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iptv服务视频质量客观评估方法的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PTV服务视频质量客观评估方法的研究姓名:李颖姝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指导教师:饶文碧20090501IPTV服务视频质量客观评估方法的研究作者:李颖姝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冯恺基于时延受限重传的无线视频传输差错控制技术研究2008目前,随着互联网和无线移动网络技术的的发展,人们对无线多媒体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数字视频传输作为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核心成为应用的关键技术。然而,由于无线IP网络存在的差错易发特性,只有采用有效的差错控制技术进行QoS保证,才能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传输。因此,无线网络环境中的差错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针对无线视频传输原型系统中丢包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进一步改善系统视频传输性能的有效差错控制方法。论文首先对无线IP网络中视频传输的QoS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分类阐述当前主流的QoS支持方法,然后通过对原型系统中丢包的分析,在系统现有差错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系统在CDMA传输模式下的差错控制性能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在网络视频服务器上,对主要发生丢包的无线链路通过合适的算法区分丢包性质,对其中随机丢包通过反向信道通知无线视频发送端重传,发送端结合优化的差错包重传策略,对其中随机丢包采取时延受限的重传,实现无线链路侧的差错控制,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之后对所提出的差错控制方案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和实验证明Biaz、Spike丢包区分算法的局限性和应用于系统方案的基于延迟抖动丢包区分算法的适用性;针对应用层丢包重传方案带来的时延代价,分析降低发送码率的应用层时延优化策略的局限性与应用于系统方案的底层缓存管理的时延优化策略的适用性。第三,详细描述了该差错重传方案在原型系统中的实现。最后,论文通过比较重传前与重传后的丢包率,以及解码图像的主观质量对比,有力地说明本文提出的重传差错控制方案在有限的代价(一定时延)下改善了图像质量。2.学位论文丁二蕾基于LDGM码和数据分割的H.264视频传输抗丢包算法研究2008H.264是由ITU-T和ISO共同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与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相比,H.264不仅具有优异的压缩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网络亲和性。然而信道中传输的压缩数据对分组丢失非常敏感,而实际IP信道会导致分组丢失,这必会造成恢复图像的质量严重下降,而且误码扩散还会影响后续解码图像的质量,因此,研究有效的抗分组丢失方法来保证视频传输的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详细分析了视频抗分组丢失技术尤其是H.264编码标准中新的错误恢复技术后,以H.264视频编码标准中灵活的宏块排序(FMO)和数据分割(DP)等抗分组丢失技术为基础,用低密度生成矩阵三角码(LDGMT)作为纠删码,对H.264编码端输出的A、B、C三类数据进行不均等保护(UEP),实现了一个视频传输抗丢包算法。算法中的LDGMFriangle码编译码速度快且在处理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对象时有很强的纠删性能。实验证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恢复视频传输中丢失的数据包,进而提高解码端恢复图像的主客观质量,在分组丢失率较高的情况下效果更加明显。3.学位论文林启俊基于无线网络的视频传输的研究与实现2008随着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处理能力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仅有的文本,声音和图像信息的交流,还希望能够随时随地得到视频媒体的信息的服务。移动多媒体被认为是3G通信时代的重要服务。以3G移动多媒体业务为代表的无线多媒体业务已经在韩日,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的3G业务也即广泛开展。移动流媒体是流媒体技术在移动网络和终端上的应用,主要利用目前的2.5G和3G的移动通信网,为手机终端提供音频,视频的流媒体服务。它是无线通信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结合产物。论文详细分析了无线流媒体传输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分别是无线流媒体的传输控制协议,无线网络的QOS控制策略以及整个系统的软件架构;其中无线流媒体传输控制协议包括RTSP/SIP协议,RTP/RTCP协议;无线流媒体QOS控制策略主要是在研究了几种基于RTP/RTCP协议的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了基于MSB缓冲区的拥塞控制算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实现了适合于移动平台的嵌入式流媒体RTSP/SIP简化协议栈并且改进了RTP的组包方案;为了保证无线网络视频传输的实时性以及视频回放质量,在客户端设计了基于缓冲区的拥塞控制模块和丢包处理模块:在缓冲区模块中,通过动态调整客户端缓冲区的大小来改变视频传输的延时,并且通过与服务器端通信来监测当前网络状况;丢包处理模块是对包的丢失和不完全的帧进行处理,避免了视频回放的抖动以及马赛克现象的发生。最后论文给出了基于无线网路的视频传输系统实例和测试结果。4.学位论文陈建基于Skyeye仿真ARM平台和μC/OS-Ⅱ的视频传输研究2008本文主要在基于Skyeye仿真的at91ARM开发板,研究如何实现μC/OS-Ⅱ的移植,并深入分析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LwIP,在此基础上介绍嵌入式流媒体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本文的目的在于在ARM开发板和ttC/OS-Ⅱ嵌入式系统下,如何利用LwIP协议栈实现流媒体传输协议。主要采用了基于Skyeye的软件仿真环境,并在该仿真环境下实现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成功移植,在此软硬件环境下,移植LwIP协议栈,然后基于相关的流媒体传输协议文档,利用C语言实现了相关的协议,并使该协议代码在仿真环境下运行。本研究实现了相关流媒体协议的移植和运行,说明了流媒体协议在嵌入式平台上的一种实现方式,并介绍了该方式的实现。5.会议论文唐述伟.葛万成用于无线视频传输的跨层优化算法2006跨层优化是用于通信网络优化的一种新思想,它能够跨越传统网络分层的界限,对多个层进行联合优化,从而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通信质量.本文主要研究了这一算法在无线视频流传输网络中的应用,通过一个多用户无线视频传输的实验,对该算法进行了实现和仿真,并分析了这一算法对系统性能所带来的改善.6.学位论文肖娅H.264视频流实时传输系统的研究与应用2008互联网上的实时视频传输是当前多媒体通信领域的热点问题,视频压缩是其核心技术之一。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具有比以往标准更出色的压缩效率和良好的网络适应性,正逐渐成为多媒体通信业务中的主流标准。