年的800多万元增加到2009年、2010年的1400多万元。二是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我们整合各部门基础设施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先后为150个村修建通达公路350公里,为90个村修建通畅公路200公里;架设农村电网136千米;实施人畜饮水埋设管道100多公里;修建农田水利设施120处。三是社会事业不断发展。3年来共投入200多万元,新建小学9所,村文化室、村卫生室、基层党建活动中心三位一体共60个。同时及时开展各类农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贫困农户和移民综合素质。(二)突出产业开发,增强扶贫开发“造血”功能。随着扶贫开发大格局的形成和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政策的实2施,产业开发已成为贫困农户和移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工作方式。我们立足产业脱贫,从调整移民产业结构、引进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专业大户和示范户入手,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开发规模。一是连片开发经济林产业。五年来,我们开发经济林9870亩,其中油茶基地4870多亩,油桐基地3000多亩,楠木、竹木2000亩。按照保守估计,我县的油茶、油桐产业转化为经济效益后可为3000多户贫困农户和移民年人均创收500元以上。二是集中开发水果产业。在民间经济合作组织的推动下,我县共开发水果产业5830亩,其中萘李3892亩,脐橙1938亩。目前,萘李、脐橙等水果产业已促使贫困农户人均增收450元。三是积极开发药材产业。在所有产业开发中,药材产业开发是投入少收效快的高效农业产业,在我们的积极扶持下,全县已开发药材产业7140亩,其中金银花4560亩,淮山2850亩。金银花、淮山等药材产业已使贫困农户和移民年人均增收500多元。四是扶持养殖产业。目前,已发展生猪养殖基地40多个,扶持养猪大户100多户,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九嶷山兔养殖基地10多个,扶持养殖大户20多户,年出栏九嶷山兔1万多只。九嶷山兔和生猪养殖可使贫困农户和移民增收200多元。(三)推进培训工作,提高“两区”人民综合素质。近年来,宁远县以生产大户、示范户、村组干部、青年农民和经济能人为对象,举办15期种养短期培训班,举办科技示3范户种养培训班、妇女“领头雁”培训班和青年能手培训班,共计3000人次受训;以“整村推进”村贫困农民为对象,开展10期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共计4000人次接受培训,以村级管理人员为对象,举办4期“村官”培训班,共计培训100名村级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基本实现了户均1.5名劳动力转移就业,93.5%的贫困户掌握2项以上实用技术,实现经济创收近1亿元,人均增收540元,并使1万多名贫困人口从培训中受益,3000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减贫,有效推动产业扶贫大发展。二、“十二五”工作打算“十二五”是宁远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时期加快推进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近期先后召开的中央常委会、政治局委员会、国务院常务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等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转变贫困地区和库区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扶贫、移民工作体制机制,以“一体两翼”为基础,以“大扶贫”为支撑,以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为目标,加强产业化开发力度,深化项目经济管理,不断推动库区、移民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进步,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时期宁远县扶贫移民工作总体目标是:以构建专项计划扶贫与惠农政策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为重要平台,以深入开展产业开发、技能培训和提高库区、移民安置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水平为举措,以探4索地方扶贫法规建立健全为契机,不断推进扶贫、移民开发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提高扶贫移民队伍素质,不断增加移民和贫困农户收入水平,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努力开创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格局。“十二五”期间宁远县扶贫移民开发工作,要按照省、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宁远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宁远县经济社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强化管理服务,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县扶贫、移民工作科学发展水平,确保“十二五”高质量开局,高水平起步。(一)继续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适应宁远发展要求,努力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一是抓基础,促进移民地区大变样。全面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道路交通状况。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和移民资金,对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道路交通进行全面新修和改建,确保“十二五”期内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实现村村通;全面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教育环境,基本消除危房和建立健全移民子弟住宿补助制度;全面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重点突出烟基工程、农田机耕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金沟挂水库立项上马和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等,确保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旱涝保收;提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文化卫生水平。重点对移民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和党建活动室等进行修建,并加大村卫生室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确保“十二五”期末移民村活动室和卫生室达标率达95%以上。二是抓产业,促进移民收入大增加。深入开发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继续开发经济林,以跻身全国油茶林示范基地试点县契机,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油茶基地近3万亩。继续开发水果产业,改良萘李、草莓、脐橙等水果品种,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水果产业基地开5发3万亩以上,建成20多个特色旅游农庄。继续开发生猪养殖产业,到“十二五”期末移民规模猪场达50个以上;优化环境,扶持移民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九嶷山兔、九嶷山油茶、金银花等地方品牌和知名龙头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可以规模发展龙头企业10个以上,实现年均创收1000万元以上;健全机制,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九嶷山兔养殖、药材、水果、油茶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三是抓培训,促进移民素质大提升。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提高转移培训就业率。按照省、市移民局要求,加大投入,深入开展移民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移民户均2名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实现稳定就业。