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补偿问题研究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补偿问题研究作者:戴栓友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但新球.但维宇.巫柳兰.DANXin-qiu.DANWei-yu.WULiu-lan森林生态精神文化:层次·内涵·建设——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生态精神文化建设为例-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28(4)森林生态精神文化是森林生态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和核心,分析其生态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有利于指导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和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分别从认知、情感及行为响应三个层次解读森林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个人、政府、企业的森林生态认知、森林生态情感和应有的森林生态响应,倡导个人、政府、企业对森林要有科学的认识、真挚的情感和积极的生态响应,从而形成健康的森林精神文化.2.会议论文吴志文生态经营刍议——基于市场条件下的森林经营理念与模式分析2007生态短缺→森林经营→生态经营→市场条件→绿色资本兴林→新概念森林经营→森林经营理念创新→森林经营模式创新→森林经营主体的构建:森林经营政策主体;市场主体;公益林经营主体,商品林经营主体;投融资主体;第三部门主体。要从全球生命支持系统和经济支持系统的高度来经营林业生态系统,经营林地资源,经营生物种种质资源.生态需求取代林产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生态产品短缺.林产业内部产业转移,服务林业逐步演进为主导产业.寻求生态与经济、文化、社会、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开展森林经营.针对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树种结构和林分类型不合理,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且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林业的主要矛盾.市场条件下,森林经营主体以经济利润为主,社会、国家对林产品和生态的两种需求并存的矛盾.林业市场化,集约化,信息化,产业化程度不高。资源、产业、文化发展不相协调.林地生产力不高,经营观念落后,经营模式单一,经营方向模糊,经营机制陈旧,经营方法简单,经营管理滞后,经营标准陈旧,不完整.价值层面,从宏观上将森林生态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森林生态经济价值的实现,生态资源成本的再循环.既反映存量,也反映增量。生态产品层面,规范和提高林业市场化水平和生态的市场化程度,从木材为主导的经营转向以生态为主导的经营,提出绿色资本兴林.森林文化产品层面,从粗放式经营林业转向集约高效经营林业,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质量,森林科学经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森林产业生产力。森林政策、法律制度层面,提高政策主体的多元参与度。森林产权关系配置、分解、重构、化合、置换、还原,形成混合所有制,股份合作;森林经营主体有约束的自主经营,服从林业行业管理,处理好林业长远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以及作业设计的关系.转让林木采伐权,林地使用权租赁经营,经济林(果园)收成转让,将森林资源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等方式提高经营效率。森林经营产业化组织模式:社会需求-市场-森林功能-立地条件-森林经营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林下经济模式,农林,林草,林药,林茶结合,混交林复合经营模式等。3.学位论文陈虹福建森林绿色GDP演变规律及生态健康评价2009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由此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目前,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绿色GDP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的前沿课题,它重点研究如何将资源环境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国外和我国的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尝试绿色GDP核算,论文通过对福建省1993,1998,2003年森林绿色核算与动态分析,揭示福建省这10年间经济发展与生态水平的内在联系,旨在推动绿色GDP的发展完善,并强调其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论文具体阐述了绿色GDP的内涵、发展,并分析了开展绿色GDP核算所面临的技术和观念上的难题。文章中描述了森林绿色核算的概念、内容、核算方法,并对比了各地区对森林资源核算的研究结果。研究以福建1993年、1998年、2003年森林清查资料为基础,根据成本法林木、林地进行核算,并编制森林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动态核算表,对森林生态价值的核算采用替代法进行计算,通过核算得到森林的资产存量、流量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量,再通过对比图分析了福建森林10年来的变化规律,最后着重探讨如何将其纳入GDP形成新的森林绿色GDP指标。论文还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评价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同样以福建森林为研究对象,评价1993年、1998年、2003年森林健康状态,构建的指标体系从直接评价因子和间接评价因子两方面出发,在传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性指标和三废排放指标的内容,并采用专家评分法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着重介绍集对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优于森林健康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1993年森林绿色GDP比当年的GDP约高出145亿元;1998年森林绿色GDP比当年的GDP约高出195.7亿元,2003年森林绿色GDP比当年的GDP约高208.2亿元,从这3年的核算数据可以看出,每年的森林绿色GDP总量均高于当年的GDP,且呈现出稳步递增的趋势,这说明福建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兼顾环境资源的保护,基本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在森林健康评价方面,通过专家评分法对30份问卷进行调查,得知森林覆盖率在所有指标中所占的权重最大,再根据集对分析方法得到,1993年集对势为弱反势,1998年为微同势,2003年为强同势,并且相对贴近度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也证实了福建这10年来的森林是超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但2003年仍存在25%的对立度,说明森林离理想状态还是有一定距离,森林合理经营还需进一步加强。现行核算体系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出总量和国民收入的水平,但无法反映经济发展背后的资源环境状况,而通过绿色GDP核算,则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重视绿色GDP核算的研究,及早出台相关的调查手段、核算方法与政策法规,使绿色GDP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4.期刊论文朱教君.刘足根森林干扰生态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陆地上80%的生态系统都已受到了来自人类和自然的各种干扰,森林生态系统也不例外.在各种干扰作用下,尤其是人类不合理的干扰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森林退化/衰退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事实,因此,以维持、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固有的多种功能为基础,实现高效、稳定、可持续就成为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目标.