因此对H.264编码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面向会话型视频通信业务的H.264视频流实时传输的问题。首先深入研究了H.264标准的编码特性和码流结构,以及目前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实时传输协议RTP,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TP传输H.264视频流的实时传输系统。系统在实现过程中引入了DirectShow技术,基于构件的思想,采用纯软件的实现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既可以作为独立的系统,也可以非常方便地应用于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系统中。最后,通过本系统与一个基于SIP视频会议系统的集成,验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有效性。7.学位论文黄占奎多模式无线视频通信系统中WLAN子系统的研究与改进2008本文基于“多模式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实用化技术研究,重点讨论了该系统的重要子集--WLAN视频传输子系统的接口模块升级,以便提高该子系统的网络适应能力和数据传输速率。本文首先对WLAN视频传输子系统移动终端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模块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网络层以下的数据收发流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将原系统对单一WLAN网卡的支持升级到对两种网卡的支持,传输能力从11Mbps提高到54Mbps,可以满足多种应用场合的要求。其次,论文描述和分析了在改进WLAN无线网卡驱动中的要点和关键技术,包括兼容两种网卡的MAC初始化、射频模块初始化、描述符的填充以及帧格式的修改等。为了适应IEEE802.11g协议的高速数据传输需要,论文分析了原驱动中采用的简单的数据存取机制存在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新的RTS-CTS数据存取方式,以便提高WLAN子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改善系统稳定性。第三,论文给出了调试实验部分结果。由于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本文改写的驱动程序并没有全部调试成功。本文通过实验测试出了部分数据结果,可以说明相关部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存在问题的可能性。此外,文中还就WLAN视频传输子系统调试和运行时的若干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论文对所作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工作方向。8.学位论文陆林海AVS_M算法优化及其在DM642上的实现2008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通信如图像、语音以及视频的传输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多媒体通信压缩标准包括MPEG系列标准和H.26x标准。由于这两个标准都要收取昂贵的专利费用,我国自主研发并制定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AVS(audiovideocodingstandard)[3]。AVS标准的第七部分移动视频部分AVS-M(audiovideocodingstandard-mobile)是为了适应移动通信中的多媒体传输和存储需要而制定的,主要针对小画面显示的3G应用[1]。由于移动设备的CPU处理速度有限,如何提高解码器的效率和速度就成了这一标准能否在移动通信中获得应用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课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及课题来源,阐述了AVS_M标准的编解码器的架构及其内部采用的主要技术。针对AVS工作组官方的参考软件win2.7[2]展开优化和速度提升工作,分两步进行。首先,在PC上进行算法级的优化。用Vtune工具分析了解码器的时间复杂度,得到其速度瓶颈为分像素点位置插值计算问题。在探讨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后,提出了流程改进方法和数据载入方法。经实验验证,该方法使解码器在PC上的速度提高到了原来的1.5倍。其次,在嵌入式系统DM642(TI公司C64x系列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开发平台上实现了实时解码器。根据CCS(CodeComposerStudio)编译器的特点进行了代码移植工作。根据该系统存储器结构特点,分析了参考软件存储器管理效率低的原因。提出了cache优化、参考帧数据快速查询和数据最小等待时间一系列的改进方法,并合理地组织了代码编译优化方法。通过评估板测试,解码速度达到了实时播放的要求。9.期刊论文王东华.何翔视频业务的服务质量控制-广东通信技术2004,24(9)近年来,随着语音传输技术的日益成熟,以视频传输为主体的多媒体通信技术成为企业界的一大研发热点,而视频传输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ofServices)控制问题,则是人们在实现多媒体传输系统或终端设备时不得不面对的一大技术难题.本文就相关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10.学位论文陈煜峰基于嵌入式Linux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2003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多媒体网络视频传输系统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视频编解码等多项技术,有很强的集成性.开发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依托、以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与视频技术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专一功能的多媒体网络视频传输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论文通过深入研究当前流行的网络视频传输新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服务器端运行平台,集多媒体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比特率控制技术、IP网络技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C/S架构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论文首先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和IP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其次,介绍了网络视频业务和视频流概念,并在对几种主要的视频编码标准比较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ITU-T的H.263视频编码标准.然后,介绍嵌入式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技术选型,对系统中采用的一些先进技术,如嵌入式Linux、TCP/IP流媒体传输、传输带宽控制、Linux多线程等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嵌入式视频传
本文标题: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iptv服务视频质量客观评估方法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96431 .html