深入开展短期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重点对移民后备劳动力进行专业技术学历培训,确保每位劳动力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实现移民户均非农收入2000元以上;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主导产业培训移民,提高培训实用性。按照“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企业、政府和移民的收入水平。开展致富能人的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对有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企业能人、种养大户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特色支柱产业高质量、高水准发展。(二)继续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是需要先试先行的试点工作,因此,我们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坚持特色试点。一是深入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扩大覆盖面。要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加项目,提高贫困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创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机制体制。在扶持对象上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持政策,在制度安排上实行扶贫开发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将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最贫困群体纳入6农村低保体系,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三是进行帮扶措施的探索。这是下段工作的重点也是试点工作的关键。四是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省政府已经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内容,对各级政府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因此,我们要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提高到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以饱满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改变目前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通过开展先进典型乡镇的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推进全县工作整体水平。(三)推动新时期“大扶贫”工作格局形成。为深入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不断开创包括政府扶贫和社会扶贫在内的国家扶贫格局。这个新格局主要以构建“大扶贫”为战略措施,以统一政府的职能责任、民营组织的社会责任和全社会志愿精神为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新格局的形成。一是完善政府职责体系。我们要把扶贫开发放在统揽全局的高度促使政府建立健全新时期扶贫工作各项政策,包括专项扶贫政策、行业部门支持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产业开发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建立财政投入扶贫开发资金不断增长的有效机制;建立政府各部门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体系,包括具体的目标任务,量化、考核,奖、惩等,通过采取可行措施,使政府各部门将扶贫开发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加以落实;要继续坚持以各级领导干部、部门开展定点扶贫的方式认真抓好全县建设扶贫开发工作。二是营造社会扶贫浓厚氛围。通过提供扶贫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通过激发社会各界扶贫济困的强烈愿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扶贫自愿者队伍,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支持扶贫开发的作用;通过企业与农户双赢的7互利合作方式,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带动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的企业,能够推动特色产业开发的企业,能够安排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参与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四)积极探索地方性扶贫法规建立。随着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地方性扶贫法规的制定以一种必然姿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纳入日程。可以从政策倾斜、资金管理、部门责任、资金投入、建立扶贫自愿者、激励社会贤能参与扶贫等方面开展扶贫法规的建立。要履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责,开展新时期扶贫工作调研,撰写提案,推动地方性扶贫法规的建立健全;要在财税支持、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和人才保障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要把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要不断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定期对各类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有效运行;要逐步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建立扶贫瞄准机制。把配套资金不大,劳动密集的项目交给当地贫困农户实施,实现勤劳致富的目的等。这些扶贫法规的建立健全对于规范扶贫活动,促进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五)注重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均等化,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一是全面改善库区和贫困农村道路交通状况。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和扶贫资金,对全县库区和贫困村的道路交通进行全面新修和改建,预计投入5300万元,确保2015年全县通乡公路和通村或环村公路的覆盖率达90%以上。二是全面改善库区和贫困农村教育条件。到2015年底将投入245008万元,实现农村校舍改扩建1609608平方米,基本消除学校危房。三是全面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重点突出“烟基工程”、农田机耕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金沟挂水库立项上马和涔天河水库宁远片扩建工程等建设,“十二五”期间水利设施投入要达到65697万元。四是提高库区和贫困农村文化卫生水平。重点对贫困农村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和党建活动室等进行修建,改善贫困乡镇和村的卫生设备,加大村卫生室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确保2015年贫困村活动室和卫生室达标率达95%以上。(六)全面推进油茶、烟草、金银花、九嶷山兔等十大支柱产业发展。一是深入开发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继续开发经济林,利用跻身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契机,到2015年底全县发展油茶基地20万
本文标题: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4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