随着干扰的加剧,近年来生态学界更加关注的是受干扰生态系统的研究.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生态过程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对干扰的响应等问题,已成为森林生态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与热点.因此,系统地研究干扰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干扰森林的经营理论与技术,对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工程实施及国家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森林干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森林干扰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干扰与森林经营的关系,探讨了森林干扰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和关注的基础问题,提出了森林干扰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向,对今后干扰森林生态研究和中国天然林保护等林业工程建设具有参考价值.5.期刊论文刁一伟.裴铁璠森林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动力学机制与模拟研究进展-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2)水文过程是联系气候变化和森林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的活动将影响森林流域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变化,森林流域生态与水文过程耦合、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动力学机制研究在认识和调控生态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区域生态恢复.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水文过程可分为降雨截留、蒸散和产汇流过程.森林流域生态与水文耦合过程边界条件的确定,土壤表面特定水文过程的参数化,降雨、土壤水分运动和植被的动态耦合作用,分布式模型的应用以及森林生态水文过程动力学机制与调控等将是今后生态水文动力学过程研究的重点.综述了森林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动力学机制与调控的研究进展.6.期刊论文张建平.王道杰.杨忠.李勇.ZHANGJian-ping.WANGDao-jie.YANGZhong.LIYong元谋干热河谷区森林消长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国沙漠2001,21(1)在元谋干热河谷区,森林覆盖率1950年为12.8%、1973年为6.3%、1985年降至5.2%、1993年升至5.8%。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导致森林面积消长的主要原因。森林面积增减,是生态环境向良性或恶性方向转变的关键所在,针对森林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7.学位论文董珂北京山区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研究2008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概念是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提出的。他们认为,所有森林都包含一定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价值,如果这些价值具有特殊的意义或至关重要,那么这些森林就可以定义为高保护价值森林。根据此概念,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制定了判定工具指南,目的是要通过识别森林的价值,确定那些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分关键、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意义重大、对当地居民提供重要的生计来源的森林,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来维持或提高这些森林的价值。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北京山区森林的现状,运用WWF制定的判定工具,对北京高保护价值森林类型进行了确定。首先,将北京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分为:生物多样性高保护价值森林、防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和社会文化服务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3大类。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将3大类高保护价值森林根据其主导功能的不同,细化为13小类。其中:生物多样性高保护价值森林细化为3小类,即:物种多样性高保护价值森林、景观尺度高保护价值森林和特殊生态系统高保护价值森林;防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细化为6小类,即:饮用水源保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土壤侵蚀防治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泥石流防治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农田防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和碳汇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社会文化服务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细化为4小类,即:村庄周边的高保护价值森林、道路两侧高保护价值森林、森林公园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和旅游景点周边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利用遥感影像,结合北京山区森林的专项规划、有关政策文件等相关资料和各类专题图件,对北京山区不同类别高保护价值森林,根据其自身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判定。具体判定方法如下:(1)生物多样性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对于物种多样性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是在绘制北京山区19个自然保护区分布图的基础上,将保护区内的森林判定为高保护价值森林;对于景观尺度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是采用空间扫描统计方法,确定了北京山区20个集中连片的森林景观,景观内的森林被判定为高保护价值森林;对于特殊生态系统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是将自然保护小区确定为特殊生态系统,并将其内所包括的森林判定为高保护价值森林。(2)防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通过采用缓冲分析,现有数据外插,临界坡度判定、流域尺度的泥石流危险区划分、农田防护林判定以及基于生物量的碳汇分析等不同的判别方法,分别判定出6个小类防护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3)社会文化服务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方法:基于北京市城镇村庄的分布点图、公路分布图、北京山区森林公园和旅游景点专题图,采用不同的缓冲半径划分及判定出各类型的周边影响区和高保护价值森林。(4)采用Delphi方法确定各小类高保护价值森林类型在综合评估中的权重,对北京山区高保护价值森林进行了综合判定。(5)通过对3大类13小类的高保护价值森林综合排序,划分了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优先保护区。将北京山区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划分为3个级别,Ⅰ级为极高高保护价值森林,Ⅱ级为较高高保护价值森林,Ⅲ级为一般高保护价值森林。为了突出森林的高保护价值,我们将Ⅰ、Ⅱ级高保护价值森林确定为高保护价值的优先保护级别。判定结果是,北京山区高保护价值森林总面积为384247
本文标题:森林生态服务市场补偿